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4042/2020-00082
  • 郑州市城乡建设局
  • 综合,政务,工作,工作信息
  • 2020-03-24
  • 2020-03-24
  • 2020-03-24
郑州市城乡建设局2020年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市实施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城乡建设工作意义重大。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和郑州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全国和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市委关于“把牢一个方向、做到三个坚持、突出五个更加注重、统筹八项重点工作”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助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重点工作

(一)围绕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持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全力推进市政道路建设。紧紧围绕“畅通郑州”建设目标,加快“两纵两横两环”快速路网系统和城市路网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四环线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目前正处于攻坚冲刺阶段,各级各部门要再接再厉、奋力拼搏,继续开展好“五比”劳动竞赛,确保实现年底前全线建成通车的目标,全面建成“两纵两横两环”快速路网系统。同时要加快推进西四环北延、大河路西延快速路、中州大道南段、紫荆山路航海路—长江路组合立交、彩虹桥拆除新建、金水路快速化、新龙路等7项市政重点工程前期工作,确保年底前全部开工建设。持续推进城市路网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徐立毅书记关于“要把构建城市道路微循环体系作为重中之重”的要求,确保全年开工城市路网50条、建成通车25条。此外,要积极落实新承接的道路大修职责,做好中原西路、郑上路等9条道路大修的前期工作,具备开工条件的要参照城市道路综合改造标准组织实施。二是协调推进城市道路综合改造工程。围绕打造“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城市环境目标,按照“两优先、两分离、两贯通、一增加”的建设理念,系统性、全方位开展城市道路综合改造,着力打造能够体现郑州文化底蕴和现代水平的道路街区,确保2020年底前一期工程7条道路完工,并开工建设二期工程7条道路。各区要加快推进试验段建设,尽快展示设计效果,并为后续大规模改造工程积累经验,着力打造精品工程。三是加快完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以城乡结合部为重点的供水、供气、供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停车场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要开工建设罗垌水厂配套调蓄池、石佛水厂水源置换等工程,加快建设郑州南部、西部环保能源等垃圾处理工程,积极做好南曹污水处理厂一期、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二期等工程前期工作。结合市政道路建设和城市道路综合改造工程,同步推进供水、供气、供暖等公配管线建设。着眼缓解“停车难”问题,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万个以上。四是积极开展河道治理前期工作。尽快完成金水河、熊耳河综合整治提升工程设计方案,将两条河流打造成以休闲、景观为主的沿河景观带。五是依法实施房屋征收。继续开展“阳光征收”专项活动,加强业务指导力度,组织协调好全市跨区大型项目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确保完成四环线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渠南路和轨道交通工程的征收任务。

(二)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村镇建设。一是全力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以做好“四篇文章”为统领、推进“城市四治”为重点、城市有机更新为突破,围绕城市环境“序化、洁化、绿化、亮化”目标,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环境品质、文化品质、服务品质,全面展现郑州城市发展新形象。全年初步计划实施项目735个,总投资2113.1亿元,计划当年完成投资457.7亿元。二是加快推进城中村和旧城改造。至2016年底,我市大棚户区改造累计动迁群众215万人,截至去年年底,已回迁安置群众197万人,占91.6%,仍有约18万人未回迁安置到位。按照吴福民副市长关于“2020年全市安置房建设要实现大头落地”的要求,今年全市要网签安置房10万套、回迁安置群众10万人,计划新开工24个地块、18个项目、面积334.1万平方米。各县(市、区)、开发区要把安置房建设、群众回迁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认真梳理、细化台账,倒排工期、加快推进,确保早日完成回迁任务。三是统筹推进村镇建设。各县(市)要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完善并落实好各项支持政策和措施,确保23个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成年度投资23亿元以上,切实发挥中心镇在现代城镇体系中的节点支撑功能。四是大力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的指示要求,加快出台《郑州市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意见》,并适时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试点建设,计划每个试点村给予1000万元补助,各相关县(市)要在试点确定后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各级保护发展专项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并为其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三)聚焦打造建筑强市,大力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一是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指导实施好《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建筑业总部经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各项扶持政策,加大本地企业在政府投资项目和省市重大项目中的支持力度。同时,各县(市、区)、开发区也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巩固政策叠加优势。要继续做好对优秀建筑企业的精准服务和指导,做大做强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鼓励企业向轨道交通、高铁、市政、水利、公路、地下管廊、装配式建筑等领域拓展,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力争新增特级资质1-2项,建筑业产值增速达到10%以上。二是积极发展企业总部经济。加强对建筑业总部企业在用地、融资、人才等要素方面的服务保障,有基础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发区要加快建筑企业总部基地建设,吸引优秀外来企业入驻。推进企业强强联合,鼓励外地注册企业与本地建筑企业组建股份制项目公司参与EPC、PPP等投资模式建设。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三是不断优化勘察设计行业和标准定额服务。建立健全勘察设计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勘察设计监管平台,力争全年勘察设计合同额同比增长9%以上。按时发布材料价格季度价和月价信息。四是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严格落实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和部品部件管理办法,统筹抓好产业基地建设,合理规划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要达到30%以上,确保新开工装配式建筑500万平方米。

(四)着眼优化建筑市场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巩固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攻坚改革成果,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施工图审查服务,全面实施施工图联合审查及电子化审图、施工许可并联审批、联合验收;继续做好相关人员和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确保做到“三集中、三到位”;建筑业企业资质实现“不见面”审批,试行告知承诺制。二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全面构建市场现场联动、市县两级同步、法制诚信并重的新监管体系,巩固提升“三包一靠”“挂证”专项治理成果,继续加大建筑市场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紧紧围绕“无拖欠”和“一金三制”实名制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大力推广农民工工资保障金保函和担保制度,全面提升治欠保支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水平。各县(市、区)、开发区也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大建筑企业用工行为稽查力度。三是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充分运用建筑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对AAA级企业在市场准入、创优评先、动态监管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严格落实建筑市场“红黑榜”发布制度,加大对不良行为的通报力度,进一步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市场环境。四是扎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管”平台的大数据功能,提升监管覆盖面,不断建立健全以信用监管为主、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监管模式。五是加强建筑装修装饰活动监管。全面落实《郑州市建设工程装修装饰管理办法》《关于分级实施建筑装修装饰工程管理的通知》和今天会上印发的《关于规范全市装修装饰工程施工图审查工作的通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对建设工程装修装饰活动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六是加强招投标活动监管。根据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转变招投标监管模式,更好适应市场要求。严厉打击围标、串标违法行为,做好直接发包项目的备案管理工作。

(五)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扩大建筑节能成效。一是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全市新建民用建筑(个人自建房除外)继续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持续推进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二是顺利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各县(市、区)、开发区要落实好《郑州市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方案》,确保到今年4月底前顺利完成1000万平方米的既改目标。三是积极推广超低能耗建筑。组建超低能耗建筑专家库,加强项目全过程技术咨询服务和项目督导,全市新建超低能耗建筑项目不少于20万平方米。四是大力推广新型墙材和散装水泥。建立健全墙材产品可追溯制度,积极培育新型墙材示范企业,推动墙材产业向复合化、装配化发展。巩固深化城区“禁黏”和乡镇“禁实”成果,新增“禁实”乡镇2个。推广散装水泥1000万吨以上。

(六)强化工程标准化管理,抓好质量安全监管及消防设计审查验收。一是深化质量标准化管理和工程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激励机制,探索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持续开展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强化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二是大力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和文明施工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底线”思维意识,扎实开展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督促企业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全年创省、市级安全文明工地160项。三是加大精品工程培育力度。以实施“精品战略”为带动,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和创优积极性,积极推行建设行业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四新技术运用、精细化施工工艺,打牢创优质量基础。四是严格消防设计审查和验收。进一步健全完善消防设计审查及验收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建筑项目消防设计审查及验收标准,开展业务培训,规范提升人员业务能力。

(七)结合城建职能,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是脱贫攻坚方面,各县(市)要认真抓好农村4类对象危房改造查漏补缺和扫尾工作,做到发现一户、改造一户,确保不因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而影响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大局。做好新一批驻村第一书记的选派及帮扶工作,坚持选优派强,确保驻村帮扶工作取得实效。继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和黄河滩区迁建工程质量监管后续服务保障,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二是污染防治方面,全市城乡建设系统和各建筑企业要按照全市大气污染防治部署,严格执行“6个100%”标准,推进绿色施工,不断取得建筑扬尘治理实效。三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全系统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提升应对能力。积极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有效防范城乡建设领域各类风险隐患。四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方面,坚持长效常治,持续推进建设领域专项整治,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新的成效。 
  三、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高质量建设。一是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持续开展好“万名党员进党校”“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活动,促使党员干部筑牢思想根基,站稳政治立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深入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好主动仗、唱响主旋律。以全国文明单位续创为契机,带动和提升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三是推动形成重视基层、大抓基层的浓厚氛围。要树立基层优先的鲜明导向,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把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和投放,一切以基层为重,为基层服务,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四是加强平安建设。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大力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深入推进“细胞工程”创建活动。认真落实信访工作制度,依法妥善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信访诉求。

(二)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走集约发展、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路子,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检验、赢得群众认可。二是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住”和“行”两大民生问题,让更多建设成果早日惠及于民,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三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学会运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举措,围绕行业发展认真研究形势、制定政策,以思维创新推动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三)大力加强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落实好干部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重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树立“干部是干出来的、不是熬出来的”和“凭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二是加强干部管理。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坚持和发扬优良作风,牢固树立规矩意识、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团结意识、大局意识、廉洁意识、担当意识,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奋斗精神、工匠精神、忘我精神。三是强化人才培养。建立干部能力培养提升机制,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培训,有针对性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着力造就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有效发挥好“院士工作站”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大限度集聚和培养技能型、领军型的专业化高精尖人才,为全市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积极引领建设行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四)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各级党组织要扛稳抓牢“两个责任”,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持续推动“以案促改”常态化制度化,紧盯重点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重点人员,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时刻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坚决做到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越雷池。紧盯“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开展作风纪律专项整顿,鼓励各级党员干部直面矛盾、直面问题、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坚决防止“有责任的事情当二传手”“有权力的事情刷存在感”的现象,巩固好、发展好全系统风清气正、团结干事的良好政治生态。

2020年3月24日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