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国防动员办公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落实“三标”要求,以备战打赢为目标,紧紧围绕“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职责使命,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推动国防动员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一)突出凝心铸魂,强化理论武装。党组班子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8次、专题研讨6次,党组会“第一议题”学习25次。围绕国防动员基础理论与实践、法律保障、潜力资源、国防动员应急功能、《纪律处分条例》解读等内容举办7期“机关大讲堂”,以讲促学、以学促干,推动党建业务融合。每月整理下发学习计划,开展专题学习48次。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条例及规范性文件10个、《国防教育法》等国家法律法规8个。
(二)开展专项整治强化纪律建设。大力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结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狠刹违规吃喝、优化营商环境、违规经商整治等,申请列入全市行业领域“点题整治”项目库事项1项,更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清单10项,推动建立完善各项制度4项,着力提升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三)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恪守职责使命,全力狠抓落实
(一)大力开展人防工程“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为做好人防工程安全管理,提升全市人防工程质量效益,6月份启动人防工程“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与早期人防工程治理、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结合起来一体推进,实地核查全市竣工人防工程2447处。责成使用管理单位结合日常维护,对人防工程位置、面积、类型等信息进行公示,提升群众对人防工程日常监管的参与度。
(二)扎实做好人防工程防汛工作。根据郑州市防汛办的评估意见,对防汛预案进行讨论修订。对防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与区县(市)签订防汛目标责任书。在“7401”工程口部组织开展2次人防工程防汛抢险演练,全面演示预报、响应、抢险等各个环节。综合考虑物资储备保障、抢险交通距离、装载运输能力等因素,积极筹措充实沙袋、挡水板、水泵等防汛物资,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险情发生时能第一时间抢险救灾。
(三)强化实战训练演练。
(四)优化信息平台及防空警报建设。针对警报建设盲区问题,给各区发放1000台手摇警报。扎实开展警报巡检工作,进行警报巡检,维修维护警报设备,同时完成车载移动中央站、警报设备建设安装工作,提高警报覆盖率、统控率。
(五)着力提升人防行政审批效能。开展批前辅导500余次,对2024年预计开工79个省市重点项目人防手续办理提前辅导,助力省市重点项目顺利开工落地。把遇到的涉及人防遗留问题进行总结梳理,制定管用措施,推动问题楼盘台账实质性化解。审批结建防空地下室项目96个,竣工验收人防工程项目110个,服务助力城市建设发展。
(六)大力推进人防资源服务民生。6月12日至9月9日开放人防工程避暑纳凉开放场所38处,其中市区域内30处(包括地铁纳凉点20处),使用面积达到约3300平方米。高峰期各纳凉点日均接待人数超过200人次,累计接待群众超1万人次,累计发放人防知识宣传手册等宣传物品7000余份。河南日报、大河报、郑州发布、郑州广播电视台、郑州日报等媒体多渠道进行宣传报道,有效扩大社会影响力。
(七)稳步开展人防工程设施亮身份行动。将在建工程标识标牌纳入竣工验收范围,对存量人防工程分期分批补充安装。制作“郑州市人防电子地图”,于2024年1月1日正式上线“郑好办”APP。可方便查询人防工程、应急避难场所、防空洞、纳凉点、地铁站点(兼顾人防工程)等1800处人防设施的分布情况,标注人防设施的平时功能、战时掩蔽人数等内容,方便民众在遇到紧急情况及时避难。安伟书记作出“平战结合、以人为本、以用为要、很好!”的批示。
三、履行新职责,展现新作为
(一)扛牢军事设施保护责任。
(二)扎实开展潜力资源调查。
(三)探索“国防动员+整体安全”郑州模式。结合郑州国防动员工作实际,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基层“国防动员+整体安全”一体化建设工作方案》,先进试点金水区、中牟县介绍优秀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向纵深发展。调研学习郑州市网格化工作实际,探索将“国防动员+整体安全”融入网格化的工作路径。
(四)开展国防动员宣传教育。结合“3·1民防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9·18防空警报试鸣日”“全民国防教育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五进”活动,通过社区宣讲、有奖答题、现场答疑等多种形式开展防灾减灾、人防法治宣传,提高群众国防和人防意识。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举办公益讲堂,9月6日--9月30日利用“小红书”平台开设《依法开展国防教育,提升全民国防素养》专题节目,向全民普及国防知识,上线观看人数达6万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注国防动员、支持人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