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963/2019-00031
  • 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建议
  • 2019-01-14
  • 2019-01-14
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对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A27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A27号建议的提案

尊敬的张志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郑州西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投入和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一、我市的基本情况

2018年初,市领导提出要探索建立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维护试点,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3月29日-30日,市农委张晋科副调研员带队前往新密市苟堂镇苇园村、乔地村,平陌镇崔沟村、耿堂村,巩义市堤东村、长封村,回郭镇祝驾庄村,北罗村等两市的4个镇8个行政村实地调研农村公共服务情况,通过与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的座谈,实地查看,看到村庄路面破损比较严重,缺少排水沟,缺少路灯,缺少文化活动场所,同时也缺乏基本的运转维护经费,公共基础设施欠账多,缺口大,群众需求迫切,对实施此类项目强烈欢迎。同时建议采用“四议两公开”群众自治决策程序解决零散小项运行维护资金支出,达到招标标准的按照既定财务制度执行。

二、外省市的一些做法

4月份,市农委农经处联系了成都等市,我们通过网络查询、电话联系等形式了解学习他们的做法:

(一)江苏省的做法

2012年被国家确定为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省,启动了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通过连续三年的扩点到面,到2015年所有行政村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试点全覆盖,实现了“小改革、大机制、小资金、大舞台”的目标,促进了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了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

一是在资金保障方面。江苏省将运行维护费用列入财政预算,进行制度性安排,鼓励有条件的县乡财政、村集体增加资金投入,接受社会捐助,建立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多渠道的投入机制。江苏省2012年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示范试点的补助标准为每村每年5万元(省级财政3万元,市县配套2万元),后逐步增加到每个标准村(2500人)8万元,资金来源为省、市、县(市、区)财政资金。南京市未纳入省试点,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按村均不低于10万元的标准在所有行政村开展运行维护工作;扬中市对人口在3000人以下的行政村每村补助12万元,人口在3000人(含)-5000人的行政村每村补助14万元,人口在5000人(含)以上的行政村每村补助16万元,对年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下的行政村补助标准上浮20%,并开展村企挂钩、争取社会赞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在资金用途及报账方式方面。财政对各地的补助资金,苏北、苏中地区重点保障农村环境卫生日常管护及村内小型维修项目,支付常年管护人员报酬和设施维修费用,村内建设项目通过其他资金渠道解决;苏南地区主要用于支持经济薄弱村、工作考核、改革创新奖励等。省、市、县级财政资金由县财政专账管理,及时拨付到乡镇财政,实行乡镇报账制,乡镇财政所按行政村分别建立台账,管护人员报酬通过“一折通”打卡发放,管护支出经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凭有效票据到乡镇财政所报账。三是决策及运行机制方面。通过试点着重解决了“谁来管”、“谁来干”、“干什么”、“资金来源”及“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问题。试点村建立健全运行维护长效机制,建立了民主议事、购买服务、管护责任、考核奖惩、资金保障等五项基本制度。村内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将实行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按照“养事不养人”、“花钱买服务”的原则,公开招聘一定数量的管护人员,优先聘用村内低收入农户,进行常态化管护,对管护人员实行责任制管理,定人、定岗、定责、定酬。2016年底,江苏省出台了国内首个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地方标准,确保村庄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综合服务中心和文体设施等四个方面的运行维护做到有标可依,按标管护。四是在设施设备维护方面。传统的管护方式是由乡镇和村负责公开招聘管护人员,由行政村自行开展道路、河道、绿化等设施管护,县乡实施考核奖补,同时注重创新市场化运作方式,有的乡镇(街道)统一管护或划片管护和通过公开招标,将运行维护任务委托给专业公司或组建劳务合作社,实行市场化运作,如仪征市目前采取统分结合、市场化运作两种模式,传统方式是由村管护站按月制定工作,做好日常管护和集中管护工作;市场化方式是由各村列出若干标段进行公开招标,村委会与中标人签订承包协议,镇、村负责督查考核。张家港市提出2017年全市农村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率要达到45%。

江苏的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农村环境“脏乱差”得到有效遏制,村庄环境整治成果得到巩固,基层干部找到了为民服务的有效抓手,低收入农户有了新的增收渠道。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道路修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维护“五位一体”目标,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二)四川省成都市的做法

成都市2009年启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通过着力建立分类供给,经费保障、统筹建设、民主决策和人才队伍五大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

一是设立专项资金。从2009年起,成都市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规定市、县两级财政以2008年的金额为基数,每年对每个村(涉农社区)的专项资金支持不少于20万元。其中:中心城区由区财政全额安排,二圈层按照市级、县(市、区) 5: 5 的比例安排,三圈县 (市) 按照市级、县(市)7: 3的比例分级负担。2013年,成都市修订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专项资金提高到每个村至少40万元,并要求在2017年前达到60万元(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最低标准达到5000元/百户)。二是分类细化服务品种。2009年成都市设置了7大类59小项公共服务项目,其中以政府为主的项目占61.02%,以市场为主的项目占22.03%,以村自治组织为主的项目占13.56%,形成“四大类12小项”。经过几年的实践,到2014年为改变资金限制过多、范围过死的问题,设置了负面清单,进一步放活资金使用,不划定经费使用范围,转而设定负面清单,列出五类优先项目,20项禁止项目。三是民主决策程序。成都市出台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3年进行了修订,从六步工作法:宣传动员、收集民意、梳理讨论、议决公示、实施监督、评议整改到收集梳理、民主议决、实施监督、评议整改“四个重点环节”改变。明确了村级公共服务资金的民主管理机制,瞄准了农村公共服务的重、难点,不断完善民主议决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重点环节的操作规范,确保资金用到实处,花在刀刃上。

成都市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极大地改善,农村环境更加整洁优,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的意识和能力持续增强,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治理机制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三、我市的做法

(一)我市开展试点的背景

一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市正着手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推进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村级管理服务与村级集体经济的剥离,即“政经分离”,这使得村级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更加困难。二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迫切需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鸿沟不断加大,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经费已纳入财政划拨,而更加缺乏资金保障的农村的公共服务没有必要的经费来源。三是基层群众期盼建立村级公共服务体系。经我们调查,目前我市的农村公共服务主要涵盖:基础设施管护、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群众纠纷的调解等方面的支出,分别有不同部门牵头,有的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存在管理、保障无序的情况,缺乏统一规划和部署。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参照成都市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破解城乡二元困境,实现村民民主参与,实现村庄的有效治理方面的经验,起草了《郑州市农村公共服务专项实施方案》,并征求相关单位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

(二)下发专项实施方案

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启动2018年试点工作。5月10日,我们以郑农小组名义印发了《郑州市农村公共服务专项实施方案》,确定在全市范围选取200个行政村开展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维护试点,每个村按50万元概算,主要针对行政村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文化生活三大类。解决村内道路、路灯、排水沟渠、生产道路等建设;村级公共房屋的修缮维护,生活用水、用电设施维护,村内道路绿化、环境绿化美化、小型公园建设;垃圾处理、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的建设,农村共享书屋、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体育健身器材等设施的维护。试点农村社区:农村社区的“五通七有二集中”,即:通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宽带;有社区服务中心、有标准化卫生室、有超市、有文化活动室、有科技文化活动中心、有幼儿园或小学、有养老院;有垃圾集中处理、有污水集中处理。

(三)县市评审,进行市级备案

11月份,各县市已按要求进行了相关的项目库建设及第一批试点村项目的评审,目前,6县市共上报235个村申报试点项目,主要解决道路及排水沟渠、生产路建设、路灯建设、文化广场及体育设施建设、村委修缮等。目前,市农委正按要求研究确定资金切块下达办法,确保兼顾县市组织实施的积极性和贫困村数量等,其中一个原则就是照顾西部山区,用好财政资金,让群众真正有获得感。下一步将切块下达项目资金,督促县市实施。

四、搞好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可参考四川省成都市,成立市级的专门机关市委统筹委或者切实有效的议事协调机构,统筹推进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避免规划无序,政出多门、多头投资,九龙治水的局面,切实提高财政资金投放的精准性,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

(二)赴外省市考察学习。农村公共服务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建设,同时也涉及便民服务事项等软服务,涉及多层级多部门,建议组织相关人员尤其是涉及到的具体负责的单位、处室负责同志,到已经取得经验的省市去学习借鉴,取得真经,少走弯路,确保好事办好,更快的推动我市试点的普及和推广。

(三)强化监督检查。市、县农村公共服务牵头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通报试点项目进展情况,落实乡(镇)政府或办事处管理职责,同时要加强资金监管,充分发挥资金效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有条件的地方可前期就将纪委、监委,审计部门等纳入组织实施环节,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四)注重总结经验。各县(市)要认真组织实施,总结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运行维护试点经验,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项目申报、实施、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确保试点工作有规可依,有序推进,早日实现全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9年1月9日    

                             

联系单位:郑州市农委         邮    编:450000

联 系 人: 张  胜            联系电话:67170730

抄    报:市人大选工委 市政府督查室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