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258/2019-00159
  • 郑州市文物局
  • 工作,工作信息
  • 2019-01-16
  • 2019-01-16
郑州市文物局2018年工作总结

年初以来,全市文物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市全会精神和“三级”文物工作会议精神,以破解文物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瓶颈问题为重点,以“四大文化片区”等重点文化工程为抓手,着力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下功夫,全力构建中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示范区,积极为国家中心城市、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让中原更加出彩等战略提供文化支撑和引领,开创了文物事业发展新局面。“生态保遗工程”“考古前置改革”两项经验得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的肯定,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每日舆情摘报》(2018年第70期)进行了转载,《中国文物报》进行了重点宣传。中办、国办10月8日出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吸纳了“郑州考古前置”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11月8日,郑州文物保护经验做法在全省文物保护工作推进会议上作了典型经验交流。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突出重点工程,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传承。

一是四大文化片区建设稳步推进。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持续推进四大片区建设工作,积极做好拟建设区域的文物勘探和必要的考古发掘工作,深入研究、梳理四个历史文化片区涉及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脉络。印发《郑州市文物局关于推进商都历史文化区文物工作专项方案》,编制完成城隍庙、文庙、夕阳楼、商城宫殿区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建筑等专项工程方案和夕阳楼、塔湾路等拟拆迁地块的红线划定工作,指导实施郑州商城东城垣本体保护展示工程和郑州商城东南城垣环境提升工程;协调推进具备条件区域的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配合市规划局完成古荥大运河片区各项规划,推进郑州运河遗产博物馆项目、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改陈项目和数字化布展项目。完成二砂文化创意园区砂轮厂旧址文物保护规划初步审定,加强园区建设意向方案与国创公司、中原区政府等相关部门协调沟通。指导百年德化文化片区完成项目规划方案初步设计。

二是生态保遗工程建设成效明显。3月份,召开2018年全市生态保遗工作会议,成立全市生态保遗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工作领导、推进、协调、考核等多项组织领导机制,不定期召开生态保遗现场观摩暨工作推进会,总结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推进生态保遗工程进度。印发了《郑州市生态保遗工程规划建设导则》《郑州市生态保遗工作考核暂行办法》《郑州市生态保遗工程项目评估办法》《郑州市生态保遗工程2018年项目月考核台帐》等多项措施,坚持目标导向,建立月巡查督导制度,激发示范动能,加快项目推进。坚持先易后难、以人为本、分级建设和辐射带动四个标准,全年开展生态保遗项目26处,其中续建项目10处、新建项目16处,计划总投资19.53亿元;积极市财政尽快预拨专项财政奖补资金,及时帮助各县(市)区解决“生态保遗工程”建设中出现多方面的问题。截至11月底,2017年项目投资完成8.55亿元,申报奖补金额2.45亿元,预拨奖补金额0.735亿元;2018年项目已完成投资12.36亿元,申报奖补金额4.31亿元,预拨奖补金额1.293亿元。目前已完成生态绿化面积1683.67亩(超额完成183.67亩),2018年推进26个项目中正在施工9处、即将施工6处,其余项目规划方案已编制完成或即将编制完成,全年各个项目进度良好。

三是考古前置改革全面实施。市政府《关于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改革方案》1月1日实施后,积极与市国土局、市财政局、市土储等有关单位加强协调沟通,商榷制定考古工作前置后工作流程、三方协议模本、收费方式及标准等各项措施,严格文物勘探、考古发掘工作程序,协调有关单位做好遗留项目处理与改革实施后项目推进工作,及时解决改革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强化服务省、市重点项目文物勘探考古发掘工作,进一步规范文物勘探、考古发掘工作程序,优先保障省、市重点项目的文物勘探发掘工作;完成省文物局对郑州市辖区内四家文物勘探单位的文物勘探资质审核。在经开区、自贸区等地建立文物勘探驻区工作站,进一步为推进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改革“铺路搭桥”,优先服务省、市重大建设多个项目文物勘探、考古发掘工作。8月底前,完成自贸区郑州片区范围内国有土地供应前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截至11月底,共签订城市基本建设项目文物勘探协议512个,协议面积2201万平方米,完成勘探面积1996.7万平方米,发现遗迹2563处;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发掘项目116个,完成考古发掘面积79900平方米,清理各时期遗迹4323个,共出具《文物勘探、考古发掘备案意见书》476项目。

四是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动。落实市政府《郑州市2018年十件重点民生实事任务分解的通知》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着力加快推进以“两院”(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生态保遗工程”为重点的2018年郑州市“十件重点民生实事任务”的文化传承工程。做好2018年全国文化文物季度统计申报和2019年中央和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的申报工作,加强对已下拨中央、省、市专项经费支出进度管理。郑州博物馆新馆主体完工,启动陈展工作;大河村遗址公园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郑州市文化遗产综合信息系统开始实施;郑州运河遗产博物馆、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和“百年郑州”展览项目完成开工前准备工作。

(二)夯实保护基础,提高文物管理保护水平。

一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严格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要求,继续做好我市两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及利用工作。持续加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保护管理工作,启动观星台保护维修工程,完成少林寺法堂、中岳庙东、西御碑亭及照壁维修工程招投标前期工作,指导登封市对少林寺塔林保护维修方案进行重新编制并上报评审。5月份,协助省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巡视组对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开展巡视。按照国家、省市要求,继续做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保护和管理,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郑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按照时间节点积极推进大运河沿岸节点多个展示项目工程建设;4月份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主办了《大运河文化论坛》,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有重要理论保障;加强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完成《郑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文物保护专项报告》上报国家文物局申批。

二是文物保护基础不断夯实。继续做好大遗址保护工作,持续推进文物保护专项规划方案编制工作,完成南洼遗址保护规划上报和芦村河遗址、原武温穆王壁画墓保护规划核准工作。依据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加快提升郑韩故城、郑州商代遗址、大河村遗址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层次,推进宋陵大遗址等考古遗址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保护规划和保护方案编制工作,完成人和寨遗址、织机洞遗址等6个保护规划,完成无缘寘公禅师塔、清微宫等5个保护方案的报批和桧阳书院、史氏民居等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方案评审。加大对文物本体保护工程的巡查力度,严格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督促各项目单位做好文物本体保护工作。积极开展文物本体保护工程,苑陵故城内城墙本体保护工程、荥阳故城南城墙保护工程、新密古城寨南城墙保护工程新密古城寨西城墙保护工程等多项已完成,启动并持续推进中牟老火车站、永泰寺塔等16处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推进港区、新郑、中牟、荥阳文保单位保护区划地图测绘项目;遴选推荐第八批国保单位项目26项,启动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推荐工作。

三是文物科技保护成效明显。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持续开展《新郑裴李岗遗址发掘与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彩陶整理与研究》《中华文明腹心地带的青铜文化与东北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原腹心地区龙山至二里岗时期的碳十四年代研究》《郑州地区环境考古研究》《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人骨的生物考古学研究--体质与DNA数据库建设及共享》、“郑州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的石器工业与社会复杂化”“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研究--裴李岗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的天文学遗存研究”“河南新郑后周皇陵的调查与研究”等十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完成织机洞遗址、秦王寨遗址等10个旧石器考古、中国丝绸起源考古、“中原地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支撑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为中原文明起源、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中国基本面貌研究提供学术支撑。组织考古专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的埃及卡尔纳克北部孟图神庙考古发掘工作纳入国家“中华文明走出去”战略规划,填补我国在埃及考古领域的空白。加强郑州市文化遗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持续推进《郑州地区古环境演变与聚落分布研究》课题项目的编写,完成《嵩山地区历史水系变迁与文明起源的关系研究》课题项目合同签订。委托郑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的“无人机航测在田野零散文物调查研究和日常巡查中普及、高效运用关键技术研究”“金属类文物保护研究”等2018年文物科技保护研究项目已签订合同。先后举办中国传统中文化研究座谈会、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座谈会、阿富汗国家宝藏展暨“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学术报告会和“天中讲坛”等学术报告会,召开“中原地区文明化模式研究研讨会”和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

(三)健全功能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有得到提升。落实《中央补助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完成全市31家博物馆信息公开与享受国家免费开放财政补助的3家国有博物馆的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围绕“5·18”国际博物馆日“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的主题,组织全市文博单位推出涵盖书画、剪纸、戏曲、陶瓷、雕像等形式多样的展览宣传活动,传播效果突出,文化个性鲜明,社会教育功能发挥明显,有效拉近博物馆与广大观众之间“最后一公里”。据统计,活动期间全市各类博物馆发放宣传彩页4万余张,制作宣传展板5000余张,开展免费讲解100场,推出特色展览10余个,组织巡展20余场(次),开展主题活动20余场,吸引市民群众参观达8万余人次。按照《河南省文物局关于开展2017年度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实施文物陈列精品工程,积极鼓励各博物馆参加评选,其中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星空下的村落--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被评为2017年度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截至目前,全市博物馆共举办各类临时展览82个,接待观众286万人次。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郑州二七纪念馆、新郑市博物馆、巩义市博物馆等4家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一家非国有博物馆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二是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得到有效推进。围绕非国有博物馆的政策解读、非国有博物馆的现状及其管理、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中原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等内容,采取主题讲座、观摩教学、交流发言等形式,4月下旬,集中利用三天时间对全市20多名非国有博物馆的馆长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非国有博物馆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办馆水平。根据《郑州市非国有博物馆绩效考评办法(试行)》与各非国有博物馆日常开放情况,研究制定《郑州市非国有博物馆绩效考核细则》《郑州市2018年非国有博物馆绩效考核方案(草案)》,从馆舍与环境、藏品管理、陈列展览与社会教育、内部管理等方面对全市符合条件的非国有博物馆开展了绩效考核。加强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日常管理业务指导,先后协调指导郑州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新址的选定和郑州市千秋犬文化博物馆申报工作,进一步帮助非国有博物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藏品和陈展水平。

三是文物交流互鉴得到加强。受罗马尼亚雅西郡摩尔多瓦国家博物馆邀请,赴罗马尼亚进行彩陶文化学术交流,加强与罗马尼亚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交流,启动以罗马尼亚和乌克兰为中心的古古特尼—特里波利文化彩陶文化研究项目。挖掘馆藏文化文物资源内涵,依托文物藏品、陈列展览等博物馆元素,推进文博科技创意研发工作,积极组织文博单位参加第八届全国“博博会”。举办《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天山下的来客—哈萨克民俗风情展》、《云霞霓裳—郑州博物馆藏中原服饰绣品展》《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藏珍宝特展》等展览,共接待参加35万人次,受到广大市民的广泛赞誉。“百年郑州”展览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已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成。继续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和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水利部黄委会合作,开办“商都文明大讲堂”,办好《玉器考古通讯》《聚落考古通讯》《华夏文明》等专业学术期刊。积极配合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做好“玉汇金沙—夏商时期玉文化特展”“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文物借展工作。

(四)强化安全责任,筑牢文物安全底线。

一是扎实开展文物安全隐患排查。强化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三管三必须”和文物安全领导、监管、主体和岗位责任,严格落实文物安全领导、监管、主体和岗位责任,健全基层文物安全管理网络。深化推进文物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并与“文物安全年”各项工作相结合,加强文物安全督查,及时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安全隐患,研究印发《2018年全市文物安全年工作方案》。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文物安全作出重要批示后,市政府及时召集文物、公安等部门听取文物安全工作和打击文物犯罪情况汇报,提出具体要求。省委常委、市委马懿书记批示强调“要从严、从快、从实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要求,由副市长黄卿和副市长、市公安局长马义中牵头负责督导抓好全市文物安全工作巡查落实”。随后,市政府召开全市文物安全工作联席会和文物安全工作专项会议,深入分析研判文物安全形势,研究部署全市文物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领导的批示精神落到实处。6月上旬,成立以黄卿副市长为组长工作专班,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抽调公安、工商、规划、财政、旅游、宗教、消防、文物等8个市直相关部门人员,分三组对全市16个县(市、区)文物安全工作进行集中排查,摸清安全底数,找准问题症结,对查出因政府文物安全保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力、行政职能部门文物监管责任执行不力、保护单位直接管理责任履行不力,造成盗掘古墓葬古遗址和法人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建立问题台账,并一一下发检查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并利用收听收看全省文物安全电视电话会议时机,对检查问题和整改情况在全市范围进行了通报讲评,明确整改责任。8月和11月,市政府102次常务会和11月市政府第五届5次常务会对文物安全保护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批准研究制定的《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正式印发。12月11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文物工作推进会,传达落实中央领导批示精神和全省文物保护工作推进会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强化责任,部署任务,进一步推进全市文物保护工作。

二是大力开展四个专项行动。与公安机关协作配合,组织力量,精准打击。截至目前,共打掉文物犯罪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8人、破获案件14起,追缴被盗文物9件,抓获公安部通缉逃犯3人;破获2起省厅A级督办专项案件(巩义黄治三彩遗址被盗案、荥阳陈沟遗址被故意破坏案)和1起“雷霆5号”重点案件(巩义刘某等人涉嫌盗掘古墓葬案),打击了文物犯罪,保护了文物安全。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对新郑、登封、新密、管城等县(市、区)集中开展了文物执法巡查,严格查处文物法人违法案件,加大惩治力度。8月中上旬,在郑州、洛阳两市开展了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专项整治行动交叉检查;联合市工商局在全市开展了文物流通市场专项整治“百日行动”,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市各大古玩市场进行排查,并对网络商家涉及此项经营活动进行实时监管,检查各类市场商家8685户次,无一起文物非法经营商户。围绕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等方面,制定印发《2018年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要点》《2018年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8年领导干部学法计划的通知》,进一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提升文物系统依法行政水平。遴选2份近两年办理案件中的文物行政处罚卷经过省文物局审评推荐参加国家文物局“2018年全国文物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活动”,主导办理的2份案件被省政府法制办作为2017年度“河南省行政执法十大指导案例”典型案卷向全省推广。根据省局整改通知要求,分别对登封嵩阳书院、新郑轩辕庙、郑韩故城、二七纪念馆、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圃田故城遗址、原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等场馆存在电线老化、消防通道不畅等问题进行跟踪督导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加大文物消防安全督查。吸取巴西国家博物馆失火深刻教训,9月下旬,按照国家应急管理部、国家文物局要求,及时召开全市文物系统单位负责人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文物建筑、博物馆火灾防控应急工作。结合中秋、国庆假期文物旅游场馆人流物流加大、火灾诱因风险增多、文物消防安全压力大等实际,各级文物行政部门积极配合文化、旅游、消防、宗教等部门,重点排查督查文物、博物馆等公众聚集场所内部设施与装修装饰材料防火措施、展陈电气装置防火性能、消防疏散标志与应急照明装置布设等情况,对查出的私搭乱建、消防通道堵塞、电气线路老化、电器违规使用和违规燃香烧纸等突出问题,及时进行整治。同时,对各博物馆进行消防知识培训,组织消防演练,完善消防应急预案,有效增强了火灾防范处置能力,确保文物建筑安全。

(五)激发活力动能,提升文物工作支撑保障。

一是文物宣传进一步加强。借助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时机,组织全市文博单位和民营博物馆、社会团体等开展形式多样专题展览、广场活动等宣传活动,提高郑州文物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和新媒体推介全市各级文博单位和全市文物资源及其价值内涵,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成果,推动保护成果为民共享。与郑州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展10场“文物知识进校园”宣讲巡演活动,通过现场和网络点播率达10多万人次,开创全国先例,收到良好效果。开展全市文物保护集中“六入”宣传活动成效明显,充分调动广大文物工作者、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县乡政府、基层文物保护员、志愿者的文物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举办了以“新时代 新郑州 新征程”为主题的文庙迎新年撞钟活动、“中华文明探源--古代文明系列讲座”“红色教育宣讲”、

“第二届全国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优秀漫画作品展”、第四届“天地之中杯”廉政暨文化遗产国际漫画大赛。开展公众考古学传播系列宣传片拍摄等工作,《发现郑州•先秦篇》《巩义花地嘴遗址》《新密新砦遗址》宣传片和《公众考古学传播系列宣传片》(第一阶段)已完成拍摄。编辑出版《郑州市文物志》《天地之中--嵩山历史建筑群》《郑州大遗址片区保护利用战略规划》《郑州市文物概况》《如是漫说--文化遗产保护法制主题创意绘本》《郑州历史文明遗产丛书(12本)》《郑州近现代建筑测绘图集》等一批文物书籍。应邀参加“世界古都论坛”“《梦回丝路、盛唐文化:大唐建都长安140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大运河文化论坛”等多个全国性学术活动。按照要求在全市文博系统开展“大调研”活动,组织撰写调研报告(文章)52篇,被市委宣传部表彰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调研工作先进单位”。加强门户网建设和舆情热点监测,积极回应市民关切问题,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不断规范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工作制度,做好政务舆情回应。

二是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围绕省、市人才发展战略和全市文博事业发展目标,不断加强系统干部职工队伍能力素质建设,依托湖南大学做好系统干部培训工作。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有关个人事项报告制度,认真抓好干部各项综合目标考核工作。按照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部署,完成全系统领导干部在企业、社团兼职专项清理工作和干部“带病提拔”、不作为不担当、因私出境管理监督治理、档案再审核专项整治等工作。10月份,市领导带队对新建设扩建文博单位人员编制情况进行了调研。

三是优化服务保障。积极做好2018年中央级、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的申报和市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跟踪抓好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资本性支出项目检查工作。完成2017年度全国文化文物统计申报和2018年全国文化文物季度统计申报工作;2017年政府资产报告工作、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国保资金绩效目标自评工作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情况统计工作。积极做好“生态保遗工程”专项奖补资金的申报工作。持续推进政务督查、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信访稳定、节能减排和老干部教育管理等工作。截至目前,办理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案提案 4件,14件市政协提案、7件人大建议和1件议案正在办理过程中。

(六)全面从严治党,改进工作作风

一是严格政治纪律落实。切实增强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全党的核心地位,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自觉性、坚定性。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格落实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的办法》,力戒“四风”突出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利用工作例会和机关干部理论学习等各种时机,积极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活动,积极营造系统上下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是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积极开展省委巡视郑州反馈意见和中央巡视河南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切实抓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积极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党员教育系列活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打造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三是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成立局直属机关党委和直属机关纪委,进一步规定和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不断强化机关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入推进“支部建设提升年”活动,优化局机关支部设置,加强基层党组织管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 “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干部理论学习等制度落实,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逐级观摩、逐类体检、逐个定级”活动。建立完善了基层党建督查落实工作实施办法、党支部建设情况抽检和党支部会议记录调阅等制度,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督导检查,确保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