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963/2021-00080
  • 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建议提案
  • 2021-05-27
  • 2021-05-27
关于食品安全需从源头抓起,加大对源头违法的处理力度的建议的答复
关于对市人大十五届四次会议第B423号建议的回复

张占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食品安全需从源头抓起,加大对源头违法的处理力度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关注和关心。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领导和广大市民对我们工作提出要求、进行监督,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鞭策,将会更加有效的促进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工作更上新台阶。

郑州市农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扎实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途径,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9%以上,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下面就相关内容分两部分作以答复,第一部分: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二部分:郑州市农委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情况。

首先答复第一部分内容: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把责任压实,打好农产品安全防控战

一是明确责任。建立了区县(市)、乡(镇、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的责任体系,每年与各县(市、区)、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责任书,发放监管公开信,做到事不漏项、项不漏人、人人有责。

二是建强队伍。建立监管、检测、执法三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监管上,构建起了“市级为龙头、县级为骨干、乡设检测站、村设安全员、企业自检为基础”层层把关的监管网络。执法上,整合资源,建立了以郑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和各县(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相结合的农业执法体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检测上,我市现有郑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和郑州市兽药饲料质量安全检验中心两家市级检测机构,均通过双认证(CATL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和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疫情防控。制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操作指南》,起草《致全市农资从业者的公开信》,充分利用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督导农业企业对上市的农产品加强自检,保障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活禽及野生动物的管控,对家禽养殖、屠宰等场所进行督导检查,规范畜产品生产,杜绝农贸市场活禽屠宰。

四是强化宣传。坚持每天六次在河南经济广播电台“驾车1066”栏目、每天四次在郑州经济广播电台“711早餐可乐”栏目播报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情况,在各大型市场超市LED屏上滚动播放当日农产品检测结果,组织开展“你买菜我检测”公益活动和“三下乡”活动,有效提高了市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正确认识和消费信任,营造了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氛围。

二、把产品做优,打好农产品安全提质战

一是抓绿色发展。种植业大力推进面源污染治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有机肥替代化肥,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保持零增长。水产推广稻渔、莲渔等生态种养模式,净化水体减量提质。畜牧业大力推进生态绿色养殖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市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7.1%,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

二是抓标准化生产。围绕发展都市生态农业, 主推农业技术45项,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3个,新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30个、美丽牧场 7个,新郑红枣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中牟县官渡镇成功获批全国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进一步完善种植、畜牧、水产养殖行政村、农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的自检体系,确保严格按标准、规范组织生产。

三是抓品牌建设。加强绿色食品认证管理,强化品牌培育,鼓励品牌认证。对种植业认证实施免费环评、免费检测政策,提高了企业认证积极性。截止2020年底,全市有效期内有机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11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名特优新农产品9个。涌现出了“好想你”、“三全”、 “思念”、“黄河鲤鱼”、“河阴石榴”、“新密金银花”等一批农业品牌,引领和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把监管做细,打好农产品质量持久战

一是抓土壤环境监管。自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市高度重视,2020年9月17日,郑州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李喜安为组长的郑州市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实现了多部门全方位全领域推动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效防控了耕地土壤污染风险,形成了重点工作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态势。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完善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量的摸底调查方法,掌握使用量的变化情况。对灌区用水进行定期监测,对规模养殖场、大型的水产养殖厂等出水进行监测,掌握农业面源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2.推动农业废弃物合理处理。配合生态环境局,严格执行地膜标准,严禁生产和销售使用厚度0.01毫米以下地膜。持续推进农药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5%以上。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弃农膜回收处理,持续在中牟县开展废弃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在惠济区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力争实现全市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95%。推动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全配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杜绝污染耕地。3.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开展涉重金属行业污染土壤风险排查和整治。2020年我市先后印发了《郑州市2020年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郑办〔2020〕10号)《郑州市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2020年度工作方案》(豫环文〔2020〕25号),严格按照方案开展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开展涉重金属行业污染土壤风险排查和整治工作。一是动态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定期对全市疑似污染地块名单进行了动态更新,全市累计122个疑似污染地块。二是积极督促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截至目前,累计完成42个疑似污染地块的初步调查和43个涉及土壤法规定的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均为未污染。三是落实污染地块风险管控要求。我市4个污染地块中,1个地块已经完成治理与修复,达到安全利用目标,针对剩余3个污染地块,严格落实了风险管控有关要求。四是组织全市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现场监督检查。生态环境局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集中对全市疑似污染地块进行了逐一现场检查,目前,全市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未发现有违规开发现象。五是积极开展涉重金属行业污染土壤风险排查和整治。按照分类管理和评估要求建立涉重金属重点行业减排评估数据库,完成基础排放量、新增排放量和工程削减量核算的认定,建立涉重金属行业减排评估数据库等工作。做好重金属污染物的总量减排与核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实现“到2020年底,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排放量较2013年下降12%,与2015年相比,实现零增长”的目标。做好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切断涉镉等重金属进入农田的途径,确保粮食安全。

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中,郑州市农委负责农业污染源普查,历时三年,历经千辛万苦,为农业污染防治工作谋划和科学决策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同时,郑州市农委也被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表扬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现突出集体。

二是抓生产环节监管。为推动种植业绿色、高效发展,筑牢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郑州市先后实施了可追溯“菜篮子”生产基地、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高标准“菜篮子”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不断提升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支持建设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和生物物理防治设施设备,推行统防统治技术措施,不断扩大统防统治面积。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增效工程,通过节水、减肥、减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几年的发展,项目区基本实现水肥一体化、生物物理防治全覆盖,粮食生产统防统治面积持续提高,化肥利用率不断提高。2020年,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35.85%,利用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生物农药等防治农作物病虫害183.45万亩,农药利用率达40%,肥料利用率40%,化肥施用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

三是抓水产监管。深入落实2020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的“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重要部署,从2020年起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稳步推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持续促进水产养殖用药减量,积极探索配合饲料替代冰鲜动物饵料,因地制宜试验推广水产新品种,结合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建立了一批示范推广基地,实现了加快转变水产养殖方式、持续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全力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工作目标。在2020年“五大行动”中,全市推广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池塘底排污尾水处理技术模式、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技术模式等生态养殖模式,加强疫病防控减少用药、指导规范用药减少用药、加强生产管理减少用药,指导养殖企业采用配合饲料替代鸡肠养殖鮰鱼,引进推广“优鲈二号”等新品种。推进实施水产养殖生产日志制度,统一印制《水产养殖记录本》每年一次发放到养殖户。指导养殖户做好“三项记录”(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健全养殖过程信息链,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四是抓畜禽养殖监管。近年来,郑州市农委通过规范畜禽养殖生产经营行为,严格畜禽养殖档案管理,要求养殖场详细记录投入品、检疫、免疫、无害化处理等情况,确保畜禽及其产品可追溯。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市农委建有兽药饲料质量安全检验中心,可检测包括三聚氰胺、瘦肉精等在内的126个参数,各区县(市)均成立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近三年共抽检各类样品13158批,畜产品合格率分别达到99.9%。下一步将持续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驻乳企进行检测,加大对“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监测力度,做好生猪屠宰和肉品品质检疫检验工作,保障畜禽产品安全供应。

五是抓投入品监管。建立农资打假联席会议制度。1.强化行政许可审查。严格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许可条件审查,对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通过,切实强化源头把控能力。2.强化行政监督检查。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深入开展国家、省、市三级农药、兽药、饲料、肥料等专项检查和监督检查,覆盖生产、经营、使用各个环节,对于存在的问题严格监督整改到位,切实提高企业规范化生产经营水平。3.强化产品监督抽检。认真开展国家、省、市三级农药、兽药、饲料、肥料等监督抽检工作,采取随机抽查、专项抽查、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监测面尽量做到全覆盖,切实提高流通产品质量管控水平。4.强化执法办案。强化“检打联动、行刑衔接”措施,依法严肃查处违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非法制售农资黑窝点、群众举报的农资案件、网上违规销售农资等行为,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坚决打击农资生产经营使用违法行为。5.强化农资管理法规宣传培训。大力开展以《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及配套规章为重点的法规宣传培训,加大对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主体的宣传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农药依法管理水平。

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共出动监管执法人员6972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2982家次,发现质量问题1个,行政执法案件3件,媒体宣传20次,发放宣传材料64538份,指导培训540场次,指导培训人员3856人次,切实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关。

六是抓基地监管。配合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15次,抽检338批次,监测合格率99.5%。除上级例行抽检外,我市主动开展了市级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确保基地生产安全。共开展农产品抽检1066批次、检测合格率99.15%,畜产品抽检1126批次、检测合格率99.73%,兽药抽检100批次、合格率100.0%,饲料抽检130批次、合格率97.69%。

七是抓合格证发放。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进一步规范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基本样式、承诺内容、开具方式、开具单元,鼓励有条件的主体附带电子合格证、追溯二维码、产品相关认证标识等。2020年区域内713家生产主体全部实行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共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428797张,附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20798.4536吨。

八是抓质量追溯。种植业方面,建成了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监控指挥中心、11个县级指挥分中心和382个追溯点,覆盖全市规模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生产基地;养殖业方面,建成了市级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县(市)区分中心,实现了对全市45个动物卫生检疫点、1个外埠入郑畜产品查验点、351家标准化养殖企业的智慧监管、质量追溯。(详见第二部分内容)

九是抓应急处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郑州市中原网签订舆情监测工作协议,由中原网对农业工作重大舆情开展收集、分析研判。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修订《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演练,为快速响应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监测,非洲猪瘟疫情实现常态化防控。

十是抓安全县创建。按照国家、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8大项50小项创建标准,逐一梳理,逐项落实。除开发区外,我市所辖12个区县(市)全部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全域安全水平。其中,巩义、金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荥阳、中牟、登封、新郑、新密创建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其中,荥阳已经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上街创建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中原、二七、管城、惠济也初步通过省考核组的验收(其中,中原、二七、管城已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整改,等待命名)。

下面答复第二部分内容:郑州市农委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情况。

为了贯彻国务院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我们所做的工作:

一、建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一)建设内容

信息中心:装修改造面积72平方米,购置机房硬件、网络安全设备、机房基础设备、操作系统及软件等95台(套)。

监控指挥中心:装修改造面积99平方米,购置监控显示大屏及外围设备等63台(套)。

追溯网点:设置382个村级及规模化生产主体(包括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检测追溯网点,追溯产品主要为规模化种植的蔬菜、水果等。每个检测追溯网点购置接入交换机、电脑、条码打印机、读卡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备及外围设备等28台(套);提升改造200个农产品市场的入场检测设备,配套接入交换机和IP网络寻呼通话终端各200台。

(二)项目建设情况

项目自2014年4月开始实施,在建设过程中,遵循系统工程思想进行建设,经过前期大量需求调研,进行了优化设计,制定了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计划进行建设。

2015年3月完成监控指挥中心、信息中心机房建设和“三大平台”软件(综合注册登记平台、综合信息采集平台、综合监督管理平台)开发的工作。

2015年4月开始生产环节追溯检测网点的建设工作。2017年9月,完成全部382个检测点的建设和内部验收工作。

(三)项目运行情况

自2016年9月第一批追溯检测网点建设完成后,随即采用边建设,边试运行的方式,不断对软硬件进行完善与优化。自2017年底项目验收以来,追溯体系项目运行管理实行运维服务周报制度,方便及时了解追溯体系工作动态。

2018年5月,针对在追溯体系试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追溯体系软件系统进行了全面改版升级,主要包括优化了系统架构,针对生产企业开发了手机APP客户端,增加了数据扫码采集方式,丰富了生产数据采集和管理手段,改进产品二维码编制和分发方式,简化操作界面等。同时,筛选出170家企业进行重点推广,包括集中培训和现场一对一技术指导共1000余人次,使追溯企业能够尽快掌握新系统的操作,至2020年底,系统共接收上传数据14433507条,其中生产档案数据6898条,农事活动数据33624条,检测数据14392985条(其中市场检测数据14367389条,企业检测数据25596条)。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对追溯网点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停产、半停产或运行不积极的生产主体进行撤点,追溯设备进行回收,配置到符合条件的新的企业。

二是继续完善追溯平台软件系统,在信息采集与服务方面不断优化提高,加强对追溯企业的人员培训与指导,提升生产主体应用追溯体系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属地管理,加强执法监管,完善市县两级管理运行体系。

四是待国家、省平台开通后,按照上级要求及时互联互通。

尊敬的张占平代表,虽然我们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 ,我们将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完善生产主体名录,强化日常巡查检查,认真做好牛羊肉瘦肉精排查,加强农产品基地监测,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继续巩固安全县(区)成果,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为保障群众舌尖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以上答复,不知当否?敬请张占平代表指正,多提宝贵意见!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