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963/2024-00031
  • 郑州市农业农村局
  • 人大建议
  • 2024-05-24
  • 2024-05-24
关于推动农村农民为主体的产业优先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B(2024) 044号建议的回复

尊敬的孙中岭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推动农村农民为主体的产业优先发展的建议”的收悉。感谢您对郑州市“三农”工作关注和支持!现结合工作职责,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则乡村旺”。引导各区县(市)乡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产业项目为抓手,立足农村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努力探索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可造血、可持续”的长效产业发展模式,对促进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把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推动以农村农民为主体的产业优先发展取得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成绩。一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近年来,郑州市实施了生态农业示范园、美丽牧场、菜篮子基地建设等产业项目,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引导支持,2022年、2024年中共郑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出台了《郑州市关于推动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 《郑州市发展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实施方案》,将每年超7亿元的财政衔接资金支持重点引导投向乡村特色产业,重点支持具有良好资源禀赋、良好市场前景、带动增收能力强的种养业,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手工业,延伸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和以农业产业为主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上级资金管理办法要求,衔接资金用于产业项目占比要实现逐年提升,2024年力争达到65%,也就是说每年约安排5亿元的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乡村产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业。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理念,大力发展面制品、肉制品、油脂制品、乳制品、果蔬制品等食品加工业,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营业收入近920亿元,三全、思念、好想你、白象、博大、金星、千味央厨等企业品牌成为我市食品加工行业的靓丽名片。三是加快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全市累计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70家,其中国家级14家,省级54家,上市企业6家;培育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全国十大精品线路1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45家,农业科普研学基地24家,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023年完成营业收入10.8亿元,接待游客1427.5万人次。四是涌现出了一批新业态新模式。大量的人才返乡、企业回乡和资金下乡,催生了一大批适用于农村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涌现出一大批农村双创的典型模式。如利用土地托管进行规模化种植的“新田地”模式、“菜王”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的“马沟模式”;以二产带动一产拓展三产的“苏寨模式”;以土地、资金、农机、劳力、技术入股经营的“孙庄模式”;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的“伏羲山民宿模式”等。

但正如您所说的,我市的乡村产业发展还存在产业规模小、链条短、知名度低等问题,同时产业发展受土地、资金、人才等因素制约还十分明显。对此,我们也开展了专项调研,计划从加强顶层设计、项目带动、政策支持、人才科技支撑等方面共同发力,努力构建农村农民为主体的产业优先发展局面。

一、用好财政衔接资金,提升帮扶产业项目成效

一是提升产业项目建设质量。充分考虑发展前景、承受能力、市场需求、项目实施要素等情况,狠抓项目库建设,规范项目入库资料,强化项目入库论证,做实做细影响项目实施的土地、环保、规划等要素。探索建立产业项目风险防控机制。坚持运营前置,坚持建设和运营并重,用专业团队和人才,挖掘乡村资源禀赋,引入产业项目,确保项目效益发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二是做好经营性帮扶资产后续管护。依托“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对已建成的项目全面排查,建立动态台账,分类进行管理,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的后续资产管护,确保项目持续发挥效益。健全完善“带得准”“带得稳”“带得久”的长效机制,通过重点带动农村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务工就业、资产收益等方式,持续稳定增收。三是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改变以往财政资金无偿投入、政府兜底的传统模式,积极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担保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入社会资金注入,实现财政资金的滚动支持、循环利用、效益最大化,着力解决了财政投入农村产业发展不持续等问题。

二、聚焦“土特产”文章,促进高品质农业发展

做好“土特产”三篇文章。一是在“土”字上做文章。引导相关区县(市),依托当地独特生态环境、独特品质特征、特定生产方式和深厚历史人文的农产品资源,用好各项财政资金,持续强化全产业链扶持,谋划实施一批具有本土特色产业。二是在“特”字上下功夫。实施强镇兴村行动,以“优质专用小麦、花生、草畜、林果、蔬菜、花木、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品”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高效种养业生产基地,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强镇或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形成一批“大而优”“小而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三是在“产”字上谋突破。坚持一群多链、聚链成群,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升级。持续做优粮食制品、做强肉类制品、做精油脂制品、做特果蔬制品,提升预制菜、速冻产品等优势特色产业链,实现绿色食品转型升级。

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一是做大现代种养业。以品种为基础,以效益为导向,以品质提升和规模化生产为方向,大力发展优质小麦、玉米、谷物、薯类等粮食作物,芝麻、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时令叶菜、西红柿、红枣、石榴、葡萄、樱桃等特色果蔬种植。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食用菌、花卉苗木、经济林等特色种植。壮大生猪、牛羊和特种畜禽、水产品等养殖,推进奶业振兴和渔业转型升级。加快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发展。二是做强绿色食品业。以粮食、肉类、油料、乳品、果蔬、豆制品为重点,以冷链食品、休闲食品、功能食品、预制菜等为方向,发展食品加工业,促进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奶变酪、菜变肴、果变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绿色食品业转型发展。传承发展西瓜酱、石磨豆腐、卤牛肉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食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促进农业资源就近就地转化增值。三是发展高效农业。坚持存量改造与增量拓展并重,大力实施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立体农业,发展日光温室、植物工厂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推广“168”高效渔业养殖模式,进一步挖掘全市农业生产空间潜力,提升生产效率。

三、全面升级,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

一是实现稳产保供水平提升。利用非耕地发展的设施农业规模稳步扩大,菜肉蛋奶渔等主要设施农产品产能进一步提升,有力保障设施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到2025年,设施蔬菜(含食用菌)种植面积稳定在7.5万亩左右,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占蔬菜总种植面积比重稳定在13%左右,设施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设施畜牧业多层立体工厂化畜禽养殖场面积达到200万平,畜牧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0%,产量达到25万吨;设施渔业养殖面积占水产品养殖总面积比重达到2.7%,产量0.31万吨,设施渔业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水产品养殖总产量比重达到6.5%,产值8820万元。二是实现科技装备水平提升。设施农业科技水平持续提升,技术集成协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型设施结构、新材料和节能降耗技术装备应用取得明显进展,设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机械化率持续提升,智能装备与数字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三是实现质量效益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档次明显提高,产品品质优良、安全可靠、营养健康,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绿色食品数量持续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业态更加多元,增值空间持续拓展。示范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成效显著。四是实现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设施种植农药化肥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普及,水肥一体化应用率显著提升;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池塘和工厂化等设施养殖尾水排放达到相关管控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

四、积极探索,破解资金、土地、人才因素制约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破解“融资难”问题。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带动作用,对助农效果好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争取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脱贫产业经营主贷款优惠,增加信贷投放额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通过财政以奖代补形式支持脱贫地区特色农产品保险“全覆盖”。二是加强科学规划化解“用地难”问题。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动农村相关改革统筹联动;继续开展田水路林村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优化农村土地布局,释放农村土地存量,同时完善点状供地政策,按照建多少、转多少的原则,精准利用土地资源。三是激发内生动力解决“人才少”问题。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家、返乡创业人员、退休退伍人员等到农村创新创业,在创业资金、场地上给予充分支持。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开发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发挥好农村“土专家”的引领作用;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与投入农业农村,围绕乡村产业发展,积极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种养新技术、新模式,夯实乡村产业发展技术支撑。

五、发挥企业“生力军”作用,完善乡村产业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坚持主体联村。通过贷款贴息、资金奖补、项目建设、减税降费等方式,加大对参与乡村特色产业经营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鼓励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开展订单农业,到乡村地头共建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厂等方式,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广大农户形成利益联合体,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二是坚持招商富村。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特色优势和政策优势,采取大规模、宽领域、多渠道的招商引资,吸引市内外客商到乡村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三是坚持能人带村。按照用好一个能人、开发一片基地、壮大一个产业的思路,大胆启用懂技术,精管理、善经营、能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能人,出台优惠政策,搞好跟踪服务,为致富能人创办企业提供沃土。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郑州市乡村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也希望您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