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7837439/2022-00012
  • 郑州市商务局
  • 规划,计划,重点工作
  • 2022-04-12
  • 2022-04-12
郑州市商务局2021年目标完成情况及2022年重点工作谋划

一、2021年工作回顾

(一)指标完成情况

1.对外贸易。全市外贸进出口完成5892.1亿元,占目标的118.4 %,同比增长19.1%,稳居中部第一。其中,出口3552.8亿元,同比增长20.5%;进口2339.3亿元,同比增长17.0%。

2.跨境电商。全市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1092.47亿元,同比增长17.35%。其中出口732.09亿元,进口360.38亿元。

3.引进资金。全市实际吸收外资48.6亿美元,占目标的100.4%,同比增长4.4%。全市引进省外资金1252.4亿元,占目标的100.1,同比增长3.1%。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89.2亿元,同比增长6.2%。

6.对外合作。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1.2亿美元,占目标的124.7%,同比增长24.7%。全市境外投资额5.3亿美元,占目标的108%,同比增长60.1%。

7.招商引资。全市新签约项目458,签约总额6507.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1.5%;新开工项目314个,投资总额4704.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0.8%。

8.服务贸易及服务外包。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完成36.76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全市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17.11亿美元,同比增长124.8%。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构筑国家内陆高水平开放高地。充分发挥“枢纽+物流+开放”比较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自贸区为引领,持续提升“四路协同”发展水平,在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厚植新优势。

四条丝路协同发力。一是增强空中丝绸之路辐射力,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北货运区及飞行区配套工程总承包项目综合楼地下室结构封顶。马尼拉航线开通,柬埔寨吴哥航空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河南—柬埔寨—东盟空中丝绸之路”合作计划。1-12月,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70.47万吨,同比增长10.22%,全国排名第六位;完成旅客吞吐量1895.5万人次。二是提升陆上丝绸之路核心竞争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方案完成,集结调度指挥中心成功封顶,第二运营公司中铁快运班列开行,初步形成多主体开行国际班列格局;新开通郑州-波兰卡托维兹线路、郑州-米兰线路,形成“十站点、六口岸”国际物流网络体系。1-12月,郑州国际货运班列共计开行2002列,货值75.03亿美元,同比增长74.04%,货重121.83万吨,同比增长68.25%。三是推进网上丝绸之路创新突破,成功举办第五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成功获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药品试点。开展跨境电商企业国际快递费用降费活动,共计降低我市跨境电商企业135.84万单,推动出口贸易额2421.39万美元。我市《发挥创新优势 建立健全全流程监管模式》,被商务部作为典型做法进行推广。四是深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无缝衔接,1-12月,铁海联运班列到发17930标箱,同比增长18.6%。

自贸区郑州片区对外开放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累计形成24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47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创新经验由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在全国复制推广,“‘交房即发证’改革”入选河南自贸试验区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深化“证照分离”改革,49项省级下放和市、区级事项实行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的改革;片区及所在的经开区、郑东新区、金水区全域享受 “郑开同城 自贸通办”和金水、经开区块企业注册业务“就近办”,减轻企业往返跑趟儿的办事成本,郑州片区位列全省营商环境评价18个国家级功能区第1位。中原科技城、郑州国际金贸港等核心板块加快建设,宇通自动驾驶研究院、中原协合华中区域细胞制备中心、盒马鲜生、新材料产业科创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和园区落户发展。

外向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一是加强政策资金扶持。2021年4月首单出口退税资金池融资和“外贸贷”业务分别落地。截至年底,“外贸贷”共为64家企业授信额度1.53亿元,234批次发放贷款共计1.22亿元;出口退税资金池为企业20批次发放贷款共计2668万元。两项业务合计投放资金规模约1.8亿元,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减少企业出口退税等待时间,促进外贸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760家企业申请省市奖励、补贴7800多万元,有效促进外贸企业稳定经营。二是拓展汽车进出口业务。扩大乘用车整车出口规模,出台《郑州市关于扩大汽车整车出口的意见》,积极申报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推进上汽郑州分公司在我市建立出口中心。开辟二手车出口业务,印发《郑州市二手车出口工作实施方案》《郑州市二手车出口企业管理办法》,8月份实现我市二手车出口“首单”成功。推进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建设。印发《关于支持汽车平行进口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快建设中部地区汽车平行进口分拨集散、整改检测、展示销售中心。三是培育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成功获批经开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汽车及零部件),截至目前,我市共有3个国家级出口基地,8个省级出口基地。四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编制《郑州市服务贸易发展“十四五”规划》《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文化贸易发展规划和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为我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撑。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国内服务贸易重点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做好自由类进出口技术合同备案工作,累计办理251项技术进出口备案,技术进出口总额达2193万美元。五是持续推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重点围绕“产业发展情况、综合创新能力”提高全市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入库数量。组织全市服务外包业务培训,宣传推广国家、省、市各项支持政策,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在商务部业务平台注册并填报数据。六是积极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河南国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塞拉利昂国基经济贸易合作区、河南豫矿开源矿业有限公司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等3家境外经贸合作区已经纳入商务部统计范围,数量位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

2.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一是“三个一批”活动项目总额领跑全省。在已举办的两次“三个一批”推进会上共签约重大项目33个,签约总额734亿元。其中,7月10日,我市共签约16个项目,签约总额313.5亿元,目前16个项目中已履约项目9个,已开工项目4个;10月8日,我市共签约17个项目,签约总额420.5亿元,是第二名的两倍,目前17个项目中已履约项目7个,已开工项目12个,一个月内开工率达到70.6%。力争2022年上半年两期“三个一批”项目开工率达到100%。二是“125计划”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市引进的139个“125计划”项目中已有111个项目实现开工或投产,约占总数的79.9%。百亿级头部企业项目有26个项目实现开工或投产,开工率89.7%。其中,郑东新区中建七局中原分公司等2个项目已投产,高新区中软国际“中原数字总部”基地等2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高质量项目有30个项目实现开工或投产,开工率78.9%。其中,中原区东方雨虹河南总部等4个项目已投产;航空港区创新药研发生产销售基地等2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5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链项目有55个项目实现开工或投产,开工率76.4%。其中,金水区信大网御网络与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等5个项目已投产;经开区上汽郑州产业基地高效节能发动机等50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三是重点区域招商成果丰硕。京津冀方向,走访了360集团、中软国际、中国电子、京东方等头部企业,举办了郑州市情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字节跳动河南区域总部、京东方数字文创产业基地等74个项目,签约总额1240.5亿元。目前已有24个项目落地建设,占签约项目总数三分之一,其中,航空港区德国思灵机器人研发及区域运营中心项目已正常投产;郑东新区启迪启智园项目主体结构全部封顶;高新区中软国际“中原数字总部”基地项目轻资产部分已装修完成并入驻办公。长三角方向,走访了上海交通大学、上汽集团、复星国际、吉利集团,目前上汽资产公司河南总部基地、复星数字金融产业基地等项目已于全省“三个一批”活动签约。珠三角方向,拜访了比亚迪、华为云与计算等知名企业,目前比亚迪、华为等公司的项目均已落户我市。四是建立完善台账管理推进机制。将市委主要领导会见项目、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京津冀签约项目、长三角签约项目分别纳入全市重点招商项目台账,实行专人负责、定期跟踪督导,目前,171个重点项目已开工78个、开工率45.6%,投资总额1492.6亿元、占投资总额3836亿元的39%。五是及时兑现招商引资奖励政策。为7家企业兑付2020年河南省招商项目奖励和增资奖励1125万元,为2家外资企业申报兑现区域型总部和总部机构的资金奖励320万元,为9家外资企业11个项目兑现市级外商投资奖励资金3140万元。利用2021年省级外经贸发展资金为26家外资白名单企业和受灾较为严重的38家外资企业支持资金450万元。

3.多措并举促消费,持续扩大消费品市场规模。一是积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起草《郑州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郑州市2021年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成立工作专班,赴创建先进城市学习创建经验。在市委财经委第一次会议上专题汇报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工作,根据会议精神,对接专业研究机构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顶层设计工作。二是开展各类灾后促消费活动。组织组织“醉美·夜郑州”、品牌汽车展销、家电促销、电商促销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发放2.5亿元政府消费卷,带动直接消费57.4亿元。三是步行街改造提升国家试点稳步推进。开展德化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先后完成德化街沿街外立面改造、街区地面部分人防出入口改造、背街小巷支路升级改造及经营业态升级等工作,为步入国家级示范步行街行列奠定坚实基础。四是提升夜间经济活力。组织开展第二届“醉美·夜郑州”消费季活动,举办大型夜间促消费活动百余场,与郑好办、阿里本地生活、抖音等平台合作举办网红打卡地评选、深夜食堂TOP10评选以及短视频大赛等活动,吸引众多企业和市民踊跃参与。委托戴德梁行编制《郑州市夜间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我市夜间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五是积极申建国家级试点。成功获批国家级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试点城市,成功入围服务业标准化(商贸流通专项)国家试点城市,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云速通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列为试点企业。制定《郑州市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方案》,积极建设国家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

4.做好复工复展,提升会展影响力。引进了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成为北京以外首个举办地。高水平举办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全球跨境电商大会、中英氢能产业合作论坛、世界传感器大会等国际性展会。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动态调整展会活动安排。全市专业展馆共举办展览100场,展会总面积156.99万平方米,举办国际性展会10个,吸引参展商28320家,采购商及观众291.34万人次。

5.组织抢险救灾,全力帮扶企业加快灾后恢复重建。面对7.20特大暴雨灾情,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因灾损失。一是向各开发区、区县(市)商务主管部门下发《关于加强商贸行业主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通过各种渠道向企业发出预警预报,提醒做好安全防范、防汛救灾等各项工作。二是灾情发生后迅速组建11支工作组,下沉基层一线,驰援企业开展抢险救灾,协调社会各方面调度抽排水设备,协调电力部门为147家大型商超企业优先恢复供电,协调交警部门保障生活必需品运输车辆24小时不限行、不限路线快速入市,全力推动商贸企业尽早恢复经营,水灾发生一周内,全市大型商超恢复经营率达到98%以上。三是第一时间对接省贸促会,为受灾情影响的外贸企业快速开具不可抗力证明,帮助企业在国际贸易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减免违约责任,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损失。四是研究制定《郑州市洪涝灾害报废车辆快速处置办法》《郑州市洪涝灾害受损车辆快速维修办法》,联合市财政局下发《关于下达2021年全市城乡小商户帮扶救助资金的通知》,下拨资金5350万元。

6.稳市场供应,认真做好突发情况保供工作。一是制定出台了《郑州市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方案》,对疫情期间全市特别是封控区域的市场保供做出具体安排。二是启动生活必需品供应和价格监测机制,建立日报告工作制度,每日赴大型批发市场及商超便利店现场查看,随时掌握库存、交易、价格情况,每日进行汇总、分析、上报。三是指导万邦农产品交易市场加大调货力度,要求肉蛋菜应急储备企业加大生产能力,紧盯全市生活必需品重点生产、销售企业,确保生产、销售环节正常,安排商超企业加大配送频率,协调市红十字会向封闭区调度捐赠物资,多渠道保证了我市尤其是封控区域内民生物资供应充足。四是畅通物资运输渠道,累计协调办理省市运输车辆通行证7200张,实现运送民生物资50万吨。五是做好精准保供,设立了24小时保供服务热线,制定了工作流程,组成工作专班负责接听、处置热线反映的问题,为市民提供“点对点”式的保供服务。开通以来收到市民反馈的各类民生问题1088个,立即解决305个,转交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783个,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二、面临形势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总体呈现修复性增长态势,但疫情发展和影响仍有很大不确定性,全球经济恢复进程还有反复的风险,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总体向好,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我国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制造业服务业融合不断加快,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将更加牢固。从我市看,6月17日-19日,省委书记楼阳生调研郑州市,对郑州市寄予厚望,对郑州市提出了要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国家开放高地、国家人才高地,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提质进位。11月15日,楼阳生书记再次到郑州调研对外开放工作,提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开放强省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楼书记指出,要让开放优势更优、枢纽经济更强、引资效果更好、开放领域更宽、体制机制更新、开放成效更实。省委对于郑州工作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支持,为我们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提供了强大支撑。

三、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市商务局将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按照“扩大一个开放体系、织密一张空中网络、完善一个招商机制、构建一个外经贸新格局、开发一个信息系统、实施一系列消费规划”的“六个一”工作思路,围绕“量的平稳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主动作为、锐意进取,按照主要商务目标不低于全省目标增速的原则,初步确定2022年商务领域主要工作目标如下:实际吸收外资同比增长3%;实际引进域外境内资金同比增长3%;对外贸易进出口实现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5%。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扩大一个开放体系。一是高水平推进建设自贸试验区2.0版。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大力推进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强化创新引领,促进开放优势更优、枢纽经济更强、引资效果更好、开放领域更宽、体制机制更新、开放成效更实。二是巩固扩大枢纽通道优势。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推动“四条丝绸之路”融合并进。深化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战略合作,持续拓展空中丝绸之路航线覆盖和贸易通道,畅通连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空中经济走廊。推动陆上丝绸之路提质扩量,加快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和国际陆港第二节点建设,推进点对点运输向枢纽对枢纽深度合作转变。探索跨境电商+空港+陆港+邮政运营模式,布局双向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和海外仓,加快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业务开展。拓展海铁联运班列线路,加强和重点港口合作,着重提升连接东亚、东南亚和中亚、欧洲的货物集疏运能力。三是推动制度型开放。依托自贸区、航空港区和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对标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在跨境电商、多式联运等领域推进规则规制和标准创新,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

二、织密一张空中网络。一是开展多元化包机业务。加快推动开通拉美、斯里兰卡等地旅游包机、商务包机、货运包机,推进多元化包机业务常态运营,完善航空客货运体系。二是构建大航空网络体系。推动包机常态化运营地区开通定期客货运航线,形成稳定的航空动力供给,提升机场枢纽能力和业务规模,打造全球物流体系重要节点。三是推动枢纽优势向开放优势转变。织密空中网络,加快已开通客货运航线国家、地区落地使领馆、国际组织机构,整合双边优质要素资源,互联嫁接双边优势领域,推进双方在外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推动枢纽经济向全方位开放合作转变。

三、完善一个招商机制。一是围绕头部企业强谋划。聚焦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开展头部企业和配套企业精准走访,对优质项目优先匹配要素资源和政策支撑。二是围绕核心板块引项目。锁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经济区,以中原科技城为引领,分批次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举办32个核心板块招商推介系列活动。三是利用重点活动促项目。办好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全球跨境电商大会等活动,引进一批高质量项目。常态化抓好“三个一批”活动,确保“签约一批”项目总额全省第一,开工率全省前列。持续实施“125”计划,确保全市至少新引进16个百亿级头部企业项目,至少新引进8个30亿元以上、24个10亿元以上高质量项目,至少新引进5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链项目56个。四是借助中介招商拓网络。加强与豫资集团等平台公司和商协会合作,广泛征集招商信息线索,构建多元联动招商网络。研究制定中介机构招商引资奖励机制,调动各方参与招商引资积极性。五是着力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效益。将外资项目招引纳入“125”计划考核体系,各开发区新引进合同外资累计不少于6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各区县(市)新引进合同外资累计不少于2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三个一批”活动中,各开发区、区县(市)每季度至少有1个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重点跟进荷兰夸特纳斯国际食材集采集配加工中心、美国AP氢能源、中铁置业会展城等新引进重点外资项目。对近三年设立的246家存量外资企业实行台帐管理、动态跟踪,加大走访服务力度,鼓励引导重点外资企业增资扩股。

四、构建一个外经贸新格局。外贸方面,谋划外贸型产业项目,着力引进有较大进出口规模、较强国际化经营能力的龙头贸易公司和工贸一体化企业,支持更多出口带动能力强的外贸企业在我市设立总部,吸引进出口业务和外贸数据“回流”。积极培育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加工贸易产业园建设,大力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多元开拓贸易渠道和新兴国际市场。加快推进二手车出口业务发展,支持经开区扩大乘用车整车出口规模。服务贸易方面,探索在自贸区内试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积极争取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并配套设立市级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号召,力争河南中医药大学成功申报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培育一批特色出口基地,形成一批特色服务产业集群。服务外包方面,加强政策引导,用足用好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以及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集成服务水平高、具有国际接包能力的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服务外包企业加快发展;引进一批“中国服务外包领军企业”“中国服务外包成长型企业”,为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储备力量。

五、建设一个信息系统。向市财政申请专项经费,开发生活物资市场监测信息系统。协调生活物资生产企业、承储企业、商场、连锁超市等生活物资骨干企业进入系统填报数据,精准掌握生活物资生产、库存、销售及价格情况,为日常保供及应急状态下市场保供工作提供支撑。协调汽车销售企业、特许经营企业、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等对社消零贡献较大的企业进入系统填报数据,为提前研判社消零走势提供依据。

六、实施一系列消费规划。一是出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规划。落实市委财经委第一次会议精神,申请专项经费,聘请国内知名研究机构,谋划出台《郑州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五年规划》《郑州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指导性文件,科学制定发展目标,着力提升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二是持续优化消费场景。发布并落实《郑州市夜间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探索建立夜间经济集聚示范区。做好二七商圈、郑东CBD商圈、花园路商圈等重点商圈打造。加快德化步行街改造提升步伐,做好业态升级、文化塑造、智慧建设等工作,力争国家级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早日通过验收。研究制定首店经济激励政策,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入驻。加强省级品牌消费集聚区创建工作,促进传统商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型商业模式和业态。三是抓好促消费工作。抓住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等重要时间节点,谋划系列促消费活动。研究促消费激励政策,推动促消费成果转化为社消零数据。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