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1609197/2024-00021
  • 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人大建议
  • 2024-08-21
  • 2024-08-21
关于加强郑州市非遗新生代力量培育的建议的答复
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49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张黎明代表:

您提出的“加强郑州市非遗新生代力量培育”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郑州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建议为我们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与研究,现就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积极做好非遗代表性项目培育工作

我市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已基本建立,二十四节气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市拥有县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91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63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个(黄帝拜祖祭典、少林功夫、超化吹歌、苌家拳、小相狮舞、登封窑);拥有县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93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61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7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人。

二、着力提高非遗传承人传承能力

为切实提高郑州市非遗传承人的传承能力、文化水平,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根据非遗项目保护情况,针对生产性保护好的项目,如柿霜糖、髹漆、古琴、木雕、密瓷、高浮雕传拓、登封窑、曌亮香包等,积极组织传承人参加国家、外省市非遗文化交流活动,组团参加高品质非遗展会,有力促进了项目交流与融合。其中曌亮香包传承人赵亮入选2019年度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高浮雕传拓传承人李仁清荣获2023年度国家乡村工匠荣誉称号;二是针对郑州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对民间文学、民俗等非遗项目的研讨,不断提升对非遗项目分类指导的管理能力,近年来,组织专家对以黄帝拜祖为代表的根亲文化、以列子、子产等为代表的郑州名人文化、以少林功夫为代表的环嵩山文化、以登封窑、郑州窑为代表的陶瓷文化等项目保护工作进行了专题研讨;三是积极推荐非遗传承人参与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培育了一批非遗技能大师和工匠;连续三年同市人社局联合组织民间艺术人才中级职称评定,目前已有300多人获评中级职称。其中曌亮香包传承人赵亮入选2019年度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高浮雕传拓传承人李仁清荣获2023年度国家乡村工匠荣誉称号。

三、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与正规教育的融合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爱好者投身非遗保护传承事业中来,为郑州市非遗增添新生代力量,不断提高非遗文创衍生品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水平,我们积极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对接,开设专业、组织培训。一是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郑州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我们积极与郑州市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合作,对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及学徒实行轮训制度;积极与省市轻工业协会沟通,推荐非遗传承人参与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培育了一批非遗技能大师和工匠;同时积极与郑州轻工业学院等省级非遗培训基地进行产学研结合,不断提升传承人技能和理论水平。连续三年同市人社局联合组织民间艺术人才中级职称评定,共有300多人评上了中级职称。二是引导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院将非遗项目列入校本课程。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将非遗保护传承与学校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建设基地、培养师资、编写教材、开发课程、组织实训。目前已建成近3000平方米的非遗传承中心,分为木板年画馆、烙画馆、面塑馆、剪纸馆、陶艺馆、皮艺馆、扎染馆、国画馆和戏曲馆9大场馆。三是引导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在引进非遗项目的基础上,开展文创产品的研发工作。目前,已建设文化遗产学院,下设工艺美术和数字媒体艺术两个专业,特聘高水旺、何东平、王栋、李杰石等一大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担任授课老师,并结合学院的科研力量进行非遗文创产品和非遗衍生品的开发。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非遗保护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郑州市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