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963/2021-00065
  • 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建议提案
  • 2021-06-15
  • 2021-06-15
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议的答复
关于对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B176号建议的回复

韩流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郑州市立足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特点,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示范引领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具有特大城市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2015年到2020年,市财政投入8亿元专项资金建成美丽乡村试点村57个,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83元,增长5.3%,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3.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1.73,差距进一步缩小。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统筹城乡,科学规划布局。郑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跳出“三农”抓“三农”,用统筹城乡发展理念,来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把城市与农村作为空间的共同体、生态的融合体,一体谋划、一体建设、一体发展。出台了《郑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推动农村全面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大城市发展的步伐。制定了《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导则》,统筹城市和乡村、农业和旅游、生产和生态等空间融合、功能互补,围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城市发展功能定位和“两带一心”文化旅游布局,以交通干线为框架、以风景区为依托、与文化旅游带相融合,集中布局美丽乡村建设,以点带面、串珠联线、组团发展,打造美丽乡村旅游带,形成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新格局。

(二)坚持因地制宜,分层分级推进。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因地制宜推进不同区域美丽乡村建设:东部平原地区,以美丽田园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美丽乡村与美丽田园交相辉映的田园乡村;西部丘陵山区,依托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民宿旅游;近郊城乡结合部,与都市区发展相衔接,着力做好环境优化和生态提升;沿黄区域农村围绕落实黄河高质量发展战略,实行统一规划、整体提升,建设沿黄美丽乡村文化休闲旅游带。工作推进中,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分层分级、滚动推进。市一级重点抓好统筹谋划,确定发展布局和行动计划;县一级承担主体责任,注重县域统筹,多村连片发展;乡一级抓好农村环境整治,优化整体发展环境;村一级做好宣传动员、组织实施,发动群众自己动手建设美丽家园。

(三)坚持生态优先,做靓乡村底色。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美丽村庄、美丽田园、美丽公路、美丽河道、美丽产业”一体布局、一体打造,推进乡村全域美。累计投入资金80亿元,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做到日产日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4.4%;累计完成水冲式户厕改造43万多户;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163个、美丽庭院3.2万余户;广大农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2020年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554公里,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100%;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药化肥使用量连续五年实现负增长;全市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7%;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5%以上;农业农村发展的底色“绿”了起来。

(四)坚持融合发展,打造美丽经济。转变乡村发展方式,以“两山理论”为指导,依托美丽乡村良好生态环境,推进产村融合、文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实现由美丽风景到美丽经济的转变,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2020年,我市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和农户庭院改造,引导农民充分利用废弃旧宅基、旧窑洞、旧厂房、旧校舍等,发展乡村民宿80多家,丰富了乡村产业发展业态,开辟了促农增收新路径。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新郑市泰山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新密市黄固寺村、二七区樱桃沟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登封市玄天庙村等10个村入选“2020年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守护绿水青山,吃生态旅游饭,正在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共识。

(五)坚持创新驱动,激活发展动力。抓好以土地为牵引的农村改革,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活力。出台《关于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探索开展农村全域国土整治试点,村庄整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指标出让收益全部返还村级集体;出台《郑州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导则》,建立联审联批、带图审批机制,规范乡村建房质量,提高乡村民居设计标准;出台《关于实施“三年强村计划”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市财政连续两年安排专项资金1.7亿元,扶持138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通过资源开发、物业经营、生产服务、乡村建设等多种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市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73%。

二、下步工作

下一步,郑州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全域景区化为目标,坚持城乡融合、文旅融合,统筹山水林田湖路村综合整治,力争通过两年的时间,集中力量建成50个以上美丽乡村精品村、300个左右美丽乡村示范村,形成3至5个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把郑州的乡村打造成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具有中原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增添更多乡村亮色。

持续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提升建设标准。以3A级景区的标准打造美丽乡村精品村,以“四美乡村”的标准提升改造示范村,与交通干线、风景区、自然风貌等融合起来,实现“串珠成线、扩带成面”,逐步建设全域美丽乡村。二是持续整治农村环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完成“旱厕、黑臭水体、垃圾乱堆”三个清零目标。三是持续提升乡村风貌。突出村庄风貌美学设计,因地制宜打造个性化建设与经营方案,让美丽乡村更有农村味、更有文化味、更有中原味。四是持续加大资金投入。2021年,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2亿元,对精品村每村每年扶持1000—2000万元,连续扶持2年。县级财政对示范村以每户不低于1万元标准进行扶持。五是持续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联乡包村”工作推进机制,市直部门组建工作专班,联系相关乡镇、分包精品村,推进政策落实、项目争取、招商引资和基层党建等工作,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感谢您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