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能实现郑州全国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目标”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关注与支持。您在提案中就实现郑州市全国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目标任务,做强做大郑州职业教育,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如:创新管理体制,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投入机制,建立灵活的经费支持政策等,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彻底解决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很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全国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牵头单位为市发改委,市教育局作为协办单位,将积极推进,进一步强化落实。
一、郑州市深化产教融合工作做法
(一)加强政策保障,持续改革发展力度
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教育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位置,持续加大改革发展力度。郑州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提升办学水平的实施意见》《郑州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为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组织保障。
(二)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力度
2022年,郑州市全市职业教育总投入31.13亿元,生均一般公共预算经费12345.09元,生均教育公用经费6497.14元。主要用于市级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市级教师培训、各级各类比赛活动以及职业教育招生宣传等。2022年我市共发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国家奖学金387423人次,发放资金35421.845万元。
(三)成立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
郑州市政府不断推动校企合作良性运行的机制,成立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建立起由政、校、行、企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全方位、高层次的校企合作领导组织架构。分批成立了汽车、电子商务、电子电工、物流、服装、工艺美术、信息技术、酒店服务与管理、卫生、营销共10个“郑州市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行指委的成立,在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搭建了有效桥梁,使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联系与合作更加密切,极大的促进了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四)推进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郑州市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目前我市已经确定17所学校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有效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有效机制。有效推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专业教学、生产实践、能力养成、技能提升的有机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五)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要素。通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职业学校的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强大的技术手段,推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郑州市多措并举,完善四级教师培训网络,培养和认定1509名省级“双师型”教师;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实施特聘兼职教师资助计划,面向企事业单位动态聘请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不断加强中职学校对高技能实践性教学人才的需求保障;还实施了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活动,遴选一批优秀企业作为教师培训实践基地,每年选派不少于100人次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累计资助专业教师企业实践不少于600人次,这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存在主要问题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郑州市职业教育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但对比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和产教融合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短板,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1.办学基础薄弱。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全市窗口学校建设标准不高,部分职业学校还存在规模较小、校舍陈旧、实习实训条件落后等突出问题,甚至难以保证正常教学和生活需要。由于校园面积小,容量有限,实训设施设备的改造与投放都不能及时跟上,办学条件和规模成为制约学校争取省级、国家级重大项目支持的主要瓶颈,严重影响我市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多数职业学校没有明显特色,办学理念不够清晰。
2.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缺乏更为明晰的政策性导向。各级政府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性文件较多,但大多是指导性、建议性的政策,配套性、落实性的政策很少。政府在产教融合治理体系建设中,引导、激励、统筹规划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因循守旧放不开手脚,造成学校和企业在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只有制定涵盖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且有较强针对性、实践性的具体措施文件,才能极大的激发行业企业融入职业教育的动力。
3.资金投入不足。全市职业学校仍存在学费标准偏低、生均经费制度尚未全面建立、生均经费标准偏低等问题。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远低于普高标准。公办技工院校生均经费补贴标准相对较低,资金使用限制较大,院校基建设施很难改善。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建设投入历史欠账较多,而随着技术升级,设备需要不断更新,加上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需要大量的耗材和能源,而这部分经费仅靠财政投入远远不够,要引企入校又面临国有资产使用等政策瓶颈,校企双方的合理诉求难以平衡。
4.专业教师紧缺。教师总体数量不足、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不高、以及教师培养与补充机制不完善等是影响新时代郑州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技术升级和专业更新对专业课教师的需求,职业教育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受编制制约,需要向行业、企业聘任的兼职专业课教师,教师技能标准高、工资待遇偏低,难以聘请到优秀的技术人员进行教学指导。在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入、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校长培养上缺乏力度。
5.产教融合不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向纵深发展,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发挥企业的育人主体作用。虽然对企事业单位接纳职业院校师生实习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实习过程中,由于企业费人、费时、费设备、费耗材,导致企业参与度不强。而目前政府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经费补偿和制度保障不够完善,导致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一面热,产教融合无法深入实施等问题,致使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契合度不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不能更好的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三、发展主要思路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是我国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决策。郑州市肩负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推动产教融合发展,有利于高端生产要素在郑州集聚,从而提升城市能级,为郑州打造国际综合枢纽、国际物流中心、经济增长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等国家中心城市职能提供有效支撑。
1.建设目标。建立健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构建服务支撑产业重大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服务贡献显著增强。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建成在中部地区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的产教融合型重大项目30个以上、建设产教融合工作联盟20个、建设产教融合工作专业示范群20个、打造5个引领产教融合改革的标杆行业、建设100家产教融合型企业。
2.主要举措。通过完善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和资源布局,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降低校企双方合作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创新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建设,探索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确保主要试点任务和改革举措顺利实施。积极围绕郑州市主导产业打造产教融合型行业,依托郑州市各产业园区打造产教融合型行业,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明确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基本条件,建立公开多元信息征集通道,拓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途径,做好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促进产教融合型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度融合。
3.重大项目。按照统筹布局规划、校企共建共享原则,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包括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产教融合园区等。围绕郑州市七大主导产业,优先满足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服务产业人才需求,充分考虑各产业园区企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办学优势特色,对项目投资规模与预期社会经济效益进行预判,共筛选出60个重大项目载体(含市域内省属院校)作为产教融合建设的重点,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18个,1亿元以下(含1亿元)项目42个。
4.政策支持。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发展资金支持力度,合理扩大学校经费管理自主权,支持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或举办职业院校,优先保障产教融合用地供应,全面落实财政土地等政策激励,希望市财政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企业参与产教融合项目的资金支持。通过强化产教融合金融服务支持,健全产教融合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引导产教融合创业投资服务发展,全面落实金融政策激励。通过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强化知识产权预警服务,加强行政和司法保护,健全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体系,积极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支持中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科研人员、企业技术人员更广泛地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等。积极推动我市乃至我省出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明确合作模式,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明晰责任、义务,细化在专业共建等方面的可操作措施。运用项目建设的方式,诸如立项一批市级高水平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活页式教材等等,激励和鼓励校企有效合作,产生典型的成果。支持优质职业院校牵头,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联合科研院所,成立职业教育集团、产教联盟,共同建设一体化开放型特色产业学院。
5.组织保障。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担任小组成员。各开发区、各区县(市)和有关部门对应建立工作专班,落实主体责任,建立由发展改革、教育、人社、财政、资源规划等部门密切配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协同联动,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知识产权等方面出台详细的落地配套政策,形成综合政策体系,推动产教融合落到实处。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争取更多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协调市直有关部门细化配套政策,指导各开发区、各区县(市)和项目单位开展项目谋划及建设,深入配合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建设,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2023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