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20190075号提案的回复
尊敬的汪得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首先,十分感谢您对卫生工作的关心并提出宝贵意见。
您提出的关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建议我市正按照国家省市要求稳步推进。主要做法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夯基础提能力,全面筑牢基层医疗服务网底
一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连续多年将基层建设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先后投入4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17家县(区)级医院、79家乡镇医疗机构、24家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99家标准化村卫生室。二是加强基层人才建设。全面落实河南省基层卫生人才培养“369工程”,引进培养特招医学生、特岗全科医生等基层卫生人才1400人。实施中医药基层建设项目,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2400人。出台郑州市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市财政每年投入400万元用于住院医师、中西医结合等基层人才培养,2017年培训1100余人。计划到2020年培养各类基层人才1.1万人。三是保障基层人员待遇。明确县级医院引进博士或副高以上高层次人才不受人员编制限制,将乡镇卫生院不低于20%的空编用于招聘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实行“乡招村用,事业管理”。给予每家村卫生室每年5000元的财政补贴,为所有到龄退出的老年乡医发放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自2017年起,对中心城区7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常住人口给予10元/人/年的业务补助。四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出台《郑州市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规划(2016-2020年)》,按照每县(市)不少于4个的标准,规划建设34个县级重点专科,涵盖县外转诊率前4位的病种和重症医学、血液透析等紧缺专业,推动一批高精尖技术在县域落地开花。
(二)抓龙头增优势,着力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水平
一是加快卫生重点项目建设。2020年前,我市将投入80亿元,完成市级公立医院31个新建、改扩建项目,新增优质床位1.6万张。目前已有9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10个项目开工建设、12个项目完成立项审批。二是加强学科建设。出台《郑州市2016-2020年度医学重点学科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市财政分别给予省、市医学重点学科(中医重点专科)3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对批准建立的院士工作站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8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中医重点专科)37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46个、省市级院士工作站16个。三是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对医疗卫生人才按照顶尖人才、国家领军、地方领军、地方突出贡献等四类,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50万元、20万元资金奖励,并提供免租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工作等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对引进落户的全日制博士、35岁以下硕士和本科毕业生,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在郑首次购房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的购房补贴;设立“人才编制”,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不受编制限制。2016年以来,引进硕士及副高以上高层次卫生人才1052人,其中14名医疗卫生人才被认定为郑州市“首批高层次人才”,3人被认定为地方领军人才,每人奖励50万元;引进国内外知名医学团队58个。四是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根据市属各医院专科特色,规划建设11个特色专科诊疗中心(妇女儿童、肝病、器官移植、心血管病、烧伤整形、老年医养、骨科、眼科、肿瘤、头颈、中医药),其中儿童医疗中心被省政府确定为六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市财政投入6500万元支持创建工作。
(三)建机制促联动,建立完善上联下带的分工协作机制
一是推进医联体建设。组建医联体24家,纳入成员单位1349家,覆盖省内18个省辖市,辐射6个省份。所有三级医院全部参与并作为牵头单位发挥引领作用。二是实施“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工程”。投入1393万元配备转诊、巡诊车辆及其它设备36台(件),打通上下转诊绿色通道;医联体内建成19个远程诊疗中心,投入3000万元为基层配备远程诊疗设备450套,全面提供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会诊等服务。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医联体长期实施免费进修、免费培训等帮扶基层“十大项目”。为发挥大医院对基层的帮带作用,要求二、三级医院医师晋升副高以上职称的,必须在基层完成累计不少于1年的帮扶工作,其中单次连续驻点不少于6个月。四是创新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在金水区积极开展一体化管理探索,对区属医疗机构进行整体合并,组建金水区总医院,下辖4家乡镇卫生院和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所有权、人事管理、业务管理、药品配送、财务管理“五统一”,形成政府主导、区医院为龙头、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村卫生所为基础的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了优质卫生资源下沉和基层引人、育人、留人难题。截至目前,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部纳入医联体,医联体内免费培训基层卫生人员4万余人次、帮助基层建设重点专科213个、开展双向转诊18.3万例(其中下转7.5万例)、开展远程诊疗36.1万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健全,越来越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我市的卫生健康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
2019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