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6048067/2022-00008
  •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管理委员会
  • 规划
  • 2022-04-15
  • 2022-04-15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管理委员会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是重大政治责任。我们要坚持远近结合,确保“发展上得去、社会稳得住、城市管得好”。市委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全力争取“一年起势、三年成势、五年胜势”,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不折不扣执行,做到“六个坚持”,全力开局破题,奋力高台起势。

一、坚持规划引领,强化顶层设计

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5年)》和《郑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方案(2020-2035年)》,结合园区实际,加快完善公园高质量发展整体规划,进一步优化空间规划、业态布局、资源配置,确保公园发展定位准、思路清、方向明。要全面加强协调、主动对接,高质量完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改完善和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要积极谋划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主客厅建设,以承担国家功能、传承国家文化、示范生态文明为目标,坚持“观大河胜境、引鹤舞鹭鸣、叙天下粮仓、兴九州文明”的理念,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主客厅建设成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门户服务区、国家级生态文明样板展示区、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展示区。 

二、坚持改革为要,完善运行机制

深入推进“实施全面改革战略”行动,坚持用改革的方法破瓶颈、解难题、促突破、求发展。针对园区管理职能不健全、市场化运营程度不高、管理体制落后,难以符合落实黄河国家战略要求的现状,对标国内知名景区运管模式,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根据省市相关意见,我们强化“三标”意识,结合实际,提出的两种改革思路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列入了全市重点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提高认识,加快改革进程,积极引入专业化、市场化运营主体,推动资源配置更加科学体制机制更加高效功能作用更好发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奠定思想基础、体制基础。牢固树立市场化理念,主动开拓、融入、占有供水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盘活水资源、做强“水”文章。

三、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深入推进“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行动,高标准建设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聚焦重点区域绿化美化,优化景观设计,开展补植补栽,提高森林覆盖率,以植树造林、扩绿增绿、恢复提升生态系统为重点持续开展好绿化工作,以改善微循环气候,助力蓝天更蓝。坚决打好碧水攻坚战,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强化园区污水处理,坚持“治水先治源,治源先治污”理念,加快污水管网建设,着力实现园区生产生活污水日产日清。坚决打好净土持久战,坚持违建“零容忍”,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清四乱”活动,始终保持惩治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要强化政治担当,压实政治责任,完善督察反馈整改机制,切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着力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加快黄河数字化生态保护监测平台建设,优化监测站点布局,建立及时感知、全面互联、多元共治的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体系,实时监测公园生态环境、违法乱象,着力推动“人防”向“技防”转变,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 

四、坚持文旅融合,讲好“黄河故事”

积极落实省委、市委“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全面融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坚持保护与利用相协调、传承与创新相融合,加大黄河历史文化梳理研究力度,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时代价值,搭建文化展示平台,讲好“黄河故事”。积极开发夜间经济,培育夜间观光游憩、文化休闲、演艺体验等夜游经济产业,不断丰富旅游业态。立足“快进慢游深体验”,打造精品旅游路线,结合园区景观节点布局,根据步行、骑行、缆行等不同需求,进一步优化内部游览路线,增强游客沉浸式体验,创建具有鲜明黄河特色的文旅品牌。积极筹办新精神·国际音乐节系列活动,以黄河之名、用音乐之力,举办以古典乐、民族乐、西洋乐等为特色的沿黄国际音乐节,形成郑州国际文化交流新名片。围绕黄河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创造与内容传递,融合多种业态,培育大河揽胜游、华夏文博游、研学体验游、未来启迪游等多种具有鲜明黄河特色的复合型旅游产品,让文化和艺术成为公园最具个性的体验,努力建设沿黄区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五、坚持项目为王,加大建设力度

实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深入谋划好小流域水系建设,强化疏通功能,构建完善的蓄积径流、缓解雨洪等工程体系。积极推进“城市会客厅”规划建设,突出黄河元素、公园特点,加快打造集提供优质服务、呈现黄河文化、展示公园形象为一体的新地标。加快推进“炎黄二帝”雕塑安全加护、邙山输水干渠灾后修复、敖仓遗址修复、水源沉沙池南岸山体地质灾害整治工程等项目建设年底前完成基础设施修复工程项目按照中国气派、黄河特色、中原风格理念,改造提升炎黄二帝像、地质博物馆等现有景观资源及基础设施,持续加大景区与铁路疗养院的配套建设力度。着力打造智慧景区,坚持以人文本、以游客为中心理念,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让智慧和创新成为公园最泛在的场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标准化建设,持续整治周边环境,修缮界碑界桩标识,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完善应急预案,全力保障饮用水环境安全

六、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范。

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单位创建活动,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和矛盾问题防范在源头、化解在萌芽。坚决维护政治安全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和暴力恐怖活动。持续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和“三管三必须”原则,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坚决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抓牢常态化疫情防控。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落实预约、扫码、测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坚决避免产生疫情爆点。突出抓好信访稳定。坚持信访工作“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依法解决问题与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重点人员和重点群体稳控,全力做好重大节日、重要会议期间的信访稳定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确保发展大局稳定有序。把牢意识形态领导权。及时分析研判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持续完善舆情监测处置机制,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确保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可管可控。紧抓创建工作。强化问题导向、源头管控、风险管理,多措并举,全面深化“平安景区”“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各项创建工作。抓实黄河防汛。建立健全应对黄河汛情的常态化管控机制,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应急能力和水平,加强工程巡查排险,及时发现处置问题隐患,切实履行好黄河防汛的重要使命,确保黄河安澜。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