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573/2024-00029
  • 郑州市园林局
  • 人大建议
  • 2024-04-25
  • 2024-04-25
关于减轻郑州市政府投资市区公园的建议
郑州市园林局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B(2024)438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吴广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减轻郑州市政府投资市区公园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城市公园建设的关心,您对城市公园建设投资模式的创新提议极具参考价值,我们将会在以后的公园建设工作中,进行有益尝试。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公园作为供民众公平享受的绿色福利,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产品,目前城市公园仍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管理,其建设管理费用也是城市公共财政支出的一大组成部分,这确实给财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由于公园设计规范要求以及公园绿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指标限定,公园内配套建筑的建设余地十分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公园的公共资源属性,公园内配套建筑要保证公园功能实现,符合经过审批的使用用途,坚持公益性以及为大众开放服务的宗旨,建设完成后可营收的场地规模及项目类型都受到极大限制,这些原因都造成极少有企业愿意合作。

目前,结合全市公园城市建设,我局将在城市公园建设中积极进行探索和尝试。根据我市当前公园园林绿化建设实际,对我市公园内、绿道内以及高架桥下轻资产运营项目模式进行探索,融合多元业态,尝试运行一系列“公园+商业休闲”、“公园+文化观演”、“公园+科普体验”、“公园+体育健身”等“公园+”项目:推出轻食简餐便民服务设施;打造多样体育运动项目;营造温馨自然儿童游憩场所;建设丰富文化科普体验;拓展绿地开放共享空间。通过“公园+”项目引入,提升公园绿地活力,以各类绿地为载体,构建公园化的生活场景和消费场景,带动周边城市界面功能和业态的提升,满足市民消费新体验,拓展“公园经济”新模式。

您建议中提到的“寻找企业合作投资建设管理公园绿地,绿地内经营收入用于维护和完善公园配套设施”是对公园建设的有益探索和尝试,能够大力节约建设养护资金投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需要多部门相互联动推进。我局也将继续坚持探索城市公园绿地建设运营机制创新,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充分发挥国有平台公司在绿地建设、运营、管理方面的作用,通过政企联营、特许经营、资源出租等市场化方式运营,提升绿地自我造血功能,探索建立多样化的兼顾公共属性和商业利益的绿地建设及运营管理新模式,实现绿地生态价值的转化,促使城市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市民群众对公园的数量、内涵、品质、功能及服务质量都有更高的要求,持续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管理机制创新是满足人民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等生活需要,也是推动绿色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如您所知,公园建设投资模式创新涉及政府多个部门,需要配套政策及财政支持,牵涉土地、规划、资金等诸多因素,我局将积极发挥作用,推动园林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次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全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关心关爱,希望您今后能够对园林绿化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4年4月25日                                               


联系单位:郑州市园林局         邮        编:450006

联 系 人:丁婧娴                  联系电话:67172125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