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开发区、区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局机关各处室、直属行政事业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郑州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推进2024年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不断服务全市经济建设发展大局,现将《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4年3月22日
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工作要点
2024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高质量发展水平,防范化解风险隐患,重点实施“环境提优、质量提速、创新提档、监管提效、安全提质、队伍提品”六项工程,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一、重点实施经营主体营商环境提优工程
1.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动市场监管领域电子证照归集,探索“一照一码”改革和市监领域证照联办、联变、联销便利化改革,推进“一照(证)多址”等改革,探索注册官登记制度,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
2.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市场监管三年提升发展规划,牵头“开办企业”“知识产权”“市场监管”三个指标年度省级评价填报工作,争取各项指标省评保持或进位第一,国评中争取1个评价指标迈入国家标杆城市行列。
3.切实减轻企业成本。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强化涉企收费治理,推动降费减负政策落实落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入推进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4.推进经营主体提质增效。以“万人助万企”为抓手,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完善“名特优新”名录库,2024年实现入库500家,力争到2024年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稳定在200万户以上且市场主体质量有序提升。
二、重点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发展提速工程
5.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发挥市质量强市办公室牵头作用,统筹推进全市各级各领域质量提升和质量发展工作,组织好全市质量工作绩效日常考核,市政府质量工作在全省质量工作考核中持续保持A级等次。
6.持续开展质量监管提升。开展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五链”质量提升行动,其中,在全市铝加工产业链企业选取20家试点开展质量诊断服务。持续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培育首席质量官2000名。对首批命名的10家企业卓越绩效孵化基地、100家入孵企业进行常态化质量帮扶。加强政府质量奖梯次培育,重点培育3家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培育10家企业争创省长质量奖,培育30家企业或组织争创河南省“美豫名品”,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7.深入推进“标准郑州”建设。抓好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2024年争创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0个,力争5个以上在建项目通过验收。新增市级标委会2个以上,全年立项发布地方标准不低于15项。持续开展百城千业万企提升专项行动和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力争推出2家以上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
8.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一园一院两中心四平台”建设)
一园:按照省政府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工作统一部署,依托高新区、金水区、郑东新区、经开区、中原区,全面开展郑州分园区“一区四园、全域多点”建设,推动联东U谷智能检测产业园、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示范园区打造,推动超硬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液压支架类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5个新布局省级“质检中心”以及14个检验检测促进产业升级试点项目建设。
一院:推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郑州分院建设,加快合作协议签署,2024年引进博士30名,设备投入不低于4000万元,加快开展先进碳测量技术研究,力争在郑州建立全国碳计量基准,形成我国碳计量量传体系。
两中心:推进郑州机动车质量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完善功能,发挥筑巢引凤作用,推动汽车产业落户郑州,2024年底实现产值1.3亿元。加快国家北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2024年完成省级北斗质检中心资质申请认定,在条件具备后申请国家级资质,为我市乃至全国北斗相关产品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四平台:加强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接,争取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碳计量领域)(超硬材料领域)2个科创平台批筹,解决产业链“卡脖子”技术难题。服务推进国家磨料磨具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开展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10项。推进郑州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同时,加快启动《时间和空间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监测》项目二期建设,形成郑州高端仪器产业集群。
三、重点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提档工程
9.强化知识产权考核。发挥郑州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协调和组织领导,确保在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考核中取得优秀等次。
10.强化知识产权发展壮大。制定《郑州市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若干支持政策》,完善高价值专利评价激励机制,力争2024年郑州市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1件
11.强化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加强质押融资项目库、“白名单”动态管理,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加快建立“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供需对接机制,加快专利转化运用。推动郑州高新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二期建设。
12.强化商标品牌培育提升。加快推动商标品牌指导站高质量建设和规范化运行,2024年全市有效商标注册总量超过71万件。强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培育运用,促进地理标志产品市场流通和品牌提升。围绕品牌培育基地,培育品牌价值高、经济贡献大的商标密集型产业。
13.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新监管和服务方式,探索建立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建设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河南中心郑州受理处。开展各类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始终保持知识产权保护高压态势,努力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完善郑汴洛和郑洛新知识产权跨区域协调机制,继续推动城市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交流与合作。
四、重点实施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提效工程
14.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质效。大力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风险分级分类深度融合,力争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信用规则关联应用率超90%。
15.加强广告监管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强化广告导向监管,持续开展互联网广告领域治理,加强广告监管执法,着力清除违法广告乱象。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仿冒混淆、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等违法行为。
16.强化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开展优化平台协议规则专项行动,建立与平台企业常态化沟通指导机制,督促平台落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净化网络交易环境。深度融合“互联网+监管”等技术手段,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三条网络餐饮标准化管理示范街区,争取各县市区都建成一条具备地方特色的餐饮示范街区。
17.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开展民生领域“铁拳”、医疗美容治理、合同格式条款专项整治,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百日专项行动。强化粮食市场、重要时段、重点领域、重点商品价格监管,做好价格应急监管,妥善处置重大价格舆情。
18.持续改善消费环境。持续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提质拓面,加强动态管理,大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全力提升热线接听能力,持续增强郑州市消费者满意度,争取郑州市消费者满意度排名持续提升。
五、重点实施四大底线安全全面提质工程
19.夯实食品安全底线。持续深化巩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压紧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完善包保机制,全面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水平。持续推动食品销售安全“四化”建设完成率100%,深化郑州市冷链食品安全智慧化监管三年行动,推进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餐饮质量安全提升专项行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完成全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全覆盖评价。持续加大食品安全抽检力度,年均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持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靶向性。
20.夯实药械化质量安全底线。开展基层医疗机构专项检查,推进药品电子追溯向基层延伸。严格落实医疗器械分级监管要求和全链条监管责任,强化重点品种、环节、领域监管,加强医疗器械唯一标识追溯管理。开展化妆品经营环节专项整治,加强化妆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支持助推我市410家生物医药生产企业扩大产能,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药品进口口岸备案服务水平。加强药械化网络监督抽检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用药用械用妆安全。加强部门联动,推进药物警戒体系建设。
21.夯实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底线。加强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治理,聚焦气瓶、电梯、叉车、大型游乐设施等安全监管难点问题,重点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度。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平台建设,确保电梯救援成功率100%,坚决遏制重特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22.夯实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聚焦重点产品、重点对象、重点问题,抓住质量安全关键环节、关键少数和关键风险点,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着力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四大安全”领域应急培训比武演练,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六、重点实施市场监管队伍建设提品工程
23.扎实做好主题教育“后半篇文章”。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增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把准政治方向,落实政治要求,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领。
24.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更好发挥党组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统一思想、步调一致,推进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实见效。深入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
25.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突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坚决防止形式主义,着力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26.做好行风建设“深化拓展年”工作。有效整治现存行风突出问题,深化拓展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日常监管、提升执法水平、加强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不断提升市场监管工作社会认可度、群众满意度。
27.加强市场监管队伍建设。持续实施精细化、精准化、精益化“三精”管理,打造有品质、有品位、有品行“三品”队伍,有序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加强基层市场监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常态化机制,深化市场监管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市场监管事业取得新进步。
28.科学把握方式方法。立足实际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强化工作统筹,精准把握“时度效”和“点线面”,牢固树立系统观念,统筹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确保年度目标动态平衡、一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