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963/2025-00056
  • 郑州市农业农村局
  • 人大建议
  • 2025-05-12
  • 2025-05-12
关于深化中原茶文化消费中心建设助力郑州城市品质提升的建议的答复
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B(2025) 404号建议的回复

姬霞敏代表:

您在郑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中原茶仓建设”的建议收悉。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调查研究,结合当前工作,现答复如下:

关于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出台激励政策 

建议中提到的对于入驻的郑州茶仓茶企,在食品生产许可或食品分装资质办理上应适度放宽条件并简化审批流程,按照《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及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进行审批,不能违反规定放宽审批条件。为了简化审批流程,郑州市出台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优化市场监管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郑政文〔2020〕61号),明确提出试行“证照电子化一码通”改革,实施“证照电子化一码通”。依托郑州市城市大脑业务中台建设企业主体登记“一网通办”系统,通过合并材料、优化流程,大幅度压减办理材料、办理时限和办理成本,加快企业全程电子化办理速度,提升并联审批效能。同时,在郑州市政务服务网和郑好办APP实现企业登记、企业注销一件事“一网通办”。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基础设施配套涉及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税务等多部门,我局将立足职能定位,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向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推进相关政策的制定。

关于深化技术普及与创新驱动

郑州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家标准,结合实际情况,2024年10月发布了郑州地方标准《茶仓存储技术规范》,2025年1月起施行。我局将联合相关部门,适时邀请茶叶仓储专家,开展《茶仓储存技术规范》专题培训活动,组织全市茶企负责人、仓储管理人员、农民参训,对茶叶仓储共性技术问题开展精准指导,培育茶仓专业技术人才。开展茶叶仓储技术创新研究,如研发新型仓储材料、智能仓储监控系统属于工信局职责范畴,我局将积极向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提升茶仓科技含量,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关于促进产业协同与信息化建设

可借鉴外地市关于茶产业联盟经验,比如普洱市聚焦“强一产”,依托链主企业“育”产业链条。依托茶仓公司、天泽公司等“链主”,以景东县“两山”普洱茶产业园为聚核,组建产业联盟,全年完成茶叶产量1.64万吨,实现综合产值20.75亿元;襄阳茶产业发展联盟,是由该市茶叶种、产、加、销、研、文、旅等全产业链市场主体及个人,共同组成的非营利性地方社会团体,汇聚茶人力量,补齐产业链短板,让茶农与加工企业对接、企业与经销商对接、经销商与市场对接,促进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流通。郑州的茶叶市场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个区域,单个市场规模小,点位较为分散,集中较为困难。下一步,我们会在市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借鉴外地成功经验,逐步把茶叶市场集中在某个区域,但这是一个政府决策和跨部门合作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同时,我局将立足职能定位,积极支持中原茶仓产业联盟、产业园或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支持开展“仓储直播直供”行动,依托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茶叶销售;支持在茶仓集聚地开展系列活动,提升产业综合效益与文化内涵。

关于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郑州市部分院校设有茶相关专业和课程,郑州市财贸学校设有茶艺与茶营销专业,主要课程有中国茶文化、公共与礼仪、茶叶营销贸易、茶艺馆装修与设计、茶叶标准化加工技术等;郑州旅游职业学院设有茶艺与茶文化专业,主要课程有掌握茶艺的基本技巧与规范、茶叶审评的专业技术、茶叶销售管理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消费心理学在茶行业的应用等,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人才。在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茶叶仓储管理相关课程属于教育局职责范畴,制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属于人社局职责范畴,我局将立足职能定位,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推进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感谢您对郑州茶仓建设发展的深度关切与专业建议!我局将全力支持做好推进茶产业发展相关工作。恳请继续监督指导,共同为郑州高质量发展注入“茶动力”。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