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周建勋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助推郑州高水平建设中医药强市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中医药工作基础
(一)高度重视,高位推进中医药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均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组长”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中医药工作全面纳入党委政府综合考评。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中医药传承、人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系列文件,形成多维度、全方位的支持政策体系;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列为市政府绩效考核项目,推动传承创新发展重点任务落实落地。三是完善管理体系。市卫健委设置中医药管理局,各区县(市)成立正式在编的中医管理科,支持六县(市)为卫健委加挂中医药管理局牌子;二级以上非中医类医疗机构全部设置中医医务专干(有条件的设置中医医务科),推动非中医类医院开展中医业务。
(二)扩容提升,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一是推动公立中医院提质扩容。近年来,新建新郑市中医院、巩义市中医院、登封市中医院等3家县级中医院,推动郑州市骨科医院、新密市中医院等8家中医院10个院区改扩建,新增优质中医床位7051张。二是加快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提标升级。推动综合医院中医科室标准化建设,17家综合医院完成中医科室标准化建设,9家获评全国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三是加强基层中医药网底建设。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218家,获评省级“示范中医馆”57家,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四是大力支持社会办中医机构建设。新建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给予投资额1.2%的一次性财政补助奖励;取得三级甲等、二级甲等资质的,分别给予1000万元、500万元的一次性财政补助奖励。目前,全市中医类医院中社会办医占比为79.67%。
(三)注重传承,加快中医药人才培育
一是多层次师带徒传承。成立“河南省名中医学术思想传承院士工作站”1家;遴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43人;选拔河南省仲景工程学科领军人才21人、拔尖人才86人、青苗人才471人;培养郑州市中医临床学科领军人才10人;建设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28家,在培继承人103名。二是中医特色流派传承。挖掘推广娄氏风湿病、宋氏痔漏疗法、黄氏中医儿科等54种优质中医学术流派。“中原帖氏飞针”获全国首届民间中医技术奖,成功申报郑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民间验方技术传承。编撰《郑州市中医良医良方》,发掘名老中医经验方500余个。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民间特色诊疗技术单验方130项。四是中医适宜技术传承。实施基层中医药人才能力进阶培养项目,遴选适宜在基层推广、实用性强的中医药特色病种37个、带教老师32个,累计培养405人。目前全市县级中医医院能够规范开展中医适宜技术20余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6类10项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4类6项以上。
(四)探索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创新财政投入机制。新改建的中牟、新郑、登封、新密4家县级公立中医院实行“交钥匙工程”,财政给予全额保障。示范中医馆、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每家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补助。“十三五”以来,财政投入近30亿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二是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在市级医院全面推行去行政化改革,建立完善绩效工资总量动态调整机制,市级中医院绩效工资总量提高到全供事业单位的3.5倍。三是创新医保制度改革。在中医医疗机构全面实施以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首批40个中医优势病种纳入DIP结算,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遴选脑卒中后遗症等39个病种,在11家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试点开展中医日间病房结算,住院次均费用降低20%以上。四是创新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新增“太极阴阳罐法”“归元灸”等10个中医药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对147个中医诊疗项目进行调价,价格调整后平均增幅达到25%以上。五是创新制剂管理和成果转化机制。将142种治疗性院内中药制剂纳入省级《医院中药制剂目录》管理,允许在医联体内流通使用。设立郑州市传统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配制10个剂型82个品种,其中30个纳入医保。
(五)致力发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是龙头引领发展。借助协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之机,助力郑州市中医院提升临床诊疗、中医药研发及成果转化能力,补上市级中医院在人才、学科建设中的短板。目前,我市拥有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9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和6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通过各层级医疗(诊疗)中心建设,提升龙头医院综合能力。二是专科带动发展。建设国家中医优势专科1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36个;省重点专科49个、省特色专科15个。建成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8个、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30个。三是人才推动发展。培养中医药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学者6人、青年岐黄学者4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3人、省级名中医41人。实施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和绿城杏林人才培养工程,累计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1329人、中医康复医师47人、中医全科医师158人,西学中3235人。四是科技促进发展。加强民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专项2项;推广实施“降黄散中药熏洗技术治疗胎黄推广应用”等中医药领域科技惠民计划项目10项;获评省部级科技成果8项、科技进步奖84项。五是信息支撑发展。加快“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二、三级公立中医院电子病历水平分别达到3级、4级;在10家公立中医院开展院内智能导航、诊间结算、检查检验结果自助查询等便捷服务,试点推行医院与周边定点药店门诊慢性病处方共享服务,累计开出中医处方5000余张。
(六)弘扬文化,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建设中医药文化宣教阵地。建成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9个,在建市级基地15个。打造中医药文化广场6个,中医药文化知识角40个,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单位30个。二是开展中医药文化宣教活动。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农村等“五进”活动;举办“百草文化节”“端午艾草香”等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拍摄中医药宣传专题片、创意短视频80余部,发放《漫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等宣传品10余万份;在中医医疗机构开展每月一天的中医体验服务,免费提供10余种中医技术服务,受益3万余人次。三是打造中医药文化宣传品牌。邀请国内中医药大家开展“郑州中医名家讲堂”“健康大讲堂”讲座,累计受益群众40万人次;在河南电视台开设《岐黄寻宝》专题栏目,累计点播量150余万次,打造岐黄中医药文化名片。
二、存在问题
一是中医药传承创新仍显不足。名老中医、老药工、特色疗法等传承工作室及师资力量没有形成规模;中医特色流派挖掘传承不够充分;民间中医药验方、技术收集推广还处在起步阶段;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还不够广泛;中医药创新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平台数量较少、层次偏低,全市无国家级中医类实验室。二是中医药人才队伍相对薄弱。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缺乏,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和领军人才紧缺。公立中医院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数量少、规模小,尚无法满足中医院高质量发展需求。基层中医药人员能力不足、学历偏低,面临工资待遇、人员编制、发展空间等问题,人才引进难、留不住,动力不足,队伍不稳。三是中医药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对照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标准优质资源仍显不足,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高端中医医疗机构较为缺乏,国家级优势专科和重点专科数量相对较少,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及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市级中医类医院规模较小,床位少,专科体系不完善、学术平台层次偏低、科研能力相对薄弱。县级公立中医院有短板,2个县级公立中医院正在建设中,制约县域中医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四是中医药管理体系尚需完善。尚未设置独立的中医药管理机构,各级中医药管理人员少,工作力量不足。公立中医院编制、人事、薪酬、职称等制度改革相对滞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尚未真正建立;医保、医疗、医药协同联动机制亟待加强,医保、价格改革体现中医药特点不够,影响中医特色技术在临床使用的积极性。
三、下一步推进中医药强市的工作措施
(一)积极协同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以医学中心创建为契机带动提升市中医院科研、人才、诊疗等综合能力,做强市级龙头中医医院。
(二)加快推进示范试点项目。2023年,经积极争取,我市获批全国首批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2亿元,省级财政支持2000万元。我市充分利用这一难得机遇,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通过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四大计划”推动学术经验、技术、文化传承和科研创新;通过实施“中医药人才建设三项工程”,成体系强化全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实施“中医药服务管理提升六项行动”,进一步健全全市中医药服务体系、整体提升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通过推动“中医药管理体系创新六个突破”,实现全市中医药事业在管理、投入、预算和财务管理、编制人事薪酬、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突破,争取形成系列支持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通过打造“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大品牌(岐黄道地药材、岐黄中医养老、岐黄中药企业、岐黄文旅康养、岐黄中药材商贸)”,助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加快推进“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通过推广新密市妇幼保健院“中医药+妇幼健康”服务模式,推动非中医类医院“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旗舰科室”建设,争取生成一批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同攻关成果,提升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及性,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降低群众就医经济负担,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四)加快推进河南中医药大学与我市合作。创新校地合作新模式,充分利用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学、科研、人才培育方面的资源,依托市中医院等市级龙头中医医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育等方面积极发力,尽快提升我市中医药医、教、研等能力,尽快把我市建成中医药医疗高地、科研高地,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推动中医药强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五)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医药产业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循环;引导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推进中药材种植、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追溯体系建设,推动中药材种植由重规模求产量向重质量求效益转变;瞄准中医药现代化方向,通过推进发展模式创新、产业业态创新、工艺集成创新、产品研发创新,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中医药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强化标准制定、质量管理和品牌创新,提升中医药产业链安全保障水平,打造中医药产业集群。
(六)强化中医药文化建设。创新中医药文化宣传推广话语表达方式和载体表现形式,构建独具地方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体系,推出一批中医药文化精品,充分展示中医药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时代价值,进一步增强民众对中医药的认同感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七)积极推进中医药立法工作。以地方条例的形式明确中医药管理体系、服务体系、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机制、支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中医药文化宣传和交流合作的保障措施等,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目前,《郑州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促进条例(草案)》正在起草制定中,下一步拟主动与立法部门汇报,争取尽早列入立法计划,启动立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