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963/2024-00030
  • 郑州市农业农村局
  • 人大建议
  • 2024-05-24
  • 2024-05-24
关于转变农民思想设立农民培训机构培养三农工作队伍的建议的答复
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B(2024) 041号建议的回复

尊敬的孙中岭代表:

您好!您提出“关于转变农民思想设立农民培训机构培养‘三农’工作队伍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高素质农民是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是引领和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中坚力量。“十三五”以来,郑州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把高素质农民培育作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解决“谁来种地,谁来兴村”的问题,在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设方面大胆探索和实践,积累形成了教育培训、评价管理、政策支持、跟踪服务相结合,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相衔接,素质能力提升与延伸服务相协同的培育制度,构建起了农民教育培训新发展格局。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培育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22461人,有力有效地改善和优化了农业农村从业者的素质和结构。但也如您所述,培育工作仍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这为我们下步工作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向。

一、关于统一联合培训方面

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属省级培训项目,培育任务由省厅进行统一分配。具体实践中,各地根据市情进行充分、全面、真实调研后,依据本地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结构状况、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区域主导特色产业发展以及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开展情况等提出培育工作计划,报送省厅审批,省厅进行综合研判后下达年度工作任务分配方案。培育资金来自于中央财政资金,由省厅负责预算分解下达、资金审核拨付及使用监督等工作,且资金直接拨付至县级财政。基于项目层级及资金来源等原因,要实现高素质农民培育与市级其他部门职业教育项目统一联合培训具有一定现实困难。近几年来,针对您提出的联合培训的问题,各项目县市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组织部门联合开展乡村治理人才培训,受到了培育对象的广泛认可。今年,我们计划联合郑州市妇联、郑州市团委等部门,以农村妇女、青年农民为主要培育对象,开展种植技术、防灾减灾、电商直播等主题培训班次,不断提升特殊农村群体产业发展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质效,2023年,郑州市印发了《郑州市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明确备案制、清单制、评议制等监管工作内容,健全备案、巡查、督查、评价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对培训机构培训颁证行为进行全覆盖、无死角质量监控。同时建立了以绩效为导向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评价监督机制,对全市所有培训机构开展延伸绩效评价工作,通过综合实地督查、学员社会评议、网报数据审核、台账资料审查情况,定性评价各流程环节,建立各类问题清单,并通报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情况,确保高素质农民培育事业得到全面监管和有效指导,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得到正确认知和落地实施。

二、关于科学规划培训方面

为持续探索高素质农民培育事业提质增效的有效形式,委科教处和市农广校发挥各自渠道工作优势,系统针对开展调查调研。调研坚持政府主导和面向产业,坚持前瞻把握和靠前组织,综合应用实地调查、问卷抽查、行业访谈、电话征集、数据库提取等多种有效形式,在全市深入开展基本农情、政策资金投入和高素质农民培育需求调查调研。在详细掌握县域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从业人员素质状况、从业人员培育需求、高素质农民培育事业发展现状基础上,通过客观、真实、全面的数据和问题分析,聚焦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等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人才队伍梯队建设现实需求,完成涵盖地域、对象、问题与对策的《高素质农民培育调研报告》,为后续配套政策、健全制度、导向精准培育提供准确详实的参考。

分级分类开展培训,市级围绕重点产业布局需要,组织开展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管理人员和专业师资技能提升等示范性培训。县级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和乡村治理需求,分领域、专业和技术技能层次组织开展培育。强化实训课时比例,实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农民基本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和途径,教学将⅓的课时设置为室内理论教学,⅔的课时设置为现场实践教学,通过加强实训演练和实操培训,提升受训学员职业能力,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合理设置教学地点,高素质农民培育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生产型和社会服务型,培训时间通常结合农作物生长周期、农时季节、农村生产安排等设置。生产经营型年度线下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12天,采用集中培训方式开展,统一安排食宿。专业生产型和社会服务型年度线下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根据学员情况就近设置在合作社、会议室、培训中心、宾馆等地,避免出现因交通不便、住地分散等原因影响农民参与积极性。

三、关于优化培训质量方面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2023年按照“层次分明、结构清晰、专业完备、服务有力”的基本要求,将具备相应技术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院校教师、科研推广机构专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田秀才”、“农专家”纳入体系管理,分层分类、一体选用、共建共享的农民教育培训专业师资队伍进一步强化。2023年入库专兼职教师达到610人,其中农业行政部门58人、农广校25人、农技推广机构29人、农业科研院所161人、涉农院校167人、农业企业40人、农民合作社6人、其他社会事业领域124人,正高职称137人、副高职称178人、中级职称141人。中牟县、新密市系统组织开展“农专家”遴选工作,全市专兼师资队伍人员组成、专业领域和专业层次持续优化。李杰、姜丽丽、王雪婷、谢双燕等一批高素质农民发展典型现身说法,走上培训和实训讲台,分享经营主体管理和农业创业创新理念。

(二)完善实训教学条件。为提升培训效果,实践教学以“资源配置集中、功能条件完善”为基本准则,优先从农业部试验站、省、市认定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郑州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成果转化点、科技示范基地、优秀农民田间学校中,优选符合高素质农民培育特点和规律、示范带动推广效应明显的实训基地。2023年我市累计入库实训基地43个,其中涉农院校2个、农业企业21个、农民合作社14个、家庭农场4个、党建学院、农业园区等2个。实训基地数量专业覆盖和基本条件进一步完善,行业代表性进一步提升。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党建馆、小苍娃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元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富坤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性农民田间学校深度融入高素质农民观摩研学和实训实操工作中。

(三)加强技能资格认证。2022年开始,市农委积极与市人社部门对接,尝试性对取得培育证书的高素质农民开展评价取证工作,帮助部分高素质农民取得国家承认、人社部门统一编号的技能等级证书,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与技能评价融合、提升能力与延伸服务协同,整体提升农民现代农业理念、科技文化素养、农业职业技能、生产经营管理能力。2023年,我市累计颁发高素质农民培育合格证书2785个,河南省农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784个。接下来我市将持续加大对高素质农民培育持证工作力度,与河南省“人人持证 技能河南”建设工作紧密衔接,进一步健全“教育培训、评价管理、政策支持、跟踪服务”工作机制,稳步提高高素质农民评价取证比例。

四、关于在国家级农业合作社或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场所的问题

高素质农民培育资金为中央资金,由中央财政直接拨付到省级财政,而后由省级财政直接下达到各项目区县(市)财政,其资金主要用于摸底调研、项目宣传、学员遴选、课堂培训、线上培训、基地实训、基地孵化、模拟演练、培训教材、实验材料、场地租赁、学员食宿、教师聘用、教材购买、考试考核、队伍管理、跟踪服务等17个方面。高素质农民培育资金建设培训场所在政策不被支持。但是在一些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市级以上合作社、农业园区、涉农企业、田间学校等开展培训,我市一直在探索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效果。上文已对我市实训基地情况进行了系统表述,这里不再赘述。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力度,抓好延伸服务工作,促进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