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103/2024-00021
  • 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人大建议
  • 2024-06-28
  • 2024-07-23
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加强创新建设的相关建议的答复
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B(2024)087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王玉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加强创新建设的相关建议”收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支持实体经济

一是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增强实业兴邦共识,扶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市积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并陆续出台系列配套措施,深入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技能提升“展翅行动”,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惠企惠民,以实现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我市积极落实国家和河南省援企稳岗的政策,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并于2023年出台了《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七大专项”行动,并确定了以下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民营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年均增速达到6%;民营经济在全市技术创新成果中的比重达到75%;吸纳就业占全市城镇就业的比重达到85%;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每年新增20万户,到2025年超过230万户,民营上市公司力争达到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力争突破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突破1000家,支持更多民营企业挺进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三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河南省政府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系列政策精神以及省政府大力发展政策性科创金融业务的有关政策,持续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真正为小微企业、科创等企业及“三农”发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持续开展四项对接,助力企业发展

推动民营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设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专项资金,对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效期内,市财政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与省财政设备、软件投资不重复补助);对新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市财政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完善服务平台(机构)对专精特新企业服务机制,实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全覆盖。

加大力度惠企助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助力企业用活用足惠企政策,不断增强企业政策获得感,加大落实力度,推动形成帮扶民营企业合力,确保已出台政策企业应享尽享。深入开展惠企政策“线上讲”“巡回讲”等宣传活动,为企业提供权威政策解读和个性化政策匹配服务,不断扩大覆盖面,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知道、不了解、不会用”的问题。

三、激励创新建设,推进创新环境优化

为加快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一是印发了《关于率先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意见》(郑发〔2023〕5号)、《关于实施“郑聚英才计划”加快建设国家人才高地的意见》(郑发 〔2023〕19号),配套制定出台了《郑州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细则》(郑科规〔2023〕4号)、《郑州市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实施细则》、《郑州市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奖补实施细则》(郑科规〔2023〕5号)等相应的实施细则。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创新创业载体服务能力、推动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新型人才引进等方面全面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大科技政策宣讲和培训力度。2023年度深入开发区、区县(市)或产业园区开展多场次巡回培训,为企业提供免费上门服务。共开展19场次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讲与培育认定工作培训活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政策服务,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流程,精准培训,强化部门协同,及时兑现各种配套政策,提升高企服务水平。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三是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抓好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小微企业园+众创空间等平台建设,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载体。开展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及郑州市科技型企业评价入库工作,将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四是实施科技专项,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实行“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探索“赛马制”等科研组织方式,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提升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水平。五是培育创新型人才。持续实施郑州人才计划,以汇聚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青年人才为主线,以创新聚人、平台引人、服务留人为抓手,搭建青年双创平台,加大人才项目支持力度。研究出台《关于实施“郑聚英才计划” 加快建设国家人才高地的意见》,对既有人才政策进行系统优化、集成创新、重点突破,推出支持范围更广、含金量更高、激励措施更实的20条举措,加快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建设,为我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六是支持民营企业建设高层次创新平台,推动我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

近年来,我市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化、认真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最大程度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成本、落实市场主体歇业制度、发挥质量发展集成效能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我市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203万户。

一是大力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化。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省内率先发布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审批服务系列标准。全面推行智能审批模式。积极打造“24小时不打烊”智能登记服务新模式,并在全省推广。不断完善“企业开办一件事”功能。压减企业开办环节,降低企业时间成本,我市开办企业时间已压缩至0.5个工作日办结,达到全国标杆城市标准。持续降低企业准入成本,全面推行开办企业首套公章全部免费,最大程度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成本,实现了全市市场主体设立全程零成本。推进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全面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经营范围自主勾选、住所信息自主承诺“三个自主”,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推行个体工商户智能审批,实现个体工商户登记全程零见面、零跑腿、零干预,允许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

二是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更新完善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工具箱”,提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郑州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方案》,着力做多增量、优化存量、壮大体量、提升质量,解决市场主体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千方百计支持和服务市场主体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