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266/2021-00268
  • 郑州市教育局
  • 规划,计划,重点工作
  • 2021-11-30
  • 2021-11-30
郑州市教育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谋划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部署,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立德树人,强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教育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2021年,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决策部署,锚定高质量建设郑州美好教育目标,聚焦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推动工作落实。

(一)抓改革设计,发展机制持续优化

1.科学编制教育规划。坚持前瞻十五年,干好这五年,抓紧每一年,组织专门力量,编制《郑州教育现代化2035》(简称《现代化2035》)《郑州市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简称《教育发展规划》)《郑州市“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简称《高校设置规划》)和《郑州市高等教育“十四五”发展方案》(简称《高教发展方案》)等4份规划性文件,明确近、中、长期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构建四梁八柱。《现代化2035》已经专家多轮论证,计划近期提请市政府审议,《教育发展规划》待省规划确定后,我们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出台,《高校设置规划》已报省教育厅,《高教发展方案》正在组织专家论证。

2.推进“双减”改革。推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完善配套政策,形成高位推进机制。召开推进大会,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压实部门、县区责任。着眼校内提升和校外治理,坚持边谋划边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先后发放课后服务专项补助4.8亿元,覆盖全市1185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形成了持续投入的保障体系;坚持依法整治,露头就打,取缔无证无照培训机构2781家,实现机构有效退费1.69亿元,“学转非”、营转非全部完成。

3.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联合市委编办、财政局、人社局,制定印发专项指导方案,为我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提供政策依据。积极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草拟改革方案,与市组织、财政、人社部门多次沟通协调,计划年底前印发。两项改革明年将全面展开。

4.深化招生入学改革。市区全面推广小学新生网上报名分配,成功报名11.8万余人,保证了“应入尽入”,方便了群众,有效避免了现场报名人员聚集。市区民办初中继续实行电脑派位招生,参加学校21所,比去年减少6所,报名人数比去年减少8880人,民办择校热进一步降温。

(二)抓学校建设,资源配置持续扩充

1.加压推进公办园投用。深入贯彻落实侯红市长指示,在圆满完成年度投用60所基础上,加压推进237所公办园投用工作。目前已开园88所,44所也可在年底投用,29所加压推进,年底前也有希望,其余76所今年投用难度大,任务艰巨。

2.提前完成中小学建设。市政府连续12年把市区中小学建设列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今年计划新建、改扩建20所,往年建设项目投用30所。10月底前,两项任务已提前完成。

3.加快高中段学校建设。2020—2022年,市区计划新建、迁建20所高中阶段学校。去年已经开工1所,今年计划开工“9+1”所。市政府高度重视,列入重点督查项目,相关区县(市)、部门合力攻坚,提速推进。11月28日,“9+1”所高中学校建设项目集中开工。

(三)抓教育质量,优质公平持续提升

1.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快推进公办园投用,公办在园幼儿占比从去年的35.84%提高到今年的47.59%。237所公办园全部投用且招生后,可提高到55.9%,普惠园学位覆盖率可从81.8%提高到87.9%。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联合市委编办、改革办、人社局、财政局印发专门指导意见,指导区县(市)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整体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全市共成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94个,共有471所学校参与,占比38.48%。2018年以来,共投入1.2亿元,专项保障“新优质初中”创建,目前95所已通过认定,72所正在创建培育。深入开展示范校、特色校创建活动,省认定示范校13所、特色校23所。

3.推进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启动普通高中新教材、新课程(简称“双新”)改革,积极推进“双新”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双新”示范区,3所学校(二高、七高、47高)确定为国家级“双新”示范校;持续推进多样化示范校创建工作,确定省级多样化示范校7所、市级28所。

4.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深入开展特色学校、品牌专业创建活动,推动中职学校内涵纵深发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扩大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面,逐步建立学校、企业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加快推进1+X证书试点申报工作,全市共有23所中职学校参与试点申报工作,批准13910人,申请证书106个、专业48个。成功举办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项目,充分展示郑州市职业教育发展成果。

5.推进高等教育提质发展。继续支持郑州地方高校加强内涵建设。与哈工大正式签署共建研究院协议,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取得阶段性突破,研究院院长遴选、事业单位注册等事宜已经确定。与高瓴集团、英国华威大学等保持密切联系,积极推进相关项目引进。

(四)抓队伍建设,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五位一体”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提升年专项行动,严密组织最美教师、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广泛宣传模范事迹,严肃查处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课行为。

2.深化教师编配管理。严格落实省委编办“省级统筹、市级调剂、县管校聘、动态调整” 编制核定要求,认真核实、核清、核准我市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教师人数,市委编办积极协调省委编办,计划为我市调整增加2.27万名教师编制。

3.依法保障教师待遇。市政府要求各地把义务教育公办教师工资纳入当地财政全额预算,作为市重点督办项目,定期进行通报,保证了“一补两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班主任津贴、教龄津贴)按时足额发放。

(五)抓民生改善,美好体验持续改善

1.普及优化两项服务。2019年9月试点启动午餐供餐和课后服务,2020年底覆盖市区,今年春季学期末,两项服务覆盖到县乡。全市1331所义务教育公办中小学(含教学点,不含教学点为1185所),课后服务覆盖1294所(含教学点),午餐供餐覆盖1172所(不含教学点,教学点无需求),实现有需求学生、学校全覆盖。同时,不断拓展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受到教育部和广大群众点赞。

2.严格落实学生资助。严格执行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今年上半年足额及时发放2.44亿元资助资金,惠及学生32.22万人次(一年分两次发放,下半年的12月发放)。

3.抓好控辍保学工作。持续推进控辍保学专项行动,疑似辍学儿童数据全部销账,残疾儿童上学得到保障。扎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安置工作,今年,全市区共接收8.21万人,做到了“应入尽入”。

二、2022年重点教育工作谋划

2022年,市教育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优化扩充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公平优质发展,持续提高服务能力,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高质量建设郑州美好教育。

(一)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1.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加快建设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课程体系,推进全面德育、全程德育和全员德育。以“五育并举”典型实验区、实验校培育为平台,实化德育实践,打造“一校一品”德育品牌。召开2022年德育建设工作会,观摩交流,促进提升。

2.强化体美劳教育。完善课程体系,拓展实践平台,拓宽育人渠道。深化校园足球改革,深入开展校园特色体育活动,提高校园篮球、排球水平。补齐卫生健康教育短板,增强学生体质。实化劳动教育实践,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开发艺术特色课程,丰富校园艺术活动。高标准承办全国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

3.完善多方育人体系。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健全家校合作机制,推动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多方育人体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推动政府、社会、企业等拥有的体育场所、劳动教育基地、体育艺术场馆对学生开放。

(二)坚持“创新发展”,深化教育领域改革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破障碍,解难题,完善美好教育发展体系。

4.深化“双减”改革。坚持双线作战,双拳出击。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一手抓硬件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一手抓软件提升,盯住“关键事”“关键人”,提高校内教学质量,建强守牢学校主阵地。严格审批,严格压减,严厉打击,严防风险,严密组织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实现“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目标,打造“双减”郑州特色品牌、亮点工程。

5.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推动出台我市实施方案,推进党委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用人“五位一体”评价改革纵深发展。

6.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深入贯彻教育部等八部门《意见》,逐步完善保障、管理、监督、激励机制,保证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自主权,扩大人事工作自主权,落实经费使用自主权,激发中小学校办学活力。

7.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坚持市级统筹、县级主责,细化制定县级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校长职级制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师合理流动,推动基础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8.改革督导体制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把党委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纳入综合考评体系。深化教育督导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问责机制、督学聘用和管理改革,建设“全领域、全口径、全支撑、全保障”的督导新体系,升级打造“教育督导郑州模式”2.0版本。

(三)坚持“扩容提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严格落实《郑州都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20-2035年)》,持续优化扩充教育资源配置,努力解决学位供需矛盾。

9.加快高中段学校建设。加快已开工学校建设进度,争取尽快投入使用,腾出老校区举办义务教育。启动2022年10所市属高中阶段学校建设项目,争取2022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10.加快市区中小学建设。科学预测适龄学生增长趋势和入学需求,指导各区合理确定中小学校建设计划,列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2022年,市区计划开工新建中小学22所、往年建设项目计划投入使用25所。县(市)初步确定新建改扩建项目10个,投用项目12个。

11.加快公办园投用招生。进一步夯实县级党委政府责任,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加快推进公办园建设投用,确保2019年、2020年新增的349所公办园全部投用。

12.加快推进改薄提升工程。指导区县(市)做好“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全面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中央、省、县三级财政计划投入26555.14万元(含巩义、中牟),规划317个项目,涵盖135所学校。

(四)坚持“协调发展”,推进教育优质均衡

坚持“质量为先,公平正义”,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满足群众美好教育期盼。

13.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快剩余76所公办园建设投用进度,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要达到55%,普惠园占比不低于83%。健全生均公用经费拨付制度,完善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政策体系,加快核定并补齐缺编缺员幼师,保证公办园正常运转。

14.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导区县(市)制定实施方案。遴选2个试点区县(市),稳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机制和运行模式,2022年底,培育创建30个市级示范性教育集团。持续开展“新优质初中”创建,促进整体创建水平提升。遴选一批教学改革示范区、示范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持续巩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超大班额消除成果,以高压态势推进大班额消除工作。

15.推进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深入开展国家级“双新”示范区、示范校和省级多样化示范校创建活动。制定《郑州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实施方案》,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构建“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发展新格局。

16.加快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紧紧围绕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解决产教融合与培养、就业“最后一公里”问题。深入开展特色学校、品牌专业创建活动,加快形成“一校一特,一校一品”发展格局。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大会,出台我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17.推进高等教育内涵提升发展。紧紧围绕职业教育建高地、高等教育起高峰的目标,以打造国家“四个高地”为着力点,扎实推进我市高等教育提质赋能。继续支持郑州地方高校加强内涵建设。以哈工大合作办学项目、高瓴集团办学项目、英国华威大学为重点,稳步推进优质资源引进。持续实施“码农计划”,推进订单培养试点、实训基地和专业教材建设等取得实效。加快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数字化平台建设,筹建郑州市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争取2022年5月底前完成。

18.推动民办义务教育规范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坚持“一区一策,一校一案”,严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全面启动民办义务教育专项规范工作,同步开展义务教育“公参民”学校专项治理,确保2022年底,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降至省定标准(5%以下)。

(五)坚持“德能双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全面建设,促进师德师能双提升。

19.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五位一体”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专项检查整顿,严厉查处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形成有效威慑。

20.深化教师编配管理。逐校核定直属学校、区县(市)学校编制,做好编制分配工作。完善中小学教师招聘办法,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

2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国家、省、市、县、校教师培训五级联动,持续实施“千人教育名家”培育工程,继续推动教师层级攀升、黄河人才计划、乡村教师队伍培训、在职教师提升学历等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发挥“三名教师”作用,聚力“双减”提质增效。

22.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严格落实教师待遇,及时足额发放教师“一补两贴”和课后服务补助,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强化舆论引导,提振师道尊严,营造全社会关心教师、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六)坚持“共享发展”,持续改善教育民生

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民生能力,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3.升级打造“官方带娃”2.0版本。丰富课后服务形式内容,满足个性化需求。及时核定和足额发放教师课后服务补助。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全员全程全时监督管理,持续优化提升午餐供餐和课后延时服务,升级打造郑州“官方带娃”2.0版本。

24.严格政策标准抓好学生资助。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惠民政策,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加强全过程管理,实行阳光操作,落实资金监管措施,精准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力争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25.完善机制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完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保障每一位适龄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办好特殊教育学校,抓好残疾儿童入学安置工作。继续抓好随迁子女入学安置工作,确保“应入尽入”。

2021年11月30日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