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963/2022-00079
  • 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人大建议
  • 2022-07-08
  • 2022-07-08
关于建设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建议的答复
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B(2022)059号 建议的回复

尊敬的韩流群代表:

您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和有力抓手,我市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制定出台了《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导则》(郑政文〔2020〕119号)(以下简称《导则》)、《郑州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郑办〔2020〕41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郑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办法》(郑农小组〔2020〕11号)(以下简称《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利用2021、2022年两年时间打造5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2021年市财政投入精品村建设专项资金7.2亿元,2022年投入精品村建设专项资金4.75亿元。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精品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美丽产业快速发展、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力量。

一、对于您提出的“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深入发掘和演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序推进,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建议的答复

《导则》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精品村的规划设计做了具体要求,要求精品村规划设计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路、村”综合整治,坚持“美丽村庄、美丽田园、美丽公路、美丽河道、美丽产业”一体布局,深入挖掘村庄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历史遗存、建筑遗存、民俗文化以及特色产品等,将村庄功能布局、景观设计、建筑风格与地域特色、村庄肌理、历史文脉协调统一。要求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特别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传统文化展示和传承潜力较大的地区,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吸引点,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日庆典、民间歌舞等休闲活动,增加农业休闲的文化内涵。各个精品村均根据自身情况聘请高质量的规划团队进行规划设计,市农委对规划方案评审进行监督,推动乡村因地制宜发展农旅文旅产业,目前农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红色文化游、自然风光游等特色村庄已经初具规模。

二、对于您提出的“要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的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村中老房子,建设一座小型的村史馆,让年轻人和后来者记得住乡愁”建议的答复

《导则》对乡村文明建设做出了指导,要求美丽乡村要注重搜集和记录乡村特色文化,通过搜集整理历史沿革、典故传说、名人文化、民俗风情、祖训家规等乡村特色文化,建设村史馆,进行记录和宣传。村史馆可结合文化活动设施布置,陈列内容做到系统性、特色化,基本内容宜包括村史、村情、村貌、生产、生活、发展现状及规划等;特色展览内容可根据各村历史文化特色进行挖掘、整理、提炼,如民俗文化、历史事件、典型人物等。《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提出,精品村项目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推进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促进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中包括:非传统村落保护村的古建筑修缮等历史风貌保护;传统艺术、地方风俗及文化传承等民俗文化馆舍建设。有条件的精品村均建立了独立的村史馆或在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设置了村史馆。

三、对于您提出的“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村子进行合理的设计打造,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彰显美丽乡村魅力,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议的答复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郑州市坚持遵循生态优先,坚决保护好村庄自然景观,避免破坏性开发和过度改造。在规划方案设计阶段,要求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多方面体现乡村规划的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特征,走差异化、错位化、多元化建设路子,因地制宜培育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避免在乡村中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2021年将巩义市海上桥村、登封市柳泉村、新密市范村村、荥阳石洞沟村等4个传统村落纳入精品村建设,加强对村庄生态环境及山水格局的保护、加强传统建筑保护、加强历史环境要素保护,确保村落得到高水平保护、修缮和利用,同时引入文旅产业,做到了保护性开发。对其他精品村,在保持好传统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建设,经过一年的保护和建设,2021年底,巩义市海上桥村、登封市玄天庙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21-2022年市财政每年对每个美丽乡村精品村根据人口规模、地域面积和项目建设内容进行资金支持。要求农委、文旅、交通、建设、水利、林业、教育、卫生、电力等行业部门的政策和资金要向精品村、示范村倾斜。在工作中,坚持避免村庄风貌和产业发展的同质化,建设沿黄组团、嵩山组团、伏羲山组团、长寿山组团等美丽乡村旅游组团,在组团内部既保持风貌的协调性、又坚持错位和互补发展,已经有35个精品村成为了近郊游的网红打卡地,在此基础上,2021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市农委、市城建局共同推出了7条特色鲜明的乡村精品旅游路线,为郑州市民提供了更好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四、对于您提出的“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和自然休闲特色生态旅游,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带动村中的经济发展,使村民增加收入”建议的答复

市农委把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取得了积极成效。各精品村发挥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健康养生、采摘体验、运动休闲、特色餐饮、民宿体验等特色产业,打造特色节会、展会、嘉年华等活动,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截止2021年底,郑州已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惠济区、登封市),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巩义民权村、新郑泰山村、二七樱桃沟社区、新密神仙洞村),全国十大精品线路1条(滨河风光览胜游),全国十佳农庄1个(丰乐农庄),累计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52家,认定市级农业科普研学基地16家。树立了“走进乡村  寻梦田园”区域品牌形象,培育了新郑“枣乡风情游”、二七“樱桃节”、荥阳“河阴石榴节”等一批知名的农事节会活动,规划打造了“一山、一河、一体验”——“嵩山休闲养生游”、“黄河风光览胜游”、“农耕文化体验游”等 3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全市60%的户外教育培训、85%以上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培训、90%以上的自然教育、亲子游等活动集中在休闲农业庄园和美丽休闲乡村。2021年仅五一、十一期间,精品村就累计接待游客141.5万人次,实现收入5897.47万元。2021年50个精品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34亿元,其中47个村庄超十万、14个村庄超百万、3个村庄超千万。

下一步,我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努力开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新局面。再次感谢您对我市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