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6049254/2017-00070
  • 郑州市扶贫办
  • 扶贫
  • 2017-05-23
  • 2017-05-23
产业托起小王庄人的幸福梦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在中牟县刁家乡小王庄村北的大片藕地里,绿油油的荷叶随风摇摆,几位头戴草帽的村民穿行其中(如图)。

“这可是俺村的新希望,咋会不上心?”村民范小伟一边仔细查看着莲藕的长势,一边扳着手指头给记者算账:“以前种花生,每亩地一年能收入2000多元;现在莲藕种得好,一年收入能20000元。张书记要是早来两年,俺们村早就富起来啦!”

范小伟说的张书记就是张旸。20158月,黄委会设计公司地勘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张旸被选派到小王庄村担任第一书记。

小王庄村位于中牟县城东南20公里,离乡政府还有5公里,是“老牌”省级贫困村。公路虽然早已通到了村里,可要把庄稼运到公路上,还得费一番大功夫。

要想富先修路。两年前,张旸进村后的一件事就是改善村民出行条件,方便农产品外运。他积极筹措资金,不但重铺了进村道路,还利用45万元的省扶贫专项资金,修建农田生产路600米,整修村东土地灌溉水渠500米,安装生产用变压器1台,为水井配套电线3000米,解决了农业生产交通不畅、用电不稳、浇地不便等问题。随后,张旸还带领大家修建了生活污水排水设施,让村民们头疼的“晴天出门一脚泥”,彻底成了历史。

基础条件改善了,下一步就得考虑如何让大家伙尽快彻底扔掉穷帽子。

小王庄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张旸带着村委班子一商量,就从改变村民的传统种植模式开始。

得知小王庄所处的刁家乡马河流域在历史上有种植莲藕的习惯,出产的优质莲藕曾作为贡品供应皇家享用,张旸就想到了旱地莲藕种植。“旱地莲藕是一种适合北方缺水、土壤沙化地区种植的技术,具有省工、省投资、收益高的特点。”

“尽管村民想致富的愿望很迫切很强烈,但不少村民怕卖不出去赔钱,观望情绪浓厚。”张旸就动员村两委干部带头种。“群众看村干部都种了,胆子就大起来。”2016年,全村30多户种了50亩莲藕,产量20万斤。

作为对口扶贫单位,为确保莲藕产业顺利发展,黄委会提供了启动资金,并推荐黄委会驻郑单位积极购买,仅此一项,就帮助小王庄销售莲藕9000余箱、5万余斤,实现收入近30万元。

有了质量过硬的产品,销售也不再单纯依靠“自产自销”:张旸又积极与知名电商联系,把小王庄莲藕做成品牌,并把小王庄村农产品优质优价推销出去。小王庄莲藕在电商平台上线后,销售势头良好,价格远高于普通市场价,品牌效益已经初显。

小王庄村的改变让刁家乡党委书记姚国森颇有感触:“张书记他们在带来资金和项目的同时,更多的是让村民的思想有了大的改观。”

“要想彻底改变小王庄村落后局面,就必须改变观念,变‘输血’为‘造血’,发展集体经济,实行规模化发展。”张旸充分调研、利用我省发展集体经济相关优惠政策,探索小王庄发展集体经济新路子,利用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专项资金,投资161万元,规划建设200亩的现代农业综合体:草莓采摘、荷花观赏、休闲垂钓、农家餐饮、儿童游乐……吃的、玩的,应有尽有。建成后,将会在小王庄形成以农业为主导,集农产品加工业、休闲、旅游等行业为一体,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型现代农业。

“利用小王庄村距离航空港区较近的区位交通优势,我们要把小王庄打造成港区居民的菜篮子、果园子,成为港区、中牟、尉氏等地居民的农家休闲旅游目的地。”张旸和村民们都相信,新产业一定会托起他们的幸福梦。郑州日报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杨彦辉 赵伟英 /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