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258/2016-00125
  • 郑州市文物局
  • 政务,提案
  • 2016-06-02
  • 2016-06-02
对市政协十三届委员会三次会议第201600596号提案的答复

  

 郑文物提字〔2016〕8号                                                                               签发人:任  伟

 

                                                                                                                办理结果:A

 

对市政协十三届委员会三次会议第201600596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孙中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文物进校园的思考”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文物工作的关心,对于您所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博物馆是文物进校园的主渠道

      文物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历史进步的标志,本身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文物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广大中小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物知史,以物见人,开阔视野。目前,我市各级各类博物馆已达26家,馆藏文物16万余件,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的主要机构,是文物进校园活动的主渠道、主力军。虽然近年来民间收藏活动活跃,但与博物馆馆藏文物相比在数量、类别、内容等各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民间收藏只是馆藏文物的补充,文物进校园活动主要由国有博物馆承担,非国有博物馆随着管理水平的提升,逐步开展此项活动。

      二、博物馆文物进校园活动有序开展

      我市博物馆利用馆藏文物,积极主动的把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让博物馆文化深入校园,渗入校园文化,博物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的地位进一步强化,我市博物馆先后与70余所大中小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开展进行文物精品展进校园、校园专题讲座、传统文化技艺展演、趣味手工制作等活动,如郑州博物馆“文博视窗”进校园活动,与共青团市委、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在全市中小学校园制作文博视窗展板内容共4期、展板40余块,内容包含了趣眼看文物、世界博物馆、灿烂的青铜文化等,以小视窗、大视野,将华夏文明、文物瑰宝、艺术鉴赏、传统美德、精品展览等历史图片知识展示出来,传播了华夏文明与文博知识,弘扬了民族文化,构筑了博物馆与青少年朋友交流的平台。

      三、博物馆与收藏家文物进校园活动逐步共融

      为更好发挥民间收藏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华夏文明等方面的作用,我们积极探讨了收藏家开展文物进校园的可行性,一是准备动员组织热心公益事业的收藏家,与教育部门沟通联系,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适当增加文物学习环节,特别是开展一些适宜动手操作的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手工制作,以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历史文化。二是建立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的备案登记工作,鼓励收藏家主动将其文物向文物部门注册登记。我们将整合利用民间文物资源,集中组织民间文物进校园活动,结合国家颁发的学科课程标准,研究提炼民间收藏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点,开发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建立民间文物资源共享机制,推广示范课程。三是借助民间文物收藏的优势和力量,与博物馆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双方优势互补,逐步将收藏家进校园活动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中融合,共同制定校园展览计划、举办校园专题讲座、开展文物沙龙等,以多姿多彩的方式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

      四、“校园博物馆”建设开拓新空间

      目前,我市已成立的校园博物馆主要集中在大中专学校,未来中小学“校园博物馆”的创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拓:一是将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功能融为一体,突出教育、研究等功能,采取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的方式,强调展示内容的知识性、学科性,起到辅助课堂教育、开拓科普领域的功能。二是融合校园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密切结合学科体系,使之具备教学平台、典藏研究、对外展示的功能,使校园博物馆成为师生接触历史、人文、自然、科学、艺术等相关知识的重要场所。

      五、逐步建立文物进校园的长效机制

      我们将把文物进校园活动列入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考评机制,做到年初有计划,中间有督导,年终有考评,建立文物进校园活动的长效机制,使文物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常态化、系统化,充分挖掘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激发广大学生爱祖国、爱家乡、传承华夏文明、建设祖国的热情。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文物事业的关心与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16年6月2日



      联系单位: 郑州市文物局    邮    编:450007

      联 系 人:张晓瑜          联系电话:67189321

      抄    报: 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