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573/2024-00030
  • 郑州市园林局
  • 人大建议
  • 2024-04-26
  • 2024-04-26
关于推进建设 山入城、绿荫城、水润城、景融城 生态公园城市建议的答复
郑州市园林局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B(2024)434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程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建设‘山入城、绿荫城、水润城、景融城’生态公园城市的建议”收悉。我局认为,您的建议符合郑州发展的实际和需求,分析问题准确,解决方法创新。为更好推进工作,经认真调查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应大力推进城市公园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标准,实施“拆迁出的10亩以下地块全部用于绿地建设”的政策,以“增量、提质、升级”为重点,因地制宜,已建成西流湖公园、青少年公园、南水北调带状生态文化公园等综合公园、微公园、小游园1000余个,实现了“千园之城”的重大突破;并编制实施《郑州市郊野公园专项规划(2018-2035)》,现已建成索河郊野公园等10个以上。此外,通过对碧沙岗公园、人民公园等17个公园沿街街景进行透绿、补绿、增绿,实现了园景与街景的完美融合。目前,我局正在加快推进《郑州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21-2035年)》《郑州市公园体系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与《郑州市绿道系统专项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实施工作,通过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建设,促进城市生态、生活和生产空间与公园形态有机融合,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您建议中的“采取多种形式,打造街景文化,增加城区活力,提升城区气质”等,完全契合“公园城市”建设的理念和要求,在今后城市公园建设中,我局将加以吸收和应用。

二、关于“应大力推进主题公园建设”的建议

您提出的“应大力推进主题公园建设,要主题鲜明,着眼长远,有时代感,统筹规划,分批实施,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等,对于丰富我市园林内涵、宣传特色地域文化、塑造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结合郑州实际与特色文化,我局联合相关部门围绕主题公园建设也作出了许多探索和尝试,一是立足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大力实施“生态保遗工程”,建成国家商都遗址公园等遗址生态文化公园54处;二是响应全民健身相关政策要求,积极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建成郑东新区高铁体育公园、二七馨悦园、高新锦和公园等一批示范型体育公园;三是深入挖掘郑州特色,建成以“市花月季”为主题的月季公园,以“雕塑艺术”为主题的雕塑公园、以“青年、未来、城市、创意、科技、生态”为主题的青少年公园等。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对接协调相关部门,结合《郑州市公园体系专项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落实,努力打造更多具有郑州特色的主题公园。

三、关于“引入社会资本,减少政府投入,实现共建共赢”的建议

城市公园作为开放、共享的公共场所,承载着市民群众的休闲游憩需求,大多由政府投资建设管理,确实给财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您建议中的“让有实力的品牌企业参与到公园广场建设中来,接受企业品牌赞助,展示企业特色,由园林管理部门负责把关及日常维护”等,为城市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结合您的建议,我局将在保障城市公园为民服务的公益属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公园+”发展模式,通过政府主导、政企互动、社会参与等方式,吸引社会多方广泛参与公园建设,以公园形态为表现形式,融入不同企业的文化元素,为企业提供展示形象的优质空间和载体,实现城市绿地功能建设和企业文化发展双赢的局面。

四、关于“加强管理和养护”的建议

目前,我市公园广场养护管理坚持精细化管理、网格化管理,具体为责任区域分片落实到人,对公园内绿化养护、环境保洁、园容园貌、安全保卫、设施维护、为民服务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以考核评比促进绿地管养水平不断提升。随着我市绿地开放共享空间持续扩大,公园管理迎来了新的挑战,您建议中的“在社会上招募义工,协助公园管理”符合我市公园管理实际需求,鉴于此,我局将尝试借鉴深圳、福州等地经验,转变公园管理理念,拓展公园管理思路,探索搭建公众参与公园管理绿色平台,积极引导有意愿的市民参与到公园管理中来,共同维护园容环境和游园秩序,努力实现“共享、共管、共治”的管理新模式。

五、关于“广场、公园建设要注重细节”的建议

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为市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以人为本是公园建设的核心原则。您建议中的“在园林中增设休息设施,联系学校让小学生动手做鸟窝,硬质铺装道路打破常规”等,与我局正在探索的“公园+”模式高度契合,结合市民实际需求,我局将从以下方面展开工作:一是设施设计充分考虑市民实际需求,适当增加休闲座椅等基础服务设施及配套经营便民服务设施,为市民群众游玩休憩提供便利;二是增设科普教育活动设施,充分利用公园现有建筑,设置城市书屋、园林科普馆、动植物科普馆等公益性文化空间,开展各类科普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化文化科普体验;三是景观设计结合公园自身特点,在满足安全实用的前提下,引入多元文化元素,体现郑州园林特色的同时兼具艺术美感。

六、关于“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策划活动,打造文化氛围”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持续举办“绿满商都·花绘郑州”系列花展,以此为依托,各个公园广场纷纷推出特色文化活动,例如,今年3月碧沙岗公园举办以“豫上繁花见海棠”为主题的海棠文化节,打造专属吉祥物“棠果”、“旋律”景观小品以及海棠主题水墨书画盆景展,还设有多处海棠主题拍照打卡点,给市民群众带来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自然与人文共融的文化盛宴。您建议中的“充分利用好自然和人文资源,策划有影响力的各类活动,打造文化氛围”等,为郑州园林品牌建设拓宽了思路,下一步,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将持续挖掘公园文化特色,积极组织策划各类文化展演活动,吸引企业参与进来,在提升园林文化内涵品质、满足市民群众的文化活动需求的同时,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我局在今后的园林绿化工作中将持续努力,以完善绿地布局、健全公园体系为目标,不断推进公园绿地建设,使优质绿地建设与城市特点相结合,将城市与生态更好地融合起来,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关心,希望您今后能够对园林绿化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4年4月26日                                               


联系单位:郑州市园林局         邮       编:450006

联 系 人:张圣洁                  联系电话:67177609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