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963/2020-00620
  • 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建议提案
  • 2020-08-19
  • 2020-08-19
关于加快构建我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几点建议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00184号提案的回复

于建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我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和战略规划要求,围绕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制定了《中共郑州市委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确定了郑州市实施乡村振兴的目标、原则和重点任务,并按照分步推进的原则制定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谋划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生态宜居和公共服务等四大类500余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近4000亿元,确保了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乡村振兴

我市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成立了高规格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站位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在中原城市群和“1+4”大都市区范围内,审视、思考、优化郑州农业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统筹谋划郑州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成立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有关领导组成的市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对于乡村振兴中涉及的都市生态农业(优化种植结构)、人居环境整治(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也都分别成立以相应分管市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来专题抓好落实。制定了全市乡村振兴“1+1+N”的规划体系,即1个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1个都市生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同时结合郑州特点,制定了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科技振兴、乡风文明、组织振兴、扶贫攻坚等5个专项三年行动计划,《郑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已编制完成,县(市、区)乡村振兴区域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正在有序推进。市委主要领导亲自部署谋划《郑州都市生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初步确定郑州都市生态农业“一带四区五组团”的发展格局,全方位做好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

二、加快都市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推进乡村产业兴旺

郑州市把都市生态农业确定为全市五大战略产业之一,把都市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列入郑州市12项攻坚升级领域进行推进,先后投入1亿元贴息、1亿元保险补贴和5亿元担保补贴资金,重点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工程、绿色标准化可追溯“菜篮子”工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发展工程、绿色食品加工业提升工程等四大工程,通过周总结、月分析、季观摩等形式,实行项目台账化管理,确保重点工作按序推进。2020年,市财政列支6000万元,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创建,目的是通过几年时间,建设一批地域特色明显,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科技水平领先,经营管理到位,产业融合发展的“高效、生态” 都市生态农业样板。从而构建以国家级、省级产业园为引领,市级示范园为骨干,县级示范园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体系,引领我市都市生态农业发展。

三、统筹五大生态系统建设,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以“两山”理论为指导,编制了《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生态建设规划》,每年安排60亿元专项资金,通过财政投资、生态补偿、基础设施建设奖补等各类专项扶持政策,统筹推进“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建设,全市547个重大生态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7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1.2%。全市森林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备,湿地生态系统进一步恢复,流域生态系统进一步改善,牛口峪引黄工程、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等加快推进,西水东引工程引水线路初步确定。制定了郑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形成了以“村收集、镇转运、县(市)集中处理”的新密模式或以“户分类、村收集、乡镇集中处理”的登封模式,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

四、稳妥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16个县(市、区)全部完成并自验完毕,目前市级验收组正在全市范围内组织抽验,预计本月底形成市级验收报告上报省委农办。根据《中共郑州市委办公厅、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三年强村计划”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郑办〔2020〕23号),分类指导、精准谋划、有效利用各类资源资产资金,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021—2022年原则上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按照一定比例对上年度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较好的县(市、区)予以奖补,实现到2020年底清零集体经济“空壳村”,2021年底消除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2022年底培育一批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强村富村。2019年、2020年市级财政分别安排10000万元、7000万元用于扶持试点村发展集体经济,2019年六县(市)共选取68个试点村,目前已全部完工并顺利通过市财政局绩效考评,总体评价良好,2020年的70个试点村项目正在县级评审、市级备案中。

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政策,完善“三权”分置制度,出台了我市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为了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郑州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流转模式,加快推动土地流转,鼓励以整村、整组推进土地流转,鼓励整村、整组的农户将承包地委托乡(镇)或村集体统一进行流转,并将土地连片整理形成农业园区,进行招商引资,引导有资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各类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入驻农业园区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鼓励推广土地股份合作模式,结合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工作,推广中牟县孙庄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全民参股+公司化管理”运行模式。探索开展土地托管模式,引导农户将土地托管给有一定经营实力、管理规范的种植大户、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由其代耕、代种、代收、代管,可实行“半托”或“全托”,达到实现规模经营的目的,如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全市托管近6万亩土地,全省累计托管超过10万亩,发展优质原粮(高强劲小麦和角质化粉质化玉米)种植,实现了农户的“人不在家,收入增加”。这种全程托管的合作模式,在全国都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得到了农业部、河南省、市委领导的高度认同,郑州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扶持该合作社发展壮大,支持合作社首先在全省托管30万亩土地,中远期托管50—100万亩土地,打造产业兴旺的有效载体。积极推行和引导土地预流转。在一些土地未实现流转的地方,鼓励乡镇或村组与农户预先签订包括流转期限、价格、用途等内容的流转意向协议,然后统一组织招商引资,在正式流转前仍由农户自己耕种,当有经营主体进入时及时将土地流出,实现规模经营。

截止2020年上半年,郑州市农业投资担保公司担保规模不断扩大,累计担保2334家,担保金额43.17亿元,其中新农主体和小微企业累计担保2181家,占比93.4%,担保金额28.74亿元,占比66.65%。2020年上半年累计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担保贷款434家、3亿元。银担合作稳步推进,与16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授信总额44.1亿元,创新发展势头良好。县、乡、村三级政担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有力有序,“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初步建立,产品和模式创新初见成效。社会效益显现,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增信融资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企业经营、产业、就业、利税明显增加。发展特色农业保险,全市共开展7大类31种特色农业保险产品,为郑州农业建设提供约20亿元的风险保障。建立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基金,目前筹备入库的基金项目总投资达400亿元。探索多渠道,全方位的农业发展投融资模式,解决农业主体的贷款难、贷款贵,缺乏担保物、抵押物的现状。

郑州市发展农业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标发达地区,以国家中心城市定位来考量,我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农业发展质量有待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农业农村政策支撑体系还不够完善,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一是做优做强都市生态农业。重点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工程、绿色标准化可追溯“菜篮子”工程、休闲农业星级农庄创建工程、绿色食品加工业提升工程,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程。二是分类推进乡村建设。巩固贫困村脱贫建设成效,建立稳固的带贫帮贫机制。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共享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抓好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新密市和示范乡镇——新郑龙湖镇、新密超化镇、登封徐庄镇、巩义小关镇、荥阳王村镇、中牟官渡镇试点建设,示范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三是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同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四是开展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试点。针对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文化生活、等公共服务等项目进行试点,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缩小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三农”工作的理解,对我市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

 

2020年8月19日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