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266/2022-00220
  • 郑州市教育局
  • 规划,计划,重点工作
  • 2022-12-14
  • 2022-12-14
郑州市教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部署,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立德树人,强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教育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作风强能力,坚定政治立场扛稳政治责任

(一)扎实推进能力作风年建设活动。围绕目标任务,建立例会制度、完善工作台账,实施“七大工程”,明确重点工作任务清单24条,强化督导检查,编发简报44期;扩大宣传教育,发布活动信息130余条,河南日报、郑州日报进行了系列报道。2.

(二)深入开展“7·20”特大暴雨灾害整改工作。认真查摆出10个问题,制定了14条整改措施,全部整改到位。

(三)持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1+4+N”舆情和意识形态风险分析研判机制,突出教育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完善思政课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二、抓发展优机制,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一)深化“双减”改革。校内继续推进“三提高一规范”(提高作业管理和课后服务水平、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秩序);校外持续加强培训机构常态化监管,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秩序,6月中旬已完成年度检查工作,合规非学科类机构821家,平台删除787家;建立日常排查“四级包保制”,面向社会通报6批次28起违规培训典型案例。

(二)实施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引进。制定《中小学校教育英才计划实施方案》,计划两年内引进100名优秀校长、1000名优秀教师。目前,引进计划已分解到各开发区、区县(市)和局直属学校,正在组织实施。一是优秀校长引进广泛征集,采取“点对点”对接的方式,从教育部收集120名优秀校长的信息,初步选定5名人选;从河南省校长培训中心初步选定3名人选;组织本市6位名校长邀请推荐具有影响力的引领型校长。二是优秀教师引进顺利实施,参加省级招聘,推进优秀教师人才招引,积极组织市级优秀教师、重点院校毕业生招聘,已招聘研究生300余名,公费师范生280余名。

(三)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制定《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明确4个方面18项措施。文件出台后,全市共新成立教育集团9个,参与集团化办学学校增加了55所;创建评比出30个市级优质教育集团,其中21个入选省首批评定的100个优质教育集团。

三、抓建设扩资源,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布局

(一)加压推进公办园投用。推动出台《郑州市幼儿园布局规划(2021-2035)》。全市计划投用公办园76所,截至目前,已具备投用条件45所,启动二次装修28所,已主体竣(完)工未装饰3所。年底前,76所公办园投用招生后,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可达到50%,普惠园学位覆盖率将达到85%以上。

(二)市区中小学建设工作。计划新建中小学22所、使用25所。目前,计划新建中小学22所,已开工17所;25所投用项目已经投用24所,主体完工1所。

(三)高中段学校建设工作。跟进指导已开工的15所学校,加快建设进度,去年开工的10所学校已全部投用。今年再开工10所,计划明年投用,目前,已立项9所,完成设计招标9所。

四、抓质量促提升,全面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一)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快推进公办园建设和投用,全面提高幼儿园普及普惠程度。目前,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普惠率84.76%。

(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金水区、中牟县作为第一批已经启动(金水为国家级先行县,金水、中牟为省先行县)。郑州市教育局和金水区教育局被河南省政府评为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

(三)推进高中多样化发展。构建“1.2.3.4.5”实施模式(建构“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螺旋上升式发展路径;聚焦教师专业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两个层面提升;实施学习理论基础、打造精品课程、强化研究改善、展示郑州风采“四大”专项行动;关注学生、教师、课堂、评价、学校五个维度变化,),打造出“双新”“郑州品牌”,“双新”经验在全国、全省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实施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建设工作学科基地建设工作,省级初评拟认定学科基地82个,我市一级学科基地入围17个,占比约59%;二级入围11个,占比约21%,合计占全省比例约34%。

(四)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锚定“职业教育建高地”,筹备全市职业教育大会,拟定《郑州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5大举措20项任务。专项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市属中职学校年度任务基本完成,准备迎接省厅验收。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共17所中职学校完成备案,累计培训10168人次。

(五)推进高等教育内涵提升发展。加快推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工作,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简称郑研院)二期工程被列入河南省第三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名单,郑东新区已交付郑研院一期场地,正式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十余支由国家级人才(万人、千人、长江、杰青等)领衔的高层次团队正有序入驻,校企联合培养的第一届研究生(148名),已在哈工大校本部正式报到。目前,郑研院已正式获批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围绕团队研究方向引进了11名博士后。积极承办教育部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活动,达成招聘或就业意向累计5.57万人。组织郑州市数字人才考试工作,25所试点院校完成考试33425人次,通过25124人。

五、抓民生暖民心,着力推进两项服务提质增优

(一)两项服务提质增优。实施中小学午餐供餐工程,严格落实陪餐首尝制,加强对中小学午餐供餐及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确保中小学午餐供餐安全、优质。印发《郑州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指南》,指导各区县(市)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工作机制,开展郑州市课后服务示范区、示范校评选,助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工作,提升课后服务工作水平。

(二)随迁子女应入进入。深化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切实简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力,有效落实“一人一案”,做到“全覆盖,零拒绝”。2022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35.3万人,其中随迁子女9万人,随迁子女占比25.5%;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20.6万人,其中随迁子女5.8万人,随迁子女占比28.2%。

                             2022年12月13日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