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186/2025-00112
  • 郑州市水利局
  • 总结
  • 2025-05-07
  • 2025-05-07
郑州市水利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化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市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水安全保障”的总目标,以“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为中心,统筹水利发展和安全,全力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并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现代水网规划建设加速推进

1.水利规划高质量发展体系不断完善。《郑州水网规划》获市政府批复,《郑州市现代水网建设实施方案》启动编制,确定了“七横五纵、两域融合、干支互济、多点调控”的水网格局;《郑州市城市防洪规划》《郑州市防洪规划》先后获省市政府批复,构建了“西蓄、东疏、南截、北御、中调”的城市防洪格局。

2.水利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全市落实全口径水利投资66.06亿元。观音寺调蓄工程、庙湾水库工程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预计2025年开工建设;七里河分洪工程、七里河下游防洪提升工程等节点性防洪工程加快实施;山洪沟治理、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处理等9个国债项目,圆满完成国债资金使用任务;郑州市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中心、天坡水库加固工程开工建设;郑州黄河堤岸刚性加固试点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南水北调十八里河退水利用工程、花园口引黄干渠综合整治工程一期工程完成可研及初步设计批复,专项债通过省财政厅评审。

3.项目储备接续有力。围绕水资源保障、水旱灾害防御、水生态修复、农村供水安全等方面,谋划储备项目64个,匡算总投资667.68亿元。其中,超长期国债项目16个,总投资34.19亿元;“两重”项目6个,总投资197.13亿元;中央预算内及水利发展资金项目17个,总投资151.72亿元;专项债项目23个,总投资277.10亿元;亚投行贷款项目2个,总投资7.55亿元。

4.投融资渠道有效扩宽。争取上级水利发展资金、国债资金、专项债、亚投行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等各类资金65.11亿元,其中,积极盘活尖岗、常庄水库存量资产,完成社会融资30.51亿元,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评价。

(二)水旱灾害防御保障有力

1.防汛工作责任全面压实。印发了2024年水旱灾害防御分包督导方案、汛前准备工作任务清单等文件,提前部署防汛工作;落实各类水利工程防汛责任人和山洪灾害“县乡村组户”五级责任人11916人。

2.防汛隐患动态清零。全面开展水库、河道、南水北调等防洪重点部位和山洪灾害防御隐患排查整治,成立7个督导检查组,对15个区县(市)汛前准备进行全面督导,排查整改防汛隐患30处,复核疑似影响山洪沟行洪问题362个。

3.“五预”措施严格落实。组织全市水利系统修订完善各类方案预案752个(市本级18个);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充分发挥防洪“五预”、水库大坝雨水情测报、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等信息系统作用,组织会商研判45次,启动应急响应14次,发布洪水预警2次,有效应对了49次降雨过程和1次严重旱情,成功应对旱涝急转的严峻挑战,全市水利工程总体安全平稳运行;严格落实山洪灾害预警“叫应”机制,发送预警短信40780条,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3167人次,守牢了“不发生群死群伤”金标准。

4.水工程调度精准高效。《郑州市城市洪水调度方案(2024年)》印发实施,下达水库调度指令14次,分级调度全市139座水库运行,拦洪约1.2亿立方米,极大减轻了城区和下游河道行洪压力;联合调度郭家咀水库、金水河分洪工程、金水河调洪工程等防洪工程,实现“金水河上游洪水不进城”的预期效果;统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下达城市闸坝调度指令38次,提前调度城区主要河道闸坝,确保了河道行洪安全和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技术支撑更加全面。全市水利系统储备抢险物料约4755万元(市级1756万元、县级2999万元);建立各级水利行业防汛机动抢险队伍28支1060人(市本级8支200人),更新市级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79人;积极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培训79次、参加4819人次,各类演练48次、参加4608人次,防洪抢险技术支撑进一步强化。

(三)水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1.水资源配置不断优化。《郑州市黄河干流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编制完成并报省水利厅审查;强化用水保障,完成南水北调供水8.5亿立方米(生活供水6.8亿方,生态补水1.7亿方),有力保障了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积极开展水权交易,与南阳市签订2024年度南水北调水权交易协议,交易水量2亿立方米;不断扩大南水北调受水区范围,完成白沙片区水源置换,新增受水面积80平方公里、受益居民40万人。

2.水资源管理不断加强。建立违规取水问题线索排查整改常态化机制,统筹推进审计、环保督察及各项监督检查反馈的取用水突出问题整治,排查整改违规取用水问题116个,销号率100%;持续推进取水监测体系建设,争取中央水利发展资金215万元,建成在线监测站点55个;开展取用水管理巩固提升行动,核查登记取水口35997个,建立在线监测点、所有非农取水口计量设施(器具)电子档案5253个,整改证照数据、巩固提升板块疑似违规问题651个。

3.地下水治理持续推进。登封市、荥阳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完成;自备井封停工作深入推进,封停地下水水井81眼,压采水量2604万立方米,深层地下水连续三年累计回升6.82米,位居全国第三。

4.节水控水攻坚战深入推进。强化政策宣讲、技术指导,成功创建黄河流域节水型高校17所。持续开展节水宣传,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暨“节水中国行”郑州分会场宣传活动在如意湖成功举办。

(四)水环境治理扎实稳步

1.河湖长制深化落实。郑州市河湖长制工作制度、工作要点修订实施,形成全省独创的“4+7”河湖长制工作体系(执行省级通用制度4项,修订完善市本级制度7项),梳理细化河长制六大任务,均按时间节点完成;全市各级河长巡查河湖13.5万余次,巡河率超99%,位居全省前列;常态化整治河湖“四乱”问题,复核问题图斑2195个,认定并整治2170个,全市国控、省控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陆浑灌区干渠(郑州段)、赵口灌区干渠(郑州段)完成河长组织体系构建,重大引调水工程管护责任进一步压实;“河长+”机制高效运行,移交检察机关河湖“四乱”问题线索77个,侦办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18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1人,有力维护了良好的水事秩序;开展黄河流域河道涉砂问题专项整治,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6万余人次,巡查河道3万余公里,全年未发生严重非法采砂事件。

2.幸福河湖建设成效显著。积极申创淮河流域幸福河湖、省级幸福河湖,同步开展市、县幸福河湖创建。龙湖、黄河惠济段成功创建2023年度淮河流域幸福河湖、省级美丽幸福黄河,索须河、龙湖、金水河等3条河流完成2024年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任务,伊洛河完成2024年省级美丽幸福黄河建设任务。如意湖水系等10个河湖(库)被评为2024年市级幸福河湖,东泗河、西泗河等2条河流被评为2024年市级美丽幸福黄河,巩义市5条河流被评为县级幸福河湖、美丽幸福黄河。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被评为水利部第五届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在全国通报。

3.水土保持项目扎实开展。登封、新密和荥阳等3县(市)2024年国家水土保持项目完成治理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新密市以奖代补项目试点工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探索了水土保持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申报国债资金通过水利部审核;新密、新郑2县(市)创建生态清洁小流域2条。

(五)乡村振兴水利基础不断夯实

1.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供水“四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实施,6县(市)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储备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23个,总投资277.1亿元;巩义市城乡供水一体化东部片区管网延伸工程、新郑市农村饮水工程集中连片系统维修养护项目,先后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9000万元,获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持续开展农村供水百日攻坚、“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等行动,整改水利部12314平台等渠道反馈问题40个,落实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补助资金1631万元(中央财政1243万元,省级财政388万元),维修养护工程368处。健全完善从“龙头”到“源头”管理体系,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2023-2030年),改善了10个行政村供水水质,新密、中牟等26处千吨万人供水工程达到省标准化管理水平,组织培训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人员1200人次。深入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集中整治,排查整改问题线索51个,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的人口数达46万人,在全省水利系统群腐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上,我局围绕农村供水保障专项整治作典型交流发言

2.灌区改造项目稳步推进。荥阳市李村灌区、新密市东方红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完成建设;中牟县杨桥引黄灌区改造工程通过水利部审核。科学合理调配水源7169.93万立方米,灌溉农田21.14万亩,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强的水利保障。对灌区19个灌溉水质监测点开展水质检测,检测结果全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

(六)水利行业监管日趋规范

1.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严格高效。严格落实招投标管理规章制度,水利项目招投标实现全过程监管。紧盯质量安全,严把现场核查关、质量巡检关、工程验收关,贾鲁河(化工路桥至陈庄村桥)灾后重建工程、巩义市汜水河新中镇苇园桥下游段水毁修复工程被评为省水利优质工程。强化工地管理,金水河分洪工程、金水河调洪工程等7个项目被评为全省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

2.水利项目建设验收进度不断加快。金水河分洪工程完成通水验收,金水河调洪工程、常庄水库加固提升工程、五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下闸蓄水验收。少林水库、郭家咀水库、蔡沟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完工。

3.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持续加强。14座中型水库库容曲线复核、125座小水库维修养护全部完成,实施白蚁防治项目126个,排查河堤743.67公里;标准化管理创建成效初显,12座水库、14段堤防、2座水闸完成标准化管理创建;生态水系调度规范高效,下发各类调令92份,引调南水北调生态补水、黄河生态用水2.5亿立方米;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有序推进,常庄、尖岗水库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基础资料搜集、模型建构等工作进展顺利。

4.水土保持监管成效显著。复核查处水利部、水利厅下达生产建设项目卫星遥感监管图斑1029个,监督检查生产建设项目261个,下达整改意见103份,依规依法接受自主验收报备149个,完成水土保持方案审批342个,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745.62万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持续加强。

5.水行政执法全面强化。全年市本级共受理并督办违法取水举报45起,立案查处36起,依法行政考核和处罚公示高标准完成,有效维护全市良好的水事秩序。

(七)南水北调和移民管理工作扎实推进

1.南水北调供水效益稳步扩大。南水北调中线及配套工程通水十年来,累计完成供水58.3亿立方米,其中生活供水49.5亿立方米,生态补水8.8亿立方米,全市受益总人口超过900万人。

2.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持续完善。荥阳、上街、中牟管理所改造工程完成竣工结算,郑州供水配套工程设计单元工程完工验收法人自验顺利完成;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发现的三大类29项问题,已完成整改25项,剩余4项持续整改问题正在按节点推进;其他涉及到郑州市的5类问题,已整改完成并销号。

3.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有序推进。全年核定移民后扶人口76587人,下达移民补助资金5012.52万元。移民后扶项目建设管理有序推进,下达移民后扶项目资金7227万元,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113个,分级验收260个,2025年度移民后扶项目库建设完成。美丽移民村重点村建设扎实开展,确定美丽移民村重点村10个,已全部完成三年规划编制并通过专家审查;同步开展美丽移民村项目建设,落实项目16个,安排投资2073.8万元。持续开展移民矛盾问题排查化解活动,有力维护了移民社会和谐稳定。

(八)水利行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1.行政审批服务持续提升。严格落实行政审批办理提示函制度,全年提供咨询服务300余次;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一网通办、一次办成”规范提升,梳理确定“即来即办”事项11项、“3个工作日内办结”事项15项;全年办理行政许可事项135件,满意率及提前办结率达到100%。

2.法治水利建设持续强化。《郑州市贾鲁河保护条例》修订完成,将于2025年3月1日起实施。深化水利行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原市水政监察支队改革、执法业务承接等工作顺利完成;《郑州市水行政处罚文书格式范本》制定印发,规范水行政执法文书40余种;“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等工作圆满完成,法治水利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九)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

1.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持续开展“五史”学习宣传,组织集中见学活动5次;围绕“河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周”、深化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四送一助力”结对帮创活动、“三下乡”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各类文明宣传活动21次。深入开展“文明职工”“文明家庭”“文明处(科)室”评选,表彰各类典型98人次。

2.平安水利建设扎实开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水利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4”行动,排查整改安全隐患问题200余个;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扎实开展;严格落实“一金三制”,调查处理农民工工资支付纠纷20起;受理信访事项54件,已办结51件,水利系统安全稳定态势总体良好。

3.信息和宣传工作成效突出。围绕中心工作和水利重点任务,加强新闻宣传和政务信息报送。局网站发布信息1298条,向市政府网站推送新闻信息72篇,被采用67篇;通过央媒和省、市各级新闻媒体共报道水利新闻151篇;市委、市政府“两办”政务信息报送任务圆满完成,我局上报信息被采用74篇;办理依申请公开件19件,按时答复率和满意率100%。

4.干部队伍建设提能增效。狠抓干部培养“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落实,高质量完成7名机关公务员和3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招录(招聘)工作;扎实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选派25名县处级干部、10名年轻干部参加市委组织的学习培训,选派9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和社区网格实践历练;突出选优配强,调整配备机关中层正职1名、局属单位科级干部38名。

5.自身管理和服务持续强化。党组会和局长办公会组织程序规范;高质量承办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17件,实现见面率、办结率和满意率100%。机要保密工作严密到位,政务督查、“政府网箱”转办件办理、政务公开规范高效,文秘档案管理运行有序,水利统计科学严谨,后勤服务保障有力,机关工会换届圆满完成,组织人事、财务管理、内部审计、驻村帮扶、离退休干部、妇女工作等工作扎实开展。

二、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升

1.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制定印发了局党组2024年度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党组会议研究党建工作10余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第一议题”制度、民主集中制、党组书记末位表态制,局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2.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圆满完成。扛稳扛牢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圆满完成市委第五巡察组巡察反馈问题、市委“机动式”巡察组反馈意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反馈意见整改任务,针对2018年以来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反馈的十个方面问题、全面贯彻落实巡视工作条例集中整改六个方面内容,深入开展自查整改;全力保障市委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巡察,推动巡视巡察问题整改走深走实。

3.理论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制定印发了《2024年度郑州市水利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分专题集体学习计划》,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成功举办,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3次,组织局机关党员干部开展各种学习活动30余次。围绕政策法规解读、水利工作现状、工作前景、先进经验介绍等内容,开展“今天我来讲 机关大讲堂”活动7次。

4.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发展党员发展对象3名。制定了“三会一课”记录规范,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纪学习教育、“7·9”讲话精神学习等活动;申创机关党建品牌和子品牌6个;严格按照党务公开制度规定,对党费收缴使用、党组织换届、“四强”支部建设等工作及时公示公开,营造公平公开公正氛围。

5.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制定印发了郑州市水利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清廉机关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推动清廉机关建设;8月份,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相关单位人员到我局观摩学习清廉机关创建工作,并听取我局创建经验发言。通过学习典型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廉政谈话等形式,强化纪律规矩意识;严格监督执纪,对局机关和局属单位开展作风纪律检查7次;深入开展全市水利系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针对招投标、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水利行业“点题整治”项目等相关领域,制定集中整治实施方案,排查整改群众急难愁盼及职能部门问题92个。

6.意识形态工作更加有力。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研究制定了《郑州市水利局意识形态工作未巡先改工作方案》,向市委专题报告意识形态工作4次,主动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新情况新动向。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处置,办理市长热线、人民网等平台投诉建议600余件,局系统全年未发生重大网络舆情。

7.整治形式主义有力开展。严格落实整治形式主义要求,切实精简文件,局机关发文数量实现连续3年只减不增;深入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局机关各处室手机工作群减少44.6%;全面落实“线上”考核、智慧考评要求,压减局属单位考核事项43项,压减率27.9%,优化考核事项16项,免填报6项。

三、存在问题

一是水利发展理念与现代化建设目标尚有差距。随着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水利工作面临着更高标准的水资源支撑与水安全保障要求。在系统观念运用、科学方法统筹、制度体系完善、工作标准提升及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等方面,仍需加大开拓创新力度,自觉融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全局,高效推进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

二是河长制湖长制深化落实存在短板。在河长制湖长制的实施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基层河长履职能力不足、问题发现不全面、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不均衡等问题。部分乡、村级河长在发现问题方面过于依赖上级交办,自身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

三是重点项目推进力度需进一步加强。部分项目面对着资金保障力度不足、相关区县(市)土地征迁进度较慢等难题,缺乏有效破解办法,影响项目整体进展,需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优化资源配置,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