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103/2020-00252
  • 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建议
  • 2020-10-01
  • 2020-10-01
关于制造业发展建议的答复
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B(2020)262号建议的回复

王玉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制造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郑州市制造业发展工作的关心。我局对您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讨论,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快工业企业复工复产

1、加强分类指导。制定并印发《关于印发郑州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实施方案的通知》(郑工信〔2020〕13号),坚持防控从严、分批分期、错峰推进、强化监管的工作原则,有序推进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同时,要求各县(市、区)工信部门成立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专项工作机构,对提出复工复产申请的工业企业,要及时组织审核。全市应复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57家,除部分纳入年度整治、搬迁计划的企业外,基本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应复尽复。

2、强化企业服务工作。为进一步加快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做好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工作,制定并印发了《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郑工信〔2019〕20号),明确下一步重点做好企业用工对接、产融对接、产业连配套、惠企政策等有关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工作的十条具体举措,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帮助企业稳产、达产、扩产,把疫情影响的生产时间“夺回来”;强化产业链配套服务。建立市县两级重点企业配套工业企业名单,对在我市范围内生产的关键原材料、零部件供应企业,要求各县(市、区)工信部门要密切联系,相互配合,确保同步复工、应复尽复;对在市域外的配套工业企业,统一帮助协调解决,早日实现配套企业复产达产,努力做好上下游配套企业同时复工复产工作。

3、加大财政资金支持。为应对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我市印发《郑州市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举措》30条等系列举措,明确加大对相关企业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对2020年我市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和参与一线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的企业新增贷款,财政部门按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对承租国有企业经营性房产的中小微企业,实行房租“两免三减”政策,减免2个月房租,之后3个月房租减半;对存在资金支付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可以延期收取租金,具体收取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对租用其他经营用房的,鼓励业主(房东)为租户减免租金。从落实情况看,上半年全市共为企业贷款贴息30.7亿元,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1600余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疫情期间房租、利息等成本的支出。

4、加强对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指导和督导。市工信局成立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专项工作组,成立16个工作专班,实施复工复产企业“日报告”制度,定期督导调研各县(市、区)、开发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指导企业加强内部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企业内部疫情防控责任,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

(二)积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

1、规划引导,明确方向。编制实施《郑州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连续三年制定了工业智能化改造攻坚实施方案,实施智能工厂(车间)、“机器换人”、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等目标任务的攻坚行动;制定了《郑州市“十三五”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和智能传感器、信息安全、数控机床等三个智能制造领域培育专案,将机器人、物联网装备、智能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关键零部件等七个领域作为智能装备发展的重点,有效引导和推进了智能制造整体工作的有序开展。

2、建设项目,培育示范。依托省、市两级重点示范项目库系统,实现项目建设的动态跟踪监测,智能制造项目投资和项目建设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积极建设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培育资源池,通过专家授课、现场诊断等形式,分级分层持续培育新增一批示范企业(项目)。宇通客车、汉威电子、郑州三磨所等5家企业(项目)成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中机六院等8家企业的9个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专项资金支持。好想你等61家企业建成省级智能工厂(车间),四方达超硬材料等145家企业建成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各项示范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3、协同推进,构建生态。积极培育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和企业上云服务商,并将“企业上云”作为企业智能化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途径,累计培育了20家企业入围省级企业上云服务商,在“百千企业上云”的基础上实施“万企上云”计划,在“全省企业上云深度行”的基础上开展了“郑州市企业上云推广月活动”,率先发布了面向行业的“推进企业上云实施指南”。推动中机六院中标工信部“智能制造整体规划设计(离散型)”,培育郑州机械研究所等15家企业成为省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进传感器产业深度参与智能制造,汉威科技的智能传感器、金惠计算机的工业视觉机器人、河南欧帕的物流机器人、河南金谷的包装机器人、科慧科技的焊接机器人在相关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海康威视、航天云网等国内知名解决方案供应商相继在我市落地,积极建设服务全省、辐射中部的智能制造创新融合发展及解决方案输出地。

(三)认真落实、落细“三送一强”活动

认真按照《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为企业“送政策 送服务 送要素 强信心”活动月实施方案》要求,市工信局精心谋划、积极行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工业经济运行,扎实推进“三送一强”各项工作。“三送一强”活动月结束后,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在工信系统内对“三送一强”活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创新方式、深化服务,通过常态化“三送一强”活动助推经济发展。

1、建强用好工作专班,理顺工作机制。一是市工信局印发《关于成立“三送一强”工作专班的通知》,设立一办三组,进一步发挥局县处级领导负责的16个板块复工复产服务专班、5个片区防疫物资保供服务专班、18个重点企业驻厂服务专班的作用,明确职责分工,搭建“三送一强”工作体系,对各县(市、区)龙头企业开展大走访,深入企业指导服务,建立工作台账,深入开展“千名干部帮千企”活动,落实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当好企业“娘家人”,印制3000张贴心服务卡,列明服务专班成员联系方式及“郑州工信”公众号二维码,积极向工业企业发放,确保企业找得到、问得清、办得成。二是市工信局成立了对口联系新密市“三送一强”活动专项工作组。活动开展以来,专项工作组与新密市建立了完善的问题收集、交办、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形成了“整体联动、推动有力、行动高效”的工作格局,第一时间梳理形成问题交办督办清单,精准协调解决企业资金、土地、原材料、供应链配套等难题。

2、强化宣传引导力度,确保政策落地。一是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将全市统一编制的应对疫情政策汇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N政策等,定制1000个“三送一强”政策汇编U盘向企业免费发放,做到各县(市、区)重点工业企业全覆盖,在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设置政策宣传专题,突出“干货”,确保所有企业全面掌握政策、熟悉流程,加大企业政策知晓度。二是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积极推荐我市企业进入国家、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将122家工业企业纳入疫情防控市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对纳入名单的企业,加强金融、税务部门协调对接,落实专项贷款、贴息补贴、税收减免政策;加快落实防疫物资企业扩产设备补贴,协调落实企业稳岗补贴等系列政策措施。开展2017、2018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补助资金清算工作,深入企业指导完善申报材料。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拟订产业升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招商引资、企业培育、要素保障、信息产业等三年行动计划和优先保障工业项目落地建设机制办法、市级领导分包领军型企业工作制度等,研究拟定《郑州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郑州市工业经济“强信心稳增长”若干措施》,积极落实“应对疫情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30条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运行“双统筹”,确保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3、创新工作开展形式,加强企业问题协调处理。一是建立“三送一强”企业问题直报平台。聚焦企业生产经营的痛点、难点,狠抓工作落实,开发企业问题线上直报系统,实现企业随时、快速反应诉求,精准定位企业生产经营问题症结和复工复产难题,做到随时发现、随时处理、尽快处理。二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反映问题处理工作的通知》(郑企〔2020〕2号)要求各县(市、区)、开发区认真落实《郑州市企业问题处理工作制度》(郑企办〔2019〕10号),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服务长效机制,规范企业问题收集、交办、转办、跟踪反馈等工作流程,把有效协调解决企业问题作为当前服务企业的重中之重,当好“店小二”“娘家人”,提高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4、开展四项对接活动,强化要素支持。一是做好产融对接,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分级建立重点企业融资需求清单,对征集的企业融资需求进行梳理,加强与金融部门、银行对接,增加企业授信贷款,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二是做好用工保障。市工信局积极开展用工对接,联合市人社局在中部就业网开展“重点工业企业春风行动招聘周”,依托“智联招聘”,举办工业企业“强信心、稳增长”网上招聘月活动,发布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三是做好产销对接活动。组织重点工业企业与市重点项目、政府投资工程开展精准产销对接活。组织汽车产业链精准产销对接会,通过各种方式扩大企业销路。四是鼓励组织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力争达成一批产学研合作成果。

(四)加强公共资源建设,积极扩大内需

加强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短期内可以快速带动投资增量、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动能。长期来看,是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有效带动我市水泥、建材、装备制造等行业企业发展。按照市级统筹、区级主责、突出规划引领、健全推进机制、坚持分类施策,扎实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作。一是积极组织工程复工复产。指导市内五区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尽快进场施工,全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已经做到能开尽开。二是健全完善相关工作制度。重新修订督导考核办法,下发扬尘治理通知和关于加强郑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出台老旧小区物业维修资金补缴续筹方案,组织我市相关设计规划单位专家,对老旧小区技术导则进行了深度研讨。三是不断创新工程推进举措。市区两级老旧小区改造机构在组织机构方面、项目手续办理方面、项目进度督导方面,创新和完善了一系列措施,有效推进了工程进度。四是分层充实完善工作专班。在市级层面,设立了技术协调组,在专业经营单位方面,按照市级、区级、项目三个层级分别建立了工作专班,同时各区按照相应的专班机制,明确专人进行对接。五是加强旧改资金支持力度。配合市财政局完成了2019年结余中央奖补资金和2020年中央奖补资金的拨付,同时配合省住建厅正在争取建设银行对我市信贷支持。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一)积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分析监测,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一是加快提升产业能级。做强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等6大主导产业,建立完善主导产业链长制,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创建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做优装备、食品、铝加工、建材耐材等传统产业,深化“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压减淘汰低效过剩产能,重塑传统产业发展新优势。二是强化项目支撑带动作用。聚焦京津豫、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经济、新基建等,引进一批处于价值链顶端、具有产业链号召力的龙头企业。办好2020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等重大产业活动。三是推进制造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推动百年高成长性企业三年倍增发展,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企业100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200家,大力建设工业设计中心、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国防科技工业“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实施“万企上云接链”行动,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大脑”3-5家,新增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20个。四是积极拉动内需。继续做好老旧成小区改造重点项目推进。进一步加强中央奖补项目和省定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力度,确保按照上级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改造任务。同时,加大完工项目检查力度。全方位、多批次、高频率对完工项目进行重点督导检查,积极拓展资金来源途径。督促各区做好完工项目的竣工决算工作,尽快完成市级财政奖补资金拨付。

(二)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好传统产业嫁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加法,推动“企业上云”,建设“工业大脑”,强化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加速制造业向智能经济形态转型。一是提升网络化水平。加快推进5G、IPv6、NB-IoT等网络商用部署和规模发展,积极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解析节点,推动企业内外网改造升级。开展重点行业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试点,提升设备、控制、网络、平台和数据等安全技术防护能力,建设多层次安全保障体系。二是加快数字化改造。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推动ERP、MES等在企业中的应用,提高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和硬件装备数字化水平。三是推进一体化应用。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大脑”,大力发展工业APP,培育企业上云服务商,实施“万企上云上链”计划,分行业推动企业上云,深化区块链技术应用。四是创新融合化发展。发挥数字赋能作用,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围绕制造业发展布局数字创意、工业设计、智慧物流、工业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耦合共生。发展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培育网络协同制造、柔性制造等新模式。

(三)持续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加快形成系列规划政策支撑体系,完善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1+9+6+4+1”系列配套文件,组织编制“十四五”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人工智能、5G及北斗应用等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积极申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加快实施年度工作推进专案,出台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加快国家、省、市各项惠企援企政策落实,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二是优化企业服务。积极推动落实《2020年企业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企业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深入开展产销、人才、产融、产学研 “四项对接”活动组织做好各类产销对接活动,组织做好“郑好有”制造业线上线下系列产销对接活动,持续做好“十百千”产销对接活动,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积极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帮助企业降低各类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常态化开展“三送一强”活动,做实“企业家接待日”“千人帮千企”等企业服务活动,推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偿工作,要建好用好企业问题线上直报平台,强化企业问题办理,积极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提升企业获得感,积极打造优良营商环境,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尊敬的王玉军代表,再次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制造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我单位将进一步强化部门协调沟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我市制造业发展工作的引领和指导工作,促进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