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1609197/2020-00006
  • 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提案
  • 2020-01-13
  • 2020-01-13
关于历史文化传承战略提升的建议
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20190212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王永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历史文化传承战略提升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收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发展规划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科技信息处等处室对照提案内容,进行学习研究,开展讨论评估。现结合我局工作职能和工作实际,将有关工作汇报答复如下:

一、关于我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郑州市围绕打造中原文化高地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


创新区的目标,深入挖掘保护、开发利用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和产业动能。2018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340亿元,同比增长8%,占全省总量的25%。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1.14亿人次,同比增长13.1%;旅游总收入1387.4亿元,同比增长16.1%。

二、关于实施文化战略系统工程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重点支持的六个大遗址片区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近年来,郑州深度挖掘嵩山文化、黄河文化、黄帝文化、商都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持续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是推进重点文化资源转化利用。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郑州段、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古荥镇,建设以运河生态旅游与历史名镇相结合的古荥大运河文化片区;依托二七纪念塔、纪念堂、二七工人夜校和日本驻郑领事馆旧址,建设以近现代历史文化为特色的百年德化红色旅游文化片区;依托郑州商城遗址,建设以大遗址保护与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为特征的商都历史文化区,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中心;依托近现代工业遗产第二砂轮厂旧址,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

二是推出沿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巩义市、荥阳市、惠济区、中牟县文化旅游部门和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等单位联合成立了“郑州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协作体”,共同推出了“中华文明溯源之旅”、“文化名人修学之旅”、“历史遗迹探寻之旅”、“大河风光体验之旅”和“生态养生休闲之旅”等5条精品线路,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黄河文化旅游品牌创造了条件,构建郑州大都市国际旅游区和中原经济区城市核心旅游圈。

三是打造文化交流品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成为国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学术交流、招商引资的文化盛事。嵩山论坛、国际少林武术节、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中国首届考古学大会等大型活动影响深远,通过一系列节会品牌的运营打造,有力促进了我市文化旅游形象和影响力的提升。

四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60项、市级24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3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68人。其中,少林功夫、新郑黄帝拜祖祭奠、苌家拳、超化吹歌、小相狮舞、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等6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挖掘好、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我们着力推动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市场化,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走进群众、融入现代生活。新密市非遗项目“梦祥银”发展成为集珠宝首饰设计、白银文化研究、衍生品制造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公司,建成标准厂房8000多平方米,目前已拥有员工900多人;2019年该公司将整合新密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超化吹歌、新密密玉等传统非遗文化资源,重点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河南省国脉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收集整理10多万件非遗精品和传承创新作品,涵盖陶瓷、版画、制砚、刺绣、剪纸、石刻、泥塑、社火、酿造、印染、民乐等传统文化20多个门类、300多个品种,开发文创产品160多种,2018年实现销售额近亿元。

三、关于搭建历史文化资源信息化平台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的普及应用,也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布局,着力推动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和文化行业科技化、智能化水平。

一是推进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我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智慧旅游为带动,加大“码上游郑州”、郑州智慧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景区等平台载体的建设力度,为郑州迈入全域旅游新时代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码上游郑州”APP及小程序可为游客提供多元渠道信息共享、便捷游览服务,在行业监管部门与大众之间建立起信息化链接纽带,牵动智慧旅游朝向全域融合、友好互动的风向发展的前提下打造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景区建设方面,少林景区大数据监控分析系统在客流量监测分析、游客个性化服务、应急管理与预警机制等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方特景区大数据精准营销管理系统、运营监测与应急响应智能管理平台均运行良好;黄帝故里景区智能导览和电子导游实现全覆盖,官方网站、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和手机APP客户端公共服务体系建成运行;郑州园博园智慧旅游监控指挥调度中心、智慧园博综合管控和大数据分析平台运行良好。通过智慧景区试点建设,使市民游客、旅游企业享受到“信息化、便捷化、规范化”的智慧旅游创新体验,进一步完善了我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郑州智慧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可对客流量、交通、旅游客运、酒店住宿、旅游团队、环保气象等方面进行监测,为监管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信息查询、案件管理、移动办公等功能。可为游客提供景区门票购买、游玩攻略、导游导览、景区流量查询、咨询投诉等服务。

二是推进郑州文化数字化工程。郑州数字文化馆项目可充分发挥郑州文化馆的社会职能、体现其社会价值,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使传统文化馆的服务智能化、便捷化,服务的内容多样化,赢得社会公众持续长久地关注、支持与合作。郑州图书馆智能化项目项目投资概算2256万元,读者服务系统包括文字起源、古籍检阅、中原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多媒体交互系统,可为广大市民以及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公共阅读服务。

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敬盼您今后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市文化建设,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9年7月30日

 

 

 

 

 

 

 

联系单位:郑州市文广旅局发展规划处  邮    编:450018

联 系 人:姚军保                  联系电话:69095116

抄    报: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