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186/2024-00006
  • 郑州市水利局
  • 工作总结
  • 2024-02-01
  • 2024-02-01
郑州市水利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局上下紧紧围绕“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水安全保障”的总目标,以“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为中心,统筹水利发展和安全,坚持“三标”引领、“四水同治”“五水综改”,全力推动郑州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各项水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密市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市水利局先后荣获全市“三农”工作先进集体、防汛抗旱暨防灾减灾先进集体、河长制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一、水利重点工作扎实开展

(一)现代水网规划建设加速推进

1.水网规划体系高标准构建。持续深化黄河国家战略,突出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能力提升两项重点任务,印发实施《郑州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防洪工程与水资源专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防洪工程与水资源专项组2023年度工作要点》;《郑州市水网规划》编制完成,郑州水网“纲、目、结”体系初步构建;《郑州市城市防洪规划》《郑州市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方案》,通过水利部批复;《郑州市贾鲁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规划方案》编制完成,进一步规范了流域内重点水库河道调度方式及启用条件。

2.水网工程体系加快完善。高质量实施“四水同治”,全市谋划实施“四水同治”项目88个,完成投资166.4亿元,项目数量及总投资额,均居全省前列;落实全口径水利投资86.23亿元,争取专项债15.03亿元,全口径水利投资额及专项债申请额度均位居全省第一。高效率推进灾后重建,893项省规划内水毁修复任务全部完成验收,6项防洪能力提升项目验收正在加快推进;金水河分洪、金水河调洪、常庄水库加固提升等3个防洪能力提升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1.47亿元,建设任务全部完成;五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建成,少林水库、蔡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实施;“一库一案”项目快速实施,138座水库项目建议书或实施方案均已批复,累计开展整治中小型水库97座。国务院评估督导组对我市水利设施灾后重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高标准推进重点项目,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处理工程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下游七里河综合治理工程、七里河分洪工程、黄河刚性堤岸加固试点工程一期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天坡水库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正在施工招标;南水北调十八里河退水利用工程、花园口引黄干渠综合整治工程可研报告已批复,正在加紧编制“一案三书”;庙湾水库工程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正在按程序报淮委进行技术审查;尖岗、丁店、楚楼、河王水库加固提升工程可研报告加快编制,南水北调中线观音寺调蓄工程加快推进。

(二)水旱灾害防御保障有力

1.防汛工作责任全面压实。印发郑州市水利局2023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分包督导方案、汛前准备工作任务清单等文件,明确汛前准备工作任务18项,落实各类水利工程防汛责任人705人,落实5县1区山洪灾害五级责任人13827人。

2.防汛隐患动态清零。印发《郑州市水利局关于开展汛前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针对水库溢洪道和启闭闸、南水北调干渠风险点、河道险工险段、淤地坝以及山洪灾害等重点部位,成立6个督导检查组,对全市15个区县(市)分片包干,建立隐患台账,实时跟踪、动态管理,累计排查整改隐患问题59个,复核疑似影响山洪沟行洪问题465个。

3.“五预”措施严格落实。完善预案方案,组织全市水利系统修订完善各类方案预案752个(市本级预案17个)。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全市138座中小型水库全部实现自动监测信息化,补充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设备107套,防洪“五预”系统建成投用,系统功能得到了“亚投行”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叫应”山洪灾害预警基层责任人12593人次,提前转移群众10684人次。加强会商研判,汛期组织防汛会商研判20次,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8次。积极开展防汛演练,以“7·20”极端强降雨为背景,全市开展各类水旱灾害防御演练505场、参加2.43万人次。

4.水工程调度精准高效。全市138座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主要河道防洪保证任务,按规定完成修订、审批;《郑州市城市洪水调度方案》印发实施,汛期下达城市闸坝调度令2次,调度水库3次,实现14座中型水库全部控制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有力有效应对了7轮强降雨,1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特别在应对5号台风“杜苏芮”期间,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提前调度水库预泄、河道闸坝塌坝运行,全市水库、河道、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总体运行平稳,未出现山洪灾害险情。

5.技术支撑更加全面。全市水利系统储备抢险物料约5048万元,建立水利行业防汛机动抢险队伍26支929人(市本级9支372人),更新市级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73人,全力做好防御洪水抢险技术支撑。组织各区县(市)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宣传1088场、参与7.07万人次,全市开展水利系统业务培训32场、参加3253人次,社会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

(三)水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1.水资源配置不断优化。《郑州市黄河干流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编制完成,系统优化了黄河干流水资源配置;统筹配置南水北调水指标,完成年度供水7.01亿方(生活供水6.26亿方,生态补水0.75亿方);积极开展南水北调水权交易,与南阳、平顶山达成水权交易2.22亿立方米;不断扩大南水北调受水区范围,郑州南部片区、高新区完成6013万立方米南水北调水源置换,新增受益面积147平方公里、受益人口130万人。将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全市非常规水利用率不断提高。

2.水资源管理持续提升。持续开展用水总量和效率“双控”行动,全面推进取用水突出问题整治,排查管理不规范、违法违规取水等各类取水问题330个,完成率100%;加快取水监测体系建设,争取中央水利发展资金212.5万元,新建在线监测站点340个;积极开展省、市、县级节水载体创建,成功创建省级节水载体40个,市级节水载体23个;黄河流域节水型高校建成数量达28个,建成率超50%。

3.地下水治理成效显著。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登封市2023年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开工建设,荥阳市2023年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进入施工招标程序;高压推进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全年压采水量1831万立方米,深层地下水位连续三年回升36.05米,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4.节水控水攻坚战深入推进。强化政策宣讲、技术指导,成功创建节水型高校21所,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积极推广“节水贷”融资服务和合同节水服务,全省首笔“节水贷”项目落地郑州,促成合同节水管理项目签约5项,有力促进了节水服务产业发展。节水宣传深入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节水宣传活动成功举办,全社会节水意识进一步提升。市水资源综合保障中心荣获“第三届河南省水利科普讲解大赛优秀组织奖”,3名职工被授予“河南省2023-2024年度水利科普宣传大使”荣誉称号。

(四)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1.河湖长制深化落实。《郑州市2023年河湖长制工作要点》印发实施,河长履职“2432”工作法持续落实,向各级河长发出巡河提示函436份;全市各级河长巡查河湖15万余次,巡河率超99%,位居全省前列;解决各类问题3922个,受理解决群众举报问题76个,现场督导问题清理281次。“河长+警长+检察长”机制深入推进,检察机关立案38件,打击涉水违法犯罪25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58人,有力推动了涉水问题清理整治。积极联合市纪委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郑州段风险隐患排查,发现移交各类风险事项2020个,确保了“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2.幸福河湖创建全面开展。深入贯彻省第5号总河长令、市第3号总河长令要求,全面推进流域、省、市、县四级“幸福河湖”及“美丽幸福黄河示范河段”建设。龙湖完成淮河流域、省级幸福河湖建设任务,黄河惠济段完成省级美丽幸福黄河示范河段建设任务;全市成功创建象湖、索须河等市级幸福河湖10个,创建后寺河、汜水河市级美丽幸福黄河示范河段2个,创建东泗河、西泗河等县级幸福河湖、美丽幸福黄河示范河段5个。

3.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持续推进。登封、新密、荥阳等3个县(市)202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全部建成,治理面积42平方公里;新密、荥阳市黄河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治理面积5000亩。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清洁小流域1条、省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村1个。新密市被水利部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五)乡村振兴水利基础不断夯实

1.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巩固提升。强化农村供水应急保障机制和体制建设,“三个责任”“三项制度”持续落实,县(市)农村供水应急预案修订完成,县级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更加完善。加强农村供水动态监测,持续开展“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等活动,全面排查1619个行政村1140处供水工程,整改农村供水风险隐患47个,核查整改水利部12314交办件25个,实现问题动态清零。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601万元(中央资金1218万元,省级资金383万元),维修养护供水工程566处,覆盖服务人口56万人。健全完善从“龙头”到“源头”的管理体系,印发《郑州市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方案》,创建达标工程178处;组织六县(市)培训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人员1200余人,基层管水员管护能力和工程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打通了供水工程和供水设施运行管理长效运行的“最后一公里”。

2.农村供水“四化”建设扎实推进。《加快推进全市农村供水“规模化、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实施。全市农村供水“四化”年度完成投资8.81亿元,其中巩义、新郑农村供水“四化”试点任务建设完成,完成年度投资7.60亿元;新密大磨岭煤矿矿排水资源化利用项目和新区供水工程年度完成投资0.72亿元,登封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年度完成投资0.29亿元,荥阳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年度完成投资0.2亿元,中牟县农村供水“四化”建设,列入郑州市供水“一体化一张网”一体推进。

3.灌区节水改造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稳步推进。总投资6297.05万元的中牟县三刘寨引黄中型灌区2022年度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全面建成。荥阳市李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新密市东方红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成功申报国债9440万元。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扎实开展,郑州市生态供水保障中心(陆浑灌区郑州段)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通过灌区31个地表水和地下水灌溉水质监测点,持续开展水质监测,全年检测结果均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

(六)水利行业监管日趋规范

1.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严格高效。严格落实《郑州市水利局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水利工程项目招投标实现全过程监管。严把现场核查关、质量巡检关、工程验收关,较好地保证了全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持续向好、稳步提升,我局被表彰为“全省水利建设质量工作A级单位”、“全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先进集体”。深入开展“欠薪”专项治理,进一步完善“一金三制”,狠抓工作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持续加强。强化施工扬尘治理和场地管理,我局被评为“全市扬尘污染防控工作先进单位”,贾鲁河(化工路桥至陈庄村桥)灾后重建工程等7个项目被表彰为“全省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

2.工程验收高效推进。郭家咀水库加固提升工程完成蓄水验收,朝阳沟水库除险加固、尖岗水库输泄水建筑物隐患处理、索须河北四环桥节点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工程完成竣工验收,常庄水库加固提升工程溢洪道闸部分工程完成应急使用验收。

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持续加强。扎实开展水库运行检查整改,43个水利部、省水利厅通报问题全部完成整改。124座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系统、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全面建成,维修养护任务圆满完成。“十四五”水利工程划边定界任务提前完成,138座中小型水库、2座大中型水闸、91段5级以上堤防工程完成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并上网公示。标准化管理创建有序推进,4座中型水库、2座中型水闸、2段1级堤防、1段2级堤防完成初评。精准实施生态水系运行调度,下发并监督执行水量调令17份、闸坝联合调度令19份、临时调度令2份,共计调引黄河水、南水北调水1.97亿立方米,圆满完成年度调水任务。

4.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持续加强,全市监督检查生产建设项目295个,下达整改意见191个;依规依法接受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报备128个(市级3个),完成水土保持方案审批313个(市级45个),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共计3783.93万元(市本级1351.58万元)。复核认定查处水利部、水利厅下达的生产建设项目卫星遥感监管图斑856个。我市在全省水土保持综合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评估中,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层次。

5.水行政执法依法依规开展。全市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00起(市本级62起),累计巡查河道1.5万公里、水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现场制止各类水事违法行为430起。首次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合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受理问题线索18个,立案办理8起、督办案件5起(另外5起线索举报不实),形成了严厉打击水事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与市检察院联合开展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排查各类问题线索28条,立案查处违法行为15起,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

(七)南水北调和移民管理工作扎实推进

1.南水北调供水效益稳步扩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累计供水超50亿立方米,其中,生活供水43.2亿立方米,生态补水7.3亿立方米,全市受益总人口超800万人,基本实现城区南水北调水源全覆盖,为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水资源保障。

2.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持续完善。市配套工程自动化调度中心、泵站双电源工程投入使用,配套工程专项档案、15座末端管理用房完成验收,1269块(根)标识标牌安装完毕;荥阳、上街、中牟管理所运行管理设施改造工程交付使用。南水北调中线郑州段防洪影响处理工程9个项目加快推进,其中,郜庄沟项目已开工建设,6个项目初步设计已批复,东冯湾入金水河分洪工程已完成方案设计编制。

3.移民管理和谐稳定。全年核定移民人口77691人(不含巩义市),移民补助资金在全省率先发放到位。移民后扶项目建设管理有序推进,下达移民后扶项目资金6947万元,分级核准项目87个,验收项目210个,2024年度项目库建设完成。美丽移民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市11个美丽移民村实施设施提升和增收项目40余个,完成建设投资8700余万元。持续开展移民矛盾问题排查化解活动,有力维护了移民社会和谐稳定。新郑市薛店镇观沟村,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中牟县狼城岗镇全店村,成功举办河南省首届“村BA”。

(八)水利行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1.行政审批服务量质齐升。提升服务意识,严格落实行政审批办理提示函制度,全年发放提示函107份,提供咨询服务180余次;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一网通办、一次办成”规范提升,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梳理确定涉水行政审批“即来即办”事项11项、“3个工作日内办结”事项15项,全年办理行政许可事项175件(同比增加70%),满意率100%,提前办结率100%。

2.法治水利建设持续强化。依法依规推进省政府下放权责承接和县域放权赋能,承接省政府下放权责事项29项,并向各区县(市)下放。梳理完善权责事项清单,并通过网络公示220项权责事项。《郑州市关于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实施细则》印发实施,有关工作机制作进一步完善。持续开展全市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郑州市水行政处罚案件在全省评比中排名第一,6份案卷被评为“全省水行政处罚优秀案卷”,4个案例被评为“全省水行政处罚典型案例”。服务型执法行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水利行业扫黑除恶等工作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等工作圆满完成,为水行政违法单位开展信用修复20余起,法治水利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九)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

1.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研究制定了《郑州市水利局2023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等指导性文件,组织党员干部到圆方集团参观学习,集中学习《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广泛开展“学条例树新风”及节水普及宣传,积极参加“学雷锋我行动”、无偿献血、慈善捐款社会公益活动和“赶考路上有我”主题实践,评选表彰局系统文明处(科)室20个、文明职工40名、文明家庭15个;扎实推进党员“双报到”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组织“关爱山川河流”、防溺亡宣传、法治宣传、“四送一助力”等志愿服务行动16场次,累计参与500余人次。持续推进水文化建设,陆浑灌区水文化展示中心全面建成,并对外开放。

2.平安水利建设扎实开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水利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组织应急演练10余次,抽查检查水利生产经营单位80余家,安全隐患问题及时整改到位;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持续开展,水利系统安全生产总体上呈现出良好态势。大力开展基层示范单位创建,市生态供水保障中心成功创建“平安建设基层示范先进单位”。严格落实“一金三制”,调查处理农民工工资支付纠纷16起,确保了局系统整体稳定。

3.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扎实推进。研究制订《郑州市水利局所属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实施方案》,全力推进改革实施落地,市水利工程运行保障中心等4个事业单位挂牌组建工作圆满完成,所属干部调整配备到位,人员资产整合完成;统筹推进执法类事业单位改革,提前谋划制定改革工作预案,确保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衔接有序高效运转。

4.信息和宣传工作成效突出。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水利重点任务,加强网站信息发布和政务信息报送,市政府办公厅年度信息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局网站发布信息1491篇,向市政府网站推送新闻信息76篇,被采用67篇;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开展水利宣传,在中央、省、市各级新闻媒体发布宣传报道100余篇。依申请公开办理规范高效,按时答复率和满意率100%,被评为“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强化决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我局报送的《郑州市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报告》,被评为“全市政府决策研究优秀成果”。

5.自身管理和服务持续强化。党组会和局长办公会组织程序规范,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满意率100%,机要保密工作严密到位,政务督查、“政府网箱”转办件办理、政务公开规范高效,文秘档案管理运行有序,水利统计科学严谨,信访稳定、驻村帮扶、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等工作有序推进,后勤服务保障有力,机关工会换届圆满完成,组织人事、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离退休干部、妇女工作等工作扎实开展。

二、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升

1.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市水利局党组2023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任务清单》、《郑州市水利局2023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市水利局2023年党组工作要点》等党内制度印发实施,讨论研究党建工作20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第一议题”制度、民主集中制、党组书记末位表态制,局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2.巡察整改工作高质量完成。扛稳扛牢巡察整改主体责任,研究制定了《郑州市水利局党组关于市委第五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方案》、《郑州市水利局党组关于市委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方案》,围绕巡察反馈的三个方面60个具体问题、1个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制定176条整改措施,整改任务实现销号清零。

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开展。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结合全局工作实际,制定印发《郑州市水利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实施方案》、《郑州市水利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方案》,组织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5次,举办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两期7天,确定重点调研课题8个,累计专题调研20余次,开展调研成果交流2次。纳入领导班子检视整改清单的10个重点问题按期整改销号,顺利完成7项制度规定的“立改废”工作。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集中学习11次,举办专题讲座、专题教育等学习活动46次,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4.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加强。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党组成员开展党建工作专题调研10余人次;机关党支部14个完成换届选举,局系统发展党员发展对象3名;规范化推进党内组织生活,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党建品牌创建等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暨“四强”党支部创建,推荐“四强”党支部5个。严格按照党务公开制度规定,对党费收缴使用、党组织换届、“四强”支部建设等工作及时公示公开,营造公平公开公正氛围。

5.干部人才队伍不断加强。坚持在重大考验面前考察识别干部,选拔调配机关中层干部18名、职级晋升9名,4个新整合组建的事业单位56名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完成调整配备,跟班培养历练局系统优秀青年干部10名。教育培训按计划开展,组织300余名党员参加党性教育培训,508名参加党员集中学习教育。按照中央和省市选派援疆技术人才要求,选派1名同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水利局进行技术援疆。

6.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制定印发《郑州市水利局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通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实地督导检查等形式,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加快构建高效协调责任落实机制。深化廉洁从政教育,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5次,各类专题活动8次,不断强化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以开展“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专题纪律教育为抓手,扎实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强力精简文件。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公务接待和三公经费管理,坚决防止“四风”反弹。

7.意识形态工作更加有力。修订完善《郑州市水利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十项推进制度》,明确工作责任,落实专人负责,修订完善意识形态责任制清单,认真履行职责。强化水利舆情分析研判,监测相关舆情900余条,办理市长热线、人民网和心通桥等平台投诉建议566件,局系统全年未发生重大网络舆情;加强网络信息发布的监督和审核,大力宣传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红色内容”,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三、存在问题

一是水利发展的理念需要进一步提升。面对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郑州水利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全市水利系统“三标”意识、发展理念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运用全面整体的观念、统筹科学的方法谋划水利工作方面,在完善制度体系、提高工作标准,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方面,在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解决各种新老问题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深入思考,自觉站位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全局,谋划推进新时代、新阶段郑州水利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

二是河长制湖长制深化落实仍有不足。基层河长履职能力有待提升,乡、村级河长发现问题不全面,上级交办多、自身发现少;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不均衡,个别区县(市)推进水利部、省、市各级交办问题整改进度相对滞后;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健全,河长调整工作交接、举报投诉和问题处置等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水利行业监管仍需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有待强化,特别是重点河湖、水库、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等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水利项目资金使用监管有待强化,特别是中央省级水利发展资金、移民后扶项目资金支付进度需要进一步加快;水资源管理有待强化,特别是节水工作推进机制、地下水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建设、基础信息统计、全民节水意识提升等方面,与新形势下水资源管理及节水工作要求有一定差距。水利行业安全“三管三必须”落实不够到位,监管措施、工作机制有待提升完善。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