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1609197/2024-00030
  • 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人大建议
  • 2024-08-21
  • 2024-08-21
关于网红城市快速出圈后如何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23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袁晓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网红城市快速出圈后如何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发展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结合我局工作职责,我们专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答复如下:

一、构建城市形象,实现共建共享

一是加快推进郑州文旅宣传矩阵建设。开设“郑州文旅”官方微信号、官方小红书账号,围绕郑州文旅官方抖音号、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以及各区县(市)文旅媒体宣传平台,构建郑州文旅宣传矩阵,形成强有力的“郑州文旅”新媒体矩阵,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第三方创编团队,自主研发宣传产品,宣传郑州文旅新举措、新成效等新闻资料、活动信息,持续为郑州文旅进行宣传、引流。加强与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合作,开设“郑州文旅”小红书账号,利用平台持续为郑州文旅进行宣传、引流。

二是大力开展文旅宣传营销活动。以全省文旅文创大会、郑州国际街舞大赛、中国功夫节、黄河文化月等重大文旅活动为载体,分阶段开展宣传营销活动。组织开展2024“功夫郑州——城市推荐官招募活动”,借助各界名人效应,及各行各业市民群众的力量,对外宣传推介郑州,扩大郑州城市影响力。

三是开展文旅落地推广活动。组织开展重要客源地推介会,以“米”字高铁为重点,以寒、暑假以及7大法定节假日为节点,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主要客源城市,开展推介会、研讨会等活动,加强与主要客源地文旅机构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四是扩大对外文旅交流合作。结合禅、功夫、杜甫等国际语言,组织开展2024郑州文旅国际推广活动,积极参与省文旅厅“中国功夫”品牌全球推广系列活动、“欢乐春节”·感知中原系列活动、“茶和天下”·豫见世界系列活动。积极争取加入“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亚太旅游协会和世界旅游联盟,扩大郑州国际旅游城市“朋友圈”。加强与东南亚、港澳等地文旅交流和国内外推介力度,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完成百万游客护送活动,最大限度引客入豫,力争2024年入境游客破75万人次。

二、注重文化内涵,打造城市文化IP

一是全力打响郑州城市品牌。郑州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实证地,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集中区,文物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国城市前列。2023年,郑州市通过成功举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等重大文旅活动,加快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行动,打响了“天地之中、华夏之源、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截至目前,郑州市共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2个,全国旅游演艺精品项目3个,在“国字号”文旅品牌数量上,均居全省第一。2023年,郑州全市接待游客1.4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817.5亿元。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比如我们的旅游产品“郊县丰厚、城区单薄”,星级饭店主要集中在郑州市区,在文旅融合实践中对特色文化资源展示不够、科技和创意融入不深等问题。只有不断地补短板、扬优势、强弱项、促提升,郑州文旅才能继续领跑全省,才能率先在全国破圈出彩,走出带有郑州特色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是增加文旅产品供给。征集、精选、设计一批郑州礼物,推动“郑州礼物”走向市场,宣传郑州历史文化,满足本地市民及外地游客购物需求。策划推出“郑州漫步”City Walk线路,通过全方位征集富有郑州元素、文化特质的漫游点位,推出普遍性和个性化城市漫游线路、区域,甄选精品线路、打造代表性点位。适时组织开展城市漫游主题节会活动,多渠道进行宣传推广,达到游走郑州、体验文化、宣传城市、塑造形象的多重目标。组织“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精品创作,引导、扶持和评选出一批优秀文旅微短剧项目,推动郑州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的热播“出圈”,营造跟着微短剧去郑州“打卡”的新风尚。

三是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坚持“大景区”理念,把城市当做景区经营,大力发展城区旅游,以打造城区文旅休闲街区为重点,结合如意湖运河灯光秀,提升城区沉浸式演出质量。充分挖掘富有地域特色的场景,配以特定历史事件或文艺IP作为主题,通过5G技术与VR、AR等技术结合,打造一批沉浸式文旅体验新模式,让游客从“看景”到“入景”。打造多元夜经济,持续开展“醉美·夜郑州”畅游绿城活动,推出一系列特色夜间文旅消费场景。积极创建国家、省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消费集聚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打造文旅消费场景。

四是开展文旅消费惠民工程。适应文旅文创发展形势,全面落实促进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在景区门票优惠、促进演艺产业发展、引客入郑、文旅基础设施及项目建设、文旅宣传营销及国际化推广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消费惠民活动,激发和满足游客出游意愿和消费需求。结合季节特点、民俗节日特征等,举办文旅消费季、节假日等消费惠民活动,鼓励旅游景区、文化场所、文旅企业等联动推出惠民措施,进一步完善常态化文旅消费促进机制。

三、维持热度,服务先行,完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动《郑州市文化旅游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合理规划郑州市文化旅游设施空间布局。推进城市书房建设,探索打造特色主题书房。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到2025年底全市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均成立“乡村文化合作社”,适时召开“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现场会。创新打造一批融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创意、非遗体验、文化沙龙、游客接待、旅游推介、轻食餐饮等功能多元的新型文旅空间。

二是持续打造文化惠民品牌。组织开展好中国国家画院六人联展、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第七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十四届河南省美术展览等高质量展览,持续做好“红色文艺轻骑兵”、“点亮繁星·益路同行”、“绿城春雨行动”等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

三是打造非遗亮点工程。在二砂文创园、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管城区平等街等文创园(街)区,设立非遗展厅,打造非遗亮点工程,让非遗贴近、走进百姓生活。

四是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创办“市民艺术夜校”。选取条件较好、群众相对集中的文化场馆,组织面向市民群众的书法、绘画、乐器、茶艺、瑜伽等低收费艺术培训精品课程,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精准匹配,把文化馆建设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省级“群星奖”赛事活动。与“戏曲村超”活动结合,组织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