• 416049270/2020-00290
  • 郑州市科学技术局
  • 规划,计划
  • 2018-03-26
  • 2018-03-27
  • 通知
  • 郑科〔2018〕1号
郑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2018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开发区科技局,机关各处室、局属二级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现将《2018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2018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

 

                      2018326

(主动公开)

附  件:

2018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要点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支撑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以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带动,加快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打造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建设为抓手,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突出项目带动、项目化推进,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创新链和产业链,大幅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创新人才集聚能力、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努力将郑州建为国家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二、主要目标

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示范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1%以上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全市创新创业载体面积100万平方米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

三、重点工作

(一)加快推进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是强力推动实施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内生式发展、开放式创新为两大动能,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政策链”五链统筹,实现自主创新示范区与航空港实验区、河南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国家大数据综试区、国家知识产权创意试点园区、服务外包示范区、双创示范基地等多区联动发展。二是加快推进“一谷一中心、五区二十园”建设。规划建设“中原科创谷”,推进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以郑州高新区为核心区,以航空港区、郑东新区、经开区、金水区为辐射区,带动全市20个重点科技园区发展。进一步完善示范区推进机制和工作机制,推进示范区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郑州市高端研发机构的集聚区和创新高地。2018年,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示范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5技术合同交额年增长1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1%以上三是完善示范区建设支持政策体系。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已出台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政策,加快推进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早见成效。强化示范区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建立健全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核心区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按照“整体推进、试点先行、创造条件、合理过渡”的原则,全面推进高新区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推动示范区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四是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围绕我市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网络与通信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生命健康节能环保都市型现代农业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以科技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发展支撑力2018年,力争示范区率先形成一流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流的特色产业体系、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一流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一流的人才发展高地、一流的国际开放水平。

(二)加快推进中原科创谷建设。一是加快编制中原科创谷核心区域的概念规划设计,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成标杆”的建设进度,推进“中原科创谷”建设二是充分利用现有创新资源想方设法把全市现有的创新资源利用起来,帮助其加快科技创新及成果产业化;支持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等驻郑高校以及一批科技型企业,利用现有创新资源,开展科技合作;鼓励在郑高校利用现有存量房源改建扩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三是引进高端创新资源。加快科技开放创新步伐,以开放引平台、引机构、引人才引项目,不断丰富集聚创新资源。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国内外500强企业的对接交流,积极引进大院名校来郑建立分支机构。

(三)加快推进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以龙子湖智慧岛为载体,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的带动效应,加快培育知识产权高端服务业态,提升知识产权商业化服务水平。支持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尽快发挥技术转移中心集聚功能,积极对接和吸引科技研发、技术转移等公共服务机构入驻。发挥河南省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作用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和转化高地。加快创投基金小镇、大数据交易中心、知识产权创意孵化中心建设,尽快建成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成跨区域、跨领域、跨机构的技术流通新格局和覆盖全省、服务企业的技术转移公共基础平台,打造技术转移集聚区。2018年,实施30项技术转移后补助项目,新建5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四)加快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平台、机构。一是加快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先导产业,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完善企业创新组织体系,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持续推进创新引领型企业的梯次接续发展,加快形成创新龙头企业引领、高新技术企业跟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撑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发展体系。2018重点培育科技企业6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家。二是加快培育创新引领型平台积极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建一批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协同创新中心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为依托积极申报网络空间安全国家实验室,积极推进量子与可见光通信、信息安全、盾构及掘进技术生物育种深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优势领域积极参与承担国家实验室建设任务,主动融入国家创新布局。加强各类研发平台建设2018年,培育建设省级各类创新平台60家以上市级各类创新平台180家以上三是加快培育创新引领型机构。密切与中科院等国家大院大所和央企的合作,积极对接科技研发、技术转移等公共服务机构入驻,吸引国内外高端产业、创新要素、优质资源向郑州集聚。积极推进中科院过程所郑州分所、中电郑州轨道交通技术研究院建设;积极对接中国航天郑州军民融合产业研究院、中科院电工所、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大院大所,力争引进一批高端科技创新资源落户郑州。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2018年,新建3个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五)加快建设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一是大力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加快引进一批创新创业高端人才、产业急需高层次科技人才2018年,引进2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紧缺人才,20个领军型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汇聚20名“两院”院士等海内外顶尖人才,认定10家行业技术领域院士工作站二是发挥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作用,立足郑州、放眼全国、链接世界,积极与科技部人才中心对接,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六)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是大力实施众创空间倍增工程创客育引工程创新创业服务提升工程技术成果转化工程科技金融助推工程创业生态优化工程等六个工程,支持建设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积极建设线上线下结合的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器,推动大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打造十大“双创”示范基地二是推进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运营。建立国家、省、市、区“四级联动”政策落实机制,引导重大政策和重要资源向包括航空港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全市20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在内的各类创新创业载体集聚。2018年,积极协助推进航空港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初步建设成为国家改革创新先行区、创新创业引领区、双创服务示范区、双创生态优化区;全市新建20个包括众创空间、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等在内的各类创新创业载体,新增创新创业载体面积100万平方米,新增入孵企业1000家。三是着力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支持高校院所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鼓励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建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大力吸引鼓励青年大学生在郑创新创业。支持企业家、创业导师、天使投资人走进校园和各类创新创业载体,打造一条覆盖科技企业成长全过程的“创新、创业、创投”持续资金供应链和创新服务链。积极组织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论坛、产品展示等活动着力办好“郑创汇”创新创业大赛,运营好“郑创汇”创新创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七)加快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实施产业创新计划,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政策链”五链统筹,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突破一批核心技术,以关键技术突破促进产业升级,以科技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创新型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智能终端(手机)、轨道交通装备、精密机械制造、新能源汽车、超硬材料、北斗导航、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安全、生物医药产业。引导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迈入全国制造业强市行列。高标准建设郑州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高全市医疗技术水平。围绕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积极推进我市都市农业发展

(八)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以国家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制定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相关政策和措施,大力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工作。一是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综合运用股权投资、风险补偿等多种投入方式,带动社会资本向科技创新链的各个环节集聚,不断完善“投、保、贷、补、扶”五位一体的创新投入体系。二是加大财政科技金融资金投入力度,发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综合运用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措施,吸引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参与科技创新,积极对接一批创投机构或创投资本合作项目落户落地。三是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分担机制,推动市政府设立5000万元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准备金,对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所产生的损失给予补偿,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九)着力打造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国家知识产权市建设为抓手,实施十大知识产权示范工程。继续推进专利审协河南中心项目建设,做好专利审协河南中心入驻后的拓展服务工作推进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建设,全力打造河南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和软件设计产业高地抓好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建设,按照“一中心、一大道、多点布局”的空间规划,进一步扩大园区规模,强化知识产权引领支撑作用加快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建立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市专利创造、运用和流转,力争专利申请量达到55000件、专利授权达到270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

(十)加大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创新驱动发展,改革驱动创新。协调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管理体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加快培育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持续推进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试点。开展国家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试点。深化科技金融结合,推进促进科技和金融试点城市建设,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地区建设。不断提高研发经费投入比例,完善创新投入体系,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机制健全统计制度,进一步规范研发费用统计指标体系切实提高我市科技研发投入2018市R&D经费投入大幅提升。

(十一)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重点任务,强化主体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是切实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遵守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章程》,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各项制度,不断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和决策执行力。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二是夯实思想建设基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理论武装,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载体,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更好适应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重用政治过硬、敬业奉献、敢于担当、大胆负责的干部。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强化平时考核,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事竟其功。四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深化“基层党建提升年”,规范机关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严肃基层党组织生活,规范党内制度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和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加强对基层党建的日常督导管理,落实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打牢基层根基。五是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把作风教育融入党员干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持续开展党风党纪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五单一网”制度改革,加强政务服务,强化项目管理,培养严实作风,以更加务实饱满的精神状态做好科技创新工作。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