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4042/2024-00046
  • 郑州市城乡建设局
  • 人大建议
  • 2024-10-16
  • 2024-10-16
关于利用数字经济促进郑州市建筑服务相关产业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B269号建议的回复

尊敬的邱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数字经济促进郑州市建筑服务相关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对我市建筑业发展工作的深切关心和悉心指导!您在提案中提到当前我市建筑工程税源出现大幅流失的问题,同时您提出了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集采平台,减低企业成本,构建建筑业生态圈和生态链,吸引域外企业落户等措施建议,非常具有实用性、创新性和针对性。对此,我局高度重视,并进行了专题研究学习。现结合我局职能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城建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统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建筑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总体目标,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支持企业做大做强。2023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707.4亿元,同比增长9.9%,占全省建筑总产值比重达到49.7%,增速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排第一位,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760亿元,对全市GDP贡献率达到19.9%,建筑业发展在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吸纳就业、增加税收、热心公益、回馈社会等多个方面均作出巨大贡献。

一、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2022年郑州市被住建部评为国家首批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之一,在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中,通过建立完善政策体系,培育智能建造骨干企业,形成智能建造示范规模效应,实现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三化”融合,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下好创新驱动先手棋,发展智能建造新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产业企业联盟作用,加强信息共享和供需协调,提升建筑产业链整体效能,构建完整有机的融合型产业体系。支持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性软件、建造技术,开展集科研开发、产品生产、应用展示、技能培训等功能的产业园区建设,统筹规划建筑业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联合设立建筑产业数据中心,形成智能建造创新型产业体系。

(二)大力推进建筑业总部经济。严格落实郑州市《关于支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以政策落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统推动外地企业本地化工作,指导开发区、区县(市)要用好本地市场资源,以产业集聚优势和精准服务优势的叠加,带来建筑业发展的乘法效应,吸引外地企业落地转化,以引进资质高、实力强、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为带动,引导和支持建筑业总部经济发展,做大做强建筑业“总部经济”,鼓励与本地企业组建联合体招投标,确保更多产值、税收落地。

(三)常态化开展助企纾困活动。围绕惠企政策落实、项目落地建设、要素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建立分类调研工作机制,开展政策研究,精准提供“店小二式”服务,支持“头部”企业做大做强、“小微”企业做专做精、劳务企业做实做优。坚持结果导向,坚持从严从实,坚持将“问题解决率”和“企业满意率”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问题,想方设法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下一步,市城建局将充分吸收您的建议,以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为契机,结合数字经济,以我市设计综合甲级、施工特级资质企业和智能建造相关的“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建立企业培育名录库,搭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平台,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形成集合研发、设计、施工、管理、运维及标准部品件生产的试点企业群及产业协作联盟。强化服务保障机制建设,完善免申即享、直达快享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最大程度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继续实施建筑业总部经济战略,积极引入高资质、大规模、有在郑多年经营基础的外地龙头型企业落地生根,打造建筑强市品牌。

最后,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对郑州市城市建设提出的合理建议,特此回复。

2024年10月16日  

联系单位:郑州市城乡建设局  邮    编:450006

联系人:张威         联系电话:67188920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