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20190648号提案的回复
尊敬的花姝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提案已收悉,首先,十分感谢您对健康乡村建设工作的关心并提出宝贵意见。近年来,我市卫生健康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医改目标,结合郑州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为广大群众能够就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一、 积极推进基层卫生工作开展
一是加大投入,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十八大以来,各级财政投入3.6亿元,高标准完成了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8家。新(迁、扩)建乡镇卫生院23所, 50余家乡镇卫生院全面完成升级改造,26家乡镇卫生院被国家卫计委评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投入1.17亿元,为全市79家乡镇卫生院配备79台(套)健康体检车和体检设备、4300台冷暖空调,为79家乡镇卫生院和1988个村卫生室配备了2354台健康一体机;投入8320万元,完成了79家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和1500个村卫生室中医服务能力建设,配备了11种19800台中医药设备,提升了40余家乡镇卫生院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农村居民就医环境显著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是签约服务,做好群众健康守门人。我市从2013年开始探索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2015年,全国乡村医生签约服务重点联系县工作推进会在新密市召开。2016年,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2018年重点开展智能化签约,提高签约服务质量。2018年,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签约对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采取现场签约和智能化签约服务并进。全市居民年鉴人数889.6万人,截至目前,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694个,现场签约549.3万人,签约率61.74%,重点人群签约率79.06%;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现签约服务全覆盖;推进智能化签约服务,通过中国家医平台、社区580、蓝卡、欣怡家等签约管理软件,依托手机客户端进行签约服务工作,实现家庭医生与居民交流互动平台,提供签约、预约、咨询、健康管理、慢病随访等服务,智能化签约服务人数278.5万人。
三是落实服务,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更加完善。采取完善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丰富服务方式、强化监督指导等措施,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2012年的25元提高至2018年的55元,将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和健康素养促进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扩展到15类57项,全周期全人群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链条初步形成,健康知识普及率大幅提高。
四是多措并举,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抓好农村卫生人才培养“369工程”、基层中医药人才建设和郑州市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在各级财政资金支持下,采取引进培养、在职培训和帮扶支援等途径,实施多渠道、多层次的多专业、多批次的农村基层卫生计生人员培训。累计组织了200余人次乡镇卫生院骨干医师和1200余人次村医免费到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学习进修;培训住院医师70余人、全科医生150余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农村基层招聘“特招特岗”医学院校毕业30余人,特岗全科医生10余人;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高等医学院校免费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定向全科医疗生152人,初步实现了为每个卫生院培养1名本科学历全科医生的目标。农村卫生人员工作积极性不断增强,素质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五是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助力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由24家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79家乡镇卫生院,长期实施免费进修、免费培训、定期上门开展查房等帮扶基层项目。免费提供远程诊疗设备,帮助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建成远程诊疗中心,开展远程诊疗服务20余万例,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高水平医疗服务。
二、以卫生镇村创建为载体,做好镇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印发了《郑州市2019年县(市)爱国卫生工作方案》,提出以卫生镇村创建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任务。通过对2019年新申报及届满复审的14个国家卫生乡镇、19个省级卫生乡镇的技术指导、明查暗访、通报问题、评比“红黑旗”单位等措施,指导督促各镇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加强食品、生活饮用水安全和重点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强化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加强农户厕所卫生监督管理,持续改善镇村环境卫生,营造卫生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目前,全市共有建制乡镇82个,已创成国家卫生乡镇20个、省级卫生乡镇32个、市级卫生乡镇20个,共72个,占比87.8%。2019年计划争创国家卫生镇10个,省市级卫生镇8个,进一步提高卫生乡镇比例和质量。坚持月暗访通报制度。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坚持每个月对各县(市)卫生城市(县城)日常管理情况进行暗访通报。重点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社区楼院、“六小”门店、医院、汽车站、建筑工地等区域环境卫生状况进行检查。
三、稳步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工作
郑州市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的特点是以社区、行政村为单位,在具备‘一二三四建设模式’的10个条件基础上,力争因地制宜搞好自选动作,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群众认可、美丽宜居的健康社区、健康乡村。
“一”是推进特色建设,即结合本村特点,要有一个建设健康村的主题或口号,制作有本村健康村建设的主题宣传片;“二”是营造健康环境,即村里必须具备“市级以上卫生村和村内公共场所室内全面禁烟”两个条件;“三”是倡导健康文化、开展三项活动,即健康素养提升活动、健康家庭评选活动、群众性健康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四”是构建健康保障、建设四个场所,即村内有健身活动场所、有健康文化娱乐场所、村卫生室原则上达到省级示范村卫生室标准以及村小学达标。
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已命名健康乡村(社区)近70个、健康示范村8个,以特色建设为目标、以融合推动为手段的健康村建设工作正在全面开展,有力推进了全市健康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四、力推贫困乡村健康促进“321”模式
为进一步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市卫健委、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扶贫办共同印发《郑州市贫困乡村健康促进“321”工作模式方案》,明确三大目标:到2020年,实现郑州市贫困村和低收入村居民健康教育全覆盖,县级和乡级两级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实现健康教育业务培训全覆盖;到2019年贫困村20%的中小学校,到2020年50%的中小学校达到健康促进学校标准;郑州市贫困村和低收入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接近所在县平均水平。
“321”工作模式,即开展“3进”(健康教育进家庭、进乡村、进学校)、“2建”(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基层健康教育队伍建设)、“1帮扶”(县级以上医院、各级健康促进医院对口帮扶贫困乡村),通过分类指导、分众施策、分级负责、对口帮扶,确保郑州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在“3进”方面,着力依托“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健康扶贫”“卫生三下乡”“郑州健康大讲堂”等开展健康教育进乡村行动;以健康教育服务促进健康教育进家庭,利用印制挂历、年历画、宣传手提袋等形式传播健康素养核心信息,每家培养一个掌握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明白人”,为困难家庭每人制定一份“健康教育处方”;通过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建设,促进健康教育进学校。
在“2建”方面,一是加强健康教育阵地建设,每个乡村设置健康宣传栏,通过媒体等网络健康科普平台宣传健康素养66条;对乡医、村医进行健康业务培训,建设村级健康教育骨干队伍。
在“1帮扶”方面,要建立县级以上医院、各级健康促进医院,对口帮扶贫困乡村,确保帮扶医疗机构包县乡,巡讲专家指导到乡村。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提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根据《国家卫健委 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的通知》(国卫基层函〔2018〕195号)文件精神。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以服务“能力建设”为主要形式。在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床位设置、人员配备、诊疗病种、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整体服务能力。从2019年开始,用3-5年的时间,力争使全市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基本达到国家基本标准,7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部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推荐标准。使卫生院在建筑面积、床位、人员配备、主要设备配置、信息化、服务方式、服务水平、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完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不断提高;卫生院布局更加合理、服务流程更加完善、综合管理更加规范。
二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筹推进健康县区、卫生县城、健康乡村等创建活动,开展跨部门健康促进行动。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以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改厕为重点,减少疾病发生,实现农村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环境整洁有序、健康宜居。
三是持续开展健康促进专项行动。认真落实《郑州市卫健委等部门关于印发郑州市贫困乡村健康促进“321”工作模式方案的通知》(郑卫〔2019〕33号),通过“3进”(健康教育进家庭、进乡村、进学校)、“2建”(基层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和基层健康教育队伍建设)、“1帮扶”(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对口帮扶贫困乡村健康教育工作)等措施,深入开展“三减三健”活动,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增强群众健康意识,从源头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9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