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103/2024-00034
  • 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人大建议
  • 2024-06-28
  • 2024-07-23
关于支持郑州市软件信息技术产业链发展建议的答复
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B(2024)312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梁侃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郑州市软件信息技术产业链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龙头企业监测与评估机制,培育本地龙头企业”的建议

近年来,郑州市积极推动软件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全省软件产业的主要集聚地,企业数量、产业规模占全省的85%。目前,全市拥有软件产品著作权的软件企业3221家,其中规模以上软件企业439家,软件业务超亿元企业78家;2023年全市纳入统计的软件业务收入650亿元,近三年平均增长21.8%。同时,我市缺少龙头企业,生态不够健全情况突出。全市收入超亿元企业不足80家,本土实力较强的软件企业规模大多在10亿元以下,缺乏在国内具有生态引领能力的大型龙头企业。新华三、阿里巴巴等已落地企业,与本地企业融合度不够,无法实现创新、市场、人才等要素资源在企业间的充分流通共享。为此,我们一是积极争取国家软件产业细分领域布局,聚力培育我市软件产业的特色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打造网络安全、信创软件、信息消费、行业应用、区块链、元宇宙等产业集群。二是精准开展企业培育。聚焦全市软件百强企业及其他具备较强成长潜力的企业,建立“万企千优百强”培育体系,即:10000家工商注册登记企业、1000家重点监测企业、100家重点培育企业。三是加强重点企业运行监测。依托工信部信息产业运行监测系统,提高产业数据填报质量,实现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填报全覆盖。加强摸排和走访调研,参照中国软件名城统计经验,重点将软件收入较高的其他类型企业纳入统计平台。2024年底,实现纳统企业达到1000家。四是遴选全市软件百强企业。遴选发布郑州市软件百强企业,建立百强软件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台账,针对重点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工作专案,围绕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需求,开展常态化服务,及时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难题,提升企业培育实效,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二、关于“抓住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培育应用软件专精特新企业”的建议

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加快推进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我市已研究出台《郑州市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支持创新龙头企业、行业领军企业或集成应用单位通过深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围绕产业、民生与社会治理,开展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慧农业、自动驾驶、智能诊疗、智能教育、智慧文旅等场景应用示范”。下一步,我市将通过组织引导政府、事业单位、景区、乡村等开放应用场景,支持企业开发“软件+应用场景”优秀解决方案,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能应用软件示范项目,促进重点领域企业向全国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建立本地软件企业供给能力目录,大力支持软件产品特别是“首版次”软件的应用推广。以“数字郑州”建设为场景输出平台,围绕交通、能源、教育、医疗等领域,建立常态化应用场景发布机制,动态发布应用场景清单,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推广提供试验田。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立面向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供需对接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撑郑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工作。

三、关于“组建强有力专班,出台针对性强的政策”的建议

目前,我市已成立郑州市软件产业链工作专班,统筹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工作。同时,根据省委关于郑州加快发展软件产业的指示精神,借鉴学习了中国软件名城及其他软件产业发达城市出台的相关支持政策,拟定形成我市加快建设中国软件名城若干政策,计划从企业培育、载体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市场开拓、融资等方面,进一步增强政策推动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同时,引导各区县(市)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制定出台符合自身实际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形成市、区联动的良好氛围。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软件产业人才、资金、市场的要素配置,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龙头企业,努力建设成为中国软件名城。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