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B1532375/2021-00019
  • 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
  • 政协提案,提案
  • 2021-06-01
  • 2021-06-01
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智慧信访’三级联动”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10420号提案的回复

刘相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智慧信访’三级联动”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9年1月26日,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挂牌成立,内设办公室、法规处、资源管理处、应用推进处、产业发展处5个处室和1个机关党委。主要负责统筹政务信息化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加快数据共享。广泛开展数据应用,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二、郑州市“数字郑州”建设情况

近年来,郑州市积极推进“数字郑州”建设,以“城市大脑”项目建设为抓手,重点实现政务服务网与城市治理网两网融合,初步形成了“一脑赋城、一屏览城、一网管城、一码通城、一端惠城”数智治理体系。

(一)以城市大脑为统榄,在统筹协调、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中创出新路子。

一是加强领导,高位谋划长远发展。遵循“对标先进、补足短板、郑州特色、全国标杆”的发展战略,围绕“一年突破、两年看齐、三年领先”的总体目标,2020年5月29日,成立郑州市“数字郑州”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各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统筹指导全市“数字郑州”城市大脑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二是组建专班,统筹协调快速推进。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市大数据局作为牵头单位,各业务委办局作为业主单位,组建“数字郑州”城市大脑项目建设“一办四组”工作专班;市大数据局充分发挥“数字郑州”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召开周例会32次、数据协调会62次、下发督办通知34份,全力推进“数字郑州”建设。三是明晰责任,建立双甲方机制。城市大脑各板块建设采取双甲方机制,业务主管委局和大数据局分别作为甲方一和甲方二,保证业务需求和建设成效有机统一,建立日报告、周例会、双联络员等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建用分离、先建设后改造”的信息化建设常见弊端。四是亮点突出,数字郑州建设初具规模。二期涵盖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交通出行等14个部门,累计开发系统159个、接入部门数据59家,归集数据超336.46亿条,重点打造了“全市一个停车场”、重点车辆监管、脱卡就医、精准治霾、应急要素“一键搜”等118个具有郑州特色亮点的应用场景,成为全国首个全场景数字化运营城市。

(二)以数字战疫为己任,在服务大局、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彰显新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迅速开发建设城市立体化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学。一是见势早行动快,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腊月二十七,抽调5人组建全市大数据防疫工作专班,研讨郑州市数字化疫情防疫方案并着手系统开发,短时间内快速归集有效数据600余万条,随着各类子系统不断上线,累计归集各类有效数据超9.01亿条,为立体化疫情防控平台打下了坚实数据基础。二是覆盖广效果好,织就郑州全场景疫情“防护网”。搭建了全国首个入市交通卡口系统、全国首创的小区三色分层管理系统以及副总理刘鹤批示复制推广的复工复产系统,形成具有郑州特色的疫情防控“铁三角”,并陆续构建10大防控系统,织就了疫情防控数据天网,在疫情暴发、复工复产复学、武汉解封、境外输入等各阶段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树立了郑州数字战疫的“样板形象”。三是措施全服务好,全力保障复产复工复学。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学工作。利用企业员工健康登记系统做到应复工、尽复工、快复工,疫情期间实行企业复工在线承诺制,将原本用时3天的复工审核缩短为在线提交承诺即可复工,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企业用工恢复率100%。利用学生健康返校登记系统,随时掌握学生健康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实现对全市3070所学校、368.3万师生健康状况实时监管,有效保证各类教育教学秩序恢复。四是动态化精准化,争当人民健康的“守护者”。郑州市利用城市大脑基础平台建设成果,结合国内其他地区出现与冷链食品相关联病例新情况,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了郑州市疫情防控进口冷链食品溯源系统公众端、企业端及监管端系统上线,11月3日在全省率先实现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溯、流转可查、去向可追”。通过织密防护冷链食品传播病毒风险网,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和疫情防控两不误。五是全员参与显担当,志愿服务助力防疫。组织30名党员志愿者守卡口、下社区,充实基层防疫力量,以实际行动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积极下沉惠济区迎宾路办事处桂园社区,协助香山公寓、假日御园、联通小区3个无主管楼院,团结惠济区的其他基层抗疫人员,全力筑牢社区防疫阻击线。志愿服务持续战斗44天,服务时长超600小时。承担四港联动高速和312国道防疫监测点值守任务,守牢入城第一道关口。

(三)以“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改革为抓手,在优化环境、建设数字政府主战场奋发新作为。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立足解决群众热切期盼的难点和城市管理的堵点,大力推动“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改革,最大限度拓宽服务渠道、让市民和企业充分享受政务服务改革的红利。一是流程再造,改革上线“一件事”服务民生。着重梳理开发了一批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民生热点“一件事”成果清单,上线“一件事”事项533项,申请材料由“一件事”改革前的1615份压减至667份,压减率58.7%。二是业务集成,重点突破“三领域”优化环境。商事登记:按照“1+X”模式,将“1”事项(工商设立登记、公安印章刻制、税务登记、社保缴纳、银行开户)和“X”前后置许可事项,进行材料精简、流程再造、表单整合,涉及市级、省级部门业务专网系统全部打通,实现在线业务协同和实时数据共享。不动产登记:在原有“全市一般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抵押登记压缩至3个工作日,八项业务1小时内办结”的基础上,全面实现“当天办”。工程建设审批:在去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的基础上,开发建设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中介超市等,实现审批时间压缩至61个工作日以内。三是融合互动,协同打造“四端口”优化服务。在全市一张网的基础上,开发上线“郑好办”APP、政务服务网、办事大厅综窗、政务服务一体机,推动实现掌上办、网上办、一窗办、就近办。“郑好办”自2020年3月20日上线运行以来,注册用户252.38万人,日活超5万人,累计受理112.74万件,办结率达98.8%。四是协同联动,构筑形成“三层级”移动办公。从公务领域数字化抓起,开发建设全市统一的“郑政钉”政务办公系统,已覆盖72个市直单位,16个区县(市),227个乡镇街道办,累计8万人使用。

(四)加快“一网统管”,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郑州市重点围绕交通管理、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建设具有郑州特色和亮点的智能应用场景服务,本着以业务应用为牵引,以“系统好用、群众满意、行业出彩”为建设目标,积极建设城市大脑,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一是联动指挥,高效处置。为充分发挥城市大脑对城市运行集中监控、城市应急统一指挥、城市治理精准调度的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城市大脑“一网统管”效能,组建成立郑州市城市数字运营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城市大脑日常运营管理,创新工作流程和管理机制,统筹协调市直各单位和各区县市(开发区),依托城市大脑具体实施“一网统管、一网通治”。中心大屏接入城市大脑所有应用场景,实现“一屏观全城”,对全市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突发事件等现场情况、处置进程的实时掌控和高效指挥。二是智慧停车,帮民解忧。围绕群众关注的“停车难”问题上线智慧停车系统,全域实现车位查询、停车诱导、无感支付、先离场后付费等服务,从而起到缓解停车难、根治乱收费、减少乱停放的效果。信息实时查询、停车诱导和在线缴费,逐步实现“先离场再缴费”的无感支付模式,有效缓解停车拥堵问题。目前已将市内路边施划停车泊位全部接入,封闭停车场接入90%。三是重点车辆,消除隐患。为切实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建设重点车辆管理协调联动系统。目前已管理全市6981辆“两客一危”车辆,构建多部门协同体系,规避执法漏洞。通过整合分析交通、市场监管、交警等多源数据,赋能交通安全治理行动及多部门联合行动,有“照”无“证”企业,即时推送交通局处置;“营转非”、“无证”车辆,即时推送交警查处;非法营运企业,即时推送市场监管部门出发。最终形成业务管理闭环,全方位发力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四是交通出行,优化结构。为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逐步缓解城市整体交通压力,建设交通运行状态一体化监测平台,通过对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和轨道交通等出行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城市交通区域规划,研判和预测郑州市公共交通区域出行量需求,为优化全市公共交通线网、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交通运力资源规划与调度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从整体上提升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和通勤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五是环境治理,预警分析。围绕秋冬季环境治理上线智慧环保系统,以“工地不停工、企业分类管、指标降下来、空气好起来”为目标,做到精准施策、精准管控,不断提高精准发现污染源、分析污染成因的能力,实现对市域内污染源企业实时监控,柴油车、渣土车等移动污染源的重点监测,构建以智慧防控为主要手段的可靠稳定常态化的管控体系,确保全时段全覆盖精准管控。2020年已完成大气污染治理退出后20名的工作目标。六是智慧医疗,破解“看病难”。针对群众看病长时间排队、跨医院看病重复检查等问题,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要,智慧医疗系统已实现对试点区域内各医疗机构间业务的整合优化,使区域内的诊疗信息全面共享,加强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间的业务合作和交流,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在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内的共享互认,在线查看就诊记录、检查结果等,有效减少重复检查50%,缩短居民就诊流程30%,减少来往医院次数50%。截至目前,智慧医疗系统已实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郑州市骨科医院、郑州市妇幼保健院等20余家医院的电子健康信息的共享,同时实现对全市儿童疫苗接种预约和查询。

三、下步工作重点

(一)加快城市大脑三期建设

持续深化“数字郑州”建设,围绕“一网通办”(亲清在线、1+4郑州都市圈、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等内容)、“一网统管”(智慧资源规划、智慧社区、基层治理、智慧公积金、控尘卫士等内容),全面开展城市大脑三期建设,重点围绕一“事件”开发算法模型,确保项目取得更加显著的应用成效;对市直各部门现有信息化系统进行整合打通,深度接入城市大脑,优化提升原有系统功能,激发“城市大脑”治理效能。其中“智慧信访”已纳入三期建设内容,重点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先进技术,充分利用郑州市城市大脑已有建设成果,打通数据共享、深化数据分析、统一管控手段,基于信访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来访、来电、接访、网上投诉等信访事项网上流转,快速办理,有效降低重访率;同时,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发现社会矛盾,解决民众问题,引导访民逐级走访,形成信访事项“可查询、可追踪、可督办、可评价”,接收群众监督和评价,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政府公信力。

(二)持续推进各单位数据共享

依托“城市大脑”建设,持续加快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数据共享工作,相关数据统一汇聚至郑州市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政府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信息共享交换。同时将积极对接省大数据管理局,打通省直单位数据壁垒,尽早归集更多的数据。

此答复意见若有不妥之处,请您批评指正。希望您在今后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大数据和数字郑州建设的大力支持!

 

   2021年6月1日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