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1609197/2019-00003
  • 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 建议,建议提案
  • 2019-01-20
  • 2019-01-20
对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A(2018)3号的答复

尊敬的尚继业代表:

      您在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关于加大非遗保护力度,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议案》已收悉。您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作了认真分析,对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出了中肯建议,诚挚感谢您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给予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针对您提出的几点建议,我们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探讨,现简要回复如下:

      非遗是人民大众的生活和实践,很多非遗项目已深刻融入所在区域、社区民众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生动丰富的实践,是非遗保持活力的基本标志。非遗传承是知识、技艺持有者和相关群体共同参与、密切互动的实践。因此,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关于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基本理念,注重实践,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和权利,使非遗溶入现代生活。在此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树立全民保护非遗的理念。近几年来,每年的春节期间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我们都举办全市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宣传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营造全社会关心非遗保护的氛围。此外,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文同源 心相连--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暨儿童美术作品交流展”“春雨工程—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边疆行”“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全年各类宣传展示活动达272场次,参与活动的群众达182000人次。同时,我们积极利用网络、手机等时效性强、费用低廉的新媒体进行宣传,开办了 “超化吹歌” 微信公众号,各县(市)区、各传承人举办的各类培训、展示活动也经常在网络上、手机上进行宣传,已经形成了长年不间断的良好局面。在今年正月十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中采用无人机进行了现场直播,收视观众达13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惠济区非遗保护中心利用科技手段,把实物展厅和现代VR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厅”。参观者可通过电脑点击链接,或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登录惠济区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通过鼠标、键盘或手机触摸屏旋转、放大、缩小非遗展厅的每个角落、每件展品,实现720度随意实景漫游,打破了时空格局,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直观、立体地感受每件非遗展品,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极大地方便市民了解非遗。此外,我们还积极“走出去”,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宣传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利用文化部“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交流活动,走入江西赣州、西藏阿里自治州、甘肃张掖、云南西双版纳、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等地,宣传展示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作品。与香港、澳门、台湾、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间的非遗交流活动也时有开展。与此同时,近两年来,我们还接待了沈阳、济南、赣州、福州等国内多个城市和省内多个地市的同行,有力地传播了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是积极开发利用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使非遗溶入现代生活。近几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和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越来越多的传承人自发地或在我们的指导下开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有些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如“密玉俏色雕刻”传承人王冠军,成立了自己的华龙玉雕厂,收徒134名,既收徒传艺,也加工生产,年产值数千万元以上。“嵩山婚俗”传承人刘海潮,利用自己传承的传统婚俗礼仪,开发各种传统婚庆仪式,成立了海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开封、鹤壁、焦作等地开设了数家分公司,年产值近千万元。在前期服务婚礼婚庆的基础上,目前已与房地产开发商、黄金珠宝公司、饭店酒楼等合作,将婚庆服务衍生到婚房、首饰、婚宴等一系列服务。此外,还有李氏膏药、水晶雕刻、蔡记蒸饺、鸭李正骨、嵩阳宝剑煅造工艺、黄河澄泥砚等项目的传承人,都在传承发展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起到了带动引领的示范作用。当然,我市还有大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亟待进行生产性保护,我们将积极地为他们奔走呼吁、牵线搭桥,引入资金,助力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目前我国、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的新局面,大力开展“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扶贫”工作,将非遗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组织我市民间文学类的传承人到河南涉县参观学习,与我市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大力开展遗产旅游,使我市的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充分传承和宣传。

      二是选取部分非遗项目,邀请国内优秀的文化创意设计公司进行设计、包装,开发非遗衍生品,转化为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打造新的文化业态。

      三是整合我市的香包、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组建传统工艺工作站,搭建生产制作与市场推广的平台,推动香包、剪纸类非遗项目做成文化产业,帮助传承人脱贫致富。

      四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振兴传统工艺》的要求,对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项目和列入第一批河南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项目按照“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思路,制定三年振兴计划,采取有力措施,帮助项目做大做强,使每一个项目都发展成为我市新的文化产业。同时,制定我市的《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并加以实施,对市级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予以扶持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建议。

 

 

                                                       2018年12月27日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