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186/2020-00046
  • 郑州市水利局
  • 提案,政协提案,答复
  • 2020-09-07
  • 2020-09-07
  • 郑水提字〔2020〕7号
关于农业引黄工程在郑州城市化过程中的再利用暨引黄工程保护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456号提案的答复

沈立承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农业引黄工程在郑州城市化过程中的再利用暨引黄工程保护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诚如您所言,引黄工程是连通黄河与郑州城市发展的纽带,在引黄补源、水生态、水文化等方面均担负了重要任务。引黄灌区自运行以来,为郑州市的工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浓墨重彩六十春秋,它的一部引黄史,映射了一部郑州城市的发展史。随着郑州市城市框架的拉大,灌区灌溉面积不断萎缩,灌区功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农业供水发展到现在的集农业、城市、生态供水、引黄补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目前,引黄干渠大部分具备通水能力,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灌区的开发利用已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的步伐。

为加强对引黄灌区及引黄工程的保护和利用,郑州市计划实施引黄干渠改造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引黄干渠的引水、生态景观功能,传承和发扬灌区文化,为郑州北部区域提供生态供水,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服务“北静”城市功能。同时,优化调整黄河干流取水指标、口门数量,上游引水做加法、下游引水做减法。结合取水指标调整情况,对需要进行提升改造的口门实施提升改造,解决好黄河水时空分布不均问题,保证黄河引水稳定性。具体情况如下:

一、郑州市引黄工程基本情况

郑州市地跨黄、淮两大流域,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黄河流域占总面积的24.6%,淮河流域占总面积的75.4%。黄河是郑州市的主要过境河道,西从巩义杨沟村入境,经荥阳市、惠济区、金水区、郑东新区,到中牟县狼城岗乡东狼村出境,沿河边界长160公里。

  (一)花园口灌区

花园口灌区1955年开工兴建,有三个引黄闸门即花园口、东大坝、马渡(自流)。总设计灌溉面积24.2万亩,实灌6万亩,其中花园口闸提水能力为10m3/s,水泵11台;东大坝闸提水能力6m3/s,水泵6台;马渡闸为二孔涵洞,涵洞长度为72米,过水能力为20 m3/s。灌区现有六条干渠和一条总干渠,全长74.1公里;支渠4条,长21.3公里;各类水工建筑物583座,渠道完整,维护良好。东风干渠主要向东风渠、贾鲁河、魏河、索须河供生态用水,东大坝干渠、总干渠、东干渠及六堡干渠主要为农业灌溉任务,姚桥、祭城干渠承担东北部地下水补源任务。

(二)杨桥灌区

杨桥灌区建于1970年,引黄渠首闸为三孔涵洞,设计引水量为35m³/s,加大流量42m³/s。设计灌溉面积41.26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为20万亩,灌区控制范围北起黄河,西至郑州市郊,东邻三刘寨灌区,南达堤里小清河、丈八沟两岸,涉及万滩、刘集、白沙、大孟、郑庵、姚家、韩寺、刁家、九龙等10个乡镇。灌区总土地面积4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8万亩,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蒜、蔬菜等。灌区现有总干渠1条,长7.48km;干渠2条,长62km;支渠20条,长103.64km。灌区范围涉及10个乡镇。杨桥灌区在象湖以下向圃田泽提供补充水源,满足南部内循环工程水量需求;远期将杨桥灌区渠道南延,建蓄水提水工程解决芦医庙、郑庵、谢庄、八岗、张庄、三官庙等乡的缺水问题,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压力。

(三)三刘寨灌区

三刘寨灌区建于1965年,设计流量25m³/s加大流量30m³/s,设计灌溉面积30万亩,实际灌溉面积22万亩,灌区现有总干渠1条长0.25 km;干渠3条(耿干、西干、狼城岗干)长62.53km,支渠15条长66.86km。灌区范围包括中牟县万滩、大孟、刘集、狼城岗、雁鸣湖等5个乡镇今年1-7月引水1557.8万立方米(均为农业灌溉,占指标2500万立方米的62%)。

(四)赵口灌区

赵口灌区始建于1970年,是省水利厅管辖的大型灌区,涉及郑州、开封、许昌、商丘、周口五个市,包括中牟、开封、尉氏、通许、杞县、太康、扶沟、西华、鹿邑、淮阳、鄢陵、柘城等10余个县(区),全灌区总土地面积5949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590.1万亩。

灌区渠首闸位于黄河右岸桩号42+675米(河南省中牟县万滩乡弯道凹岸顶冲)处,1981年进行改建后的闸仍为16孔,西三孔原入三流寨干渠,现不用已封堵,中十二孔入赵口引黄灌区总干渠,东一孔入狼城岗干渠。设计引水流量210m³/s,过水能力为240 m³/s。其中总干渠1条,长27.5km,设计引水流量150m³/s。总干渠15+373处建朱固枢纽共7孔,其中4孔向总干渠输水、3孔向西干渠输水:下设西干渠、北干渠、东一干、东二干等。受益范围为中牟、开封、尉氏、鄢陵、扶沟、西华、通许、杞县、太康、鹿邑县。总干沿线我市中牟县农业实际灌溉受益面积约0.3万亩。

二、郑州市引黄干渠保护利用规划建设情况

为解决黄河水资源与郑州生态用水紧缺供需矛盾,提高引黄补源能力,实现区域生态水系连通,改善郑州北部区域生态环境,促进郑州沿黄生态廊道建设,传承和发扬灌区文化,计划实施引黄干渠提升工程,先期试点建设花园口引黄干渠改造提升工程,根据情况逐步对全市引黄干渠进行全面提升改造

花园口引黄干渠改造提升工程具体范围为北起黄河南岸,西起东风渠,南至贾鲁河,东至东四环,涉及惠济区、金水区和郑东新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现有七条干渠提升改造及生态修复,配套倒虹吸、水闸、桥涵等。按照“一脉相承,三源并济,五渠润城”的总体布局,打造总干渠及东干渠(二十六里林水一脉)、东风干渠、东大坝干渠、六堡干渠、祭城干渠、姚桥干渠,形成集引黄补源、水系连通、生态修复、文化传承、休闲娱乐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水生态廊道。

花园口引黄干渠改造提升工程的主要任务是:

(一)水通—河渠水系连通。改造利用现有引黄泵站及新建泵站,实现黄河水引得出、供得上。对七条干渠进行扩挖改造,生态修复,实现渠系与生态河道水系连通。

(二)水净—渠道水质净化。本次工程规划在祭城干渠和姚桥干渠渠首新建马渡沉沙池,改造利用东大坝沉沙池,使一总、五干渠系实现清水运行,保障城市河道生态用水水质安全。但是由于马渡沉沙池用地尚未落入区域规划,合作利用东大坝 1#沉沙池未达成书面合作协议,需待后期用地及合作问题落实以后方能实施。因此本次引黄干渠改造工程暂利用渠道沉沙,通过调整渠道比降、设置淤沙容积等措施分级分段沉沙。

(三)绿通—滨河生态修复。利用水渠功能转变的契机,在贾鲁河与黄河之间串联多条绿色水廊,打造总干渠及东干渠(二十六里林水一脉)、东风干渠、东大坝干渠、六堡干渠、祭城干渠、姚桥干渠,形成集引黄补源、水系连通、生态修复、文化传承、休闲娱乐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水生态廊道。

(四)乡愁—灌区地域文化展现。在引黄干渠改造提升,生态修复建设中融入文化元素,结合场地历史,植入黄河文化、农耕文化、花园口文化等,留住水利记忆,传承水利故事,展现灌区地域文化。

(五)幸福—幸福体验营造。营造和谐的人水环境,林荫漫步,水边驻足,休闲嬉戏,营造健康幸福人居环境。

根据《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郑州市2020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决议》(郑人常〔2020〕4号),花园口引黄干渠改造提升工程已经列入郑州市2020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目前,该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已经编制完成。下一步,将加快推进项目审批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尽早发挥工程效益。

三、郑州市引黄口门提升改造规划建设情况

郑州市沿黄引水口门现有12处,自上而下依次为赵沟提灌站、河洛引黄闸、李村提灌站、孤柏咀提灌站、牛口峪引黄闸、桃花峪引黄闸、花园口引黄闸、东大坝引黄闸、马渡引黄闸、杨桥引黄闸、三刘寨引黄闸和赵口引黄闸。

黄河自小浪底水库2000年建成运行以来,下游段河道河床每年持续冲刷下切,且在规划中的古贤水库建成后,黄河郑州段河床将进一步下切,最大冲刷深度为1.50米至1.69米,届时将造成郑州段沿黄大部分口门引水困难,引水能力严重不足。因此,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实现郑州市“水安全保障、水生态良好、水环境改善、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目标,为加快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提供水安全保障,实施引黄口门恢复改造工程、恢复口门引水能力势在必行。

受黄河下游河道河床续冲刷下切影响,郑州市有8个引黄口门引水困难,需提升改造。其中马渡穿堤闸和赵口穿堤闸已列入《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目前该项目已通过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审查,总投资45273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资金。桃花峪引黄闸已列入郑州市2020年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由黄河文化公园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投资约4200万元,资金来源为市财政。

赵沟、花园口、东大坝、马渡(配套工程)、杨桥及三刘寨等6个引黄口门还需提升改造,列入郑州市沿黄引水口门改造恢复工程。根据《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郑州市2020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决议》(郑人常〔2020〕4号),郑州市沿黄引水口门改造恢复工程已经列入郑州市2020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目前正在进行项目规划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下一步,将结合黄河取水指标调整情况,对需要进行提升改造的口门实施提升改造,进一步提高黄河引水稳定性。

郑州市引黄工程在引黄补源、水系连通、水生态、水文化等方面均担负了重要任务,意义重大,在北区发展规划中扮演了必不可少的角色。引黄工程的保护利用是传承和发扬灌区文化,留住历史留住记忆的有效措施,引黄干渠和引黄口门提升改造是解决黄河水资源与郑州生态用水紧缺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对引黄工程保护利用是十分必要的。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引黄工程保护利用,实施引黄干渠和引黄口门提升改造,改善郑州北部区域生态环境,促进郑州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提高黄河水的引水稳定性,支撑“北静”城市功能,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和支撑。

 

                            2020828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