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186/2024-00028
  • 郑州市水利局
  • 建议,人大建议,答复
  • 2024-06-05
  • 2024-06-05
关于进一步完善再生水利用政策建议的答复
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B(2024)273号建议的回复

尊敬的梁伟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再生水利用政策的建议”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郑州地跨黄、淮两大流域,北依黄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境而过,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3亿立方米,全域地表水可利用量3.5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5.6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实际本地可利用水资源量8.5亿立方米。郑州市黄河取水指标6.6亿立方米(含支流伊洛河2.4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分配用水指标5.4亿立方米,目前完成南水北调水量交易2.22亿立方米。

近年来,我市立足水情实际和发展需求,坚持“优水优用、先看后用、一水多用、循环利用”,以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水、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合理利用本地水、加大利用非常规水为重点,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着力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形成了“南水北调水主要保障生活用水,黄河水和本地水主要保障生产用水、生态用水,非常规水主要保障生态用水、工业用水,城镇自备井主要保应急用水”的用水结构。

在充分利用再生水方面,我们坚持分质供水,将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利用已经建成的三环、四环中水管线,配套支线管网,对城市绿化、道路清洁和工业用水大户输送非常规水,提高全市非常规水利用率。优化河湖生态补水再生水利用,补充河道生态水源。主要做法是:

一是将再生水纳入全市水资源配置体系。按照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水资源配置要求,将再生水纳入全市水资源配置体系。根据市水利局组织编制的《郑州市非常水综合利用规划》,为全面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对现有及规划的污水处理厂提标,全面提高排放标准,在此基础上大力建设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和管网,规划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5%,2035年达到65%,到2035年可增加再生水利用量6.0亿立方米。

二是强化刚性约束。严格贯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将再生水利用量纳入全市“十四五”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并分解至各区县(市),通过刚性约束推动再生水利用。到2025年,全市非常规水利用量不低于3.5亿立方米。

三是全面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在取水许可审批和计划用水管理工作中,对具备再生水利用条件的取用水户,优先配置再生水,提升再生水利用量。目前,主要供给热电厂、垃圾焚烧厂等具有再生水利用条件的工业用水大户,年再生水利用量约3000万立方米。

四是在生态水系运行调度中优先使用再生水。按照用足再生水、用好南水北调生态补水、合理配置黄河水的思路,郑州市生态水系运行调度方案优先使用再生水。根据再生水水质情况及再生水入河口分布位置,经核算,可计入生态补水量的再生水为4033万立方米,可利用再生水的污水处理厂均位于河道上游,包括马寨污水处理厂、双桥污水处理厂、南三环污水处理厂和五龙口污水处理厂。其中须水河利用马寨污水处理厂再生水746万立方米,索须河利用双桥污水处理厂再生水591万立方米,十八里河利用南三环污水处理厂再生水892万立方米,金水河利用五龙口污水处理厂和南三环污水处理厂再生水1460万立方米,熊耳河利用五龙口污水处理厂再生水344万立方米。

下一步,市水利局将按照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水资源配置要求和节水型城市建设需求,结合《郑州市节约用水条例》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通过政策约束、舆论推广等方式,加大高耗水工业企业、新型工业用户开发,提升再生水在绿化浇洒、道路冲洗、公厕冲水、消防用水等市政杂用利用量,通过再生水管网优化再生水对河道景观补水调配机制,提升再生水对常规水资源替代量。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