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963/2021-00078
  • 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建议提案
  • 2021-06-07
  • 2021-06-07
关于进一步健全郑州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建议的答复
关于对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B395号建议的回复

张贵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健全郑州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防返贫工作基本情况

脱贫攻坚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一手抓脱贫攻坚,一手抓防返贫致贫,确保9.6万贫困人口脱贫质量和减贫任务顺利完成,2020年贫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127元,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坚持摘帽不摘责任,做到思想不懈怠、工作不断档、责任不缺位。坚持摘帽不摘政策,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适度倾斜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政策,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保持兜底救助类政策稳定。坚持摘帽不摘帮扶,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定点帮扶、“千企帮千村”等继续实行。坚持摘帽不摘监管,对脱贫村、户加强跟踪监测,及时发现解决影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苗头性问题。

二是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按照省扶贫办统一安排,我市对具有潜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建档立卡已脱贫但不稳定户(简称“脱贫不稳定户”)和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非贫困户(简称“边缘易致贫户”)进行监测,认定了一批“两类人群”。2020年,制定下发《关于加强脱贫监测户 边缘户动态监测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帮扶有效防止返贫和新致贫的意见》、《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对“两类人群”的识别标准和程序、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脱贫不稳定户38户126人、边缘易致贫户101户341人。

二、建立健全防贫预警机制

目前,我市已经建立了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机制。

一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监测预警功能,通过河南省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平台脱贫户返贫风险监测,对我市脱贫户中人均纯收入低于6000元、转移性收入占比超过40%、家中无劳动力或只有一个弱劳力半劳力、扣除资产收益扶贫分红收入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有大病病人等情况进行提示,各区县(市)信息工作人员对照提示的疑似存在返贫风险的户进行重点排查,将其中存在返贫风险的户及时纳入“脱贫监测户”管理,加大帮扶力度,防范化解返贫风险。目前,我市各区县(市)在防返贫监测预警方面也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如中牟县与阿里巴巴合作建立了防返贫监测预警系统,采取群众扫码自主申报预警和大数据综合分析预警两种方式对可能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家庭及时监测,登封市利用钉钉APP建立大数据监测平台,扶贫系统工作人员及帮扶责任人均可实时监测贫困户及边缘易致贫户信息。

二是充分发挥行业部门数据筛查比对作用,在县级层面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县级层面各有关部门之间定期交换重点人群监测数据,例如卫健、医保部门提供住院花费较大农村户籍名单,残联提供新办理、新升级重度残疾人名单,民政局提供新纳入的低保、分散供养五保、临时救助名单等,县级扶贫部门收集后将疑似困难名单反馈相关乡镇逐户研判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

三是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熟悉村情民意优势,通过群众自主申报、干部入户走访排查等形式,“自下而上”排查具有返贫、致贫风险的户。部分区县(市)在基层排查工作中采取了创新性措施,如荥阳市由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成立村组监测力量,对全村每个村民组收入最低的5户农户进行建册,村“两委”设置固定议程专题讨论两类人群筛查问题,对致贫返贫风险进行甄别确认,从而确保应纳尽纳。

三、建立健全防返贫帮扶机制

建立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动态监测台账,对落实的帮扶政策、风险消除情况等信息进行动态监测。为每户安排一名监测责任人,监测责任人每月至少入户走访一次,及时了解“两类人群”的家庭情况和实际困难,确保帮扶措施取得实效。脱贫不稳定户属于脱贫户,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采取更有针对性、有效性的帮扶措施,加强帮扶,补齐短板。对于边缘易致贫户,认真落实国家明确的技能培训、扶贫小额信贷、公益岗位、扶贫项目等帮扶措施,并将符合条件的户及时纳入兜底保障、临时救助范围,必要时采取社会帮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危济困。

各区县(市)在防返贫帮扶方面也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新郑市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精准防贫保险”合作协议,由政府出资,无偿为人均收入低于6000元的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购买政府防贫救助保险,保险赔付范围包括因病理赔、因学理赔、因灾理赔、因意外事故理赔四个方面,为“两类人群”提供病、学、灾、意外事故等全方位的保障。荥阳市制定《四级防范救助预案》,设立救助资金,进行临时性救助帮扶,防止返贫和新致贫。户级防范方面,通过拓展就近就地就业渠道、以工代赈、公益性岗位等政策,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就业问题,实现自我增收防返贫。村级防范方面,持续做好“长短”结合,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建立村级救助机制防返贫。乡级防范方面,整合乡镇各项资源,畅通救助渠道,精准发力防止群众返贫。市级防范方面,出台《荥阳市产业扶贫项目收益分配指导意见》《荥阳市产业扶贫项目收益资金分配管理办法》,从产业扶贫项目收益资金中预留部分资金,作为全市防返贫防新致贫临时救助资金,对全域“两类人群”进行保障性兜底。

四、提升发展能力,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一是多措并举促进就业。2021年,结合省级要求,我市制定了“全市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不低于2020年底水平”的目标,确保稳岗就业工作取得实效。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扶贫行动日专场招聘”等系列活动,积极对接务工需求,完善落实公益性岗位管理措施,指导区县(市)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三无”人员就业。完善落实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以创业带动贫困人员就地就近就业。深入开展技能培训,指导各区县(市)动员引导当地认定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采取“订单培训”、“以工代训”、“技能+创业”、“送技能下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积极开展雨露计划贫困家庭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帮助贫困劳动力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二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目前,全市181个脱贫村全部达到了“有特色产业、有创业致富带头人、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有集体经济收入、户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脱贫目标,五年来,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0.69亿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27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82个,培育带贫农民专业合作社166个,实现了产业帮扶对户对人全覆盖。引导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在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仓储设施、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项目,吸纳贫困村民就近就业创业,形成企业与贫困村抱团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力争“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下一步,市农委将继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长效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