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709/2020-00212
  • 郑州市公安局
  • 提案
  • 2019-06-04
  • 2019-06-12
关于文明行车、礼让行人的提案的回复
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512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刘勇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文明行车、礼让行人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郑州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制定交通信号配时智能化提升方案并努力实施。

    近年来,交警支队科研所积极向上级部门建言献策,制定了交通信号配时智能化提升方案,对300余处重要交叉口更换了公安部智能信号机,完善了配套的视频流量检测器。系统建成以来,实现了相关路口实时流量的综合研究,能够根据视频检测设备识别左转、直行等不同方向的流量状况,自动调整红绿灯配时,不仅实现了单一路口的信号配时优化,同时能够进行干线协调,实现车辆绿波通行,使我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化程度显著提升。

二、近段时期交通信号控制相关工作情况。

交通信号配时工作依托郑州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加强理论研究,创新管理理念,大胆尝试实践,攻克各项技术难关,率先实现了交通信号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无论在业务工作、理论水平,还是在队伍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一)市区交通信号采用的主要控制策略。

郑州市城区交叉口信号灯的设置调整是结合城区道路实际情况及交通流量变化特征,对信号灯放行方式和信号灯配时不间断持续进行优化。

我市交通信号灯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为依据,根据路口形状、交通流量等条件,确定交叉口信号灯的设置。信号灯配时及绿波协调的策略一是主城区内采用均衡流量原则,以瓶颈点为基准分段协调,设计整条路或周边区域通行能力匹配,通过信号控制的调流作用,实现交通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均匀分布,保持流量总体平稳,降低节点交通压力,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二是采用不饱和设计策略,遵循入城方向适当放缓控制,出城方向“绿波”协调的原则,增设出城方向放行相位和时间,保证出城顺畅,减少市区内交通流量饱和现象。

(二)交通信号绿波协调控制的做法。

我们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最大强度安排出勤人次巡查道路,采集流量信息,分析流量特征,通过网络、电话、信笺、媒体反映等途径充分了解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合理诉求,努力把握我市交通流发展态势,对市区余1500处信号灯路口基本控制方案进行观察、调整,再观察、再调整,全面地、持续不断地进行优化。

1、认真梳理市区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案,确保我市全面建设时期交通态势平稳。

依托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在市区按道路等级,流量特征等重新划分、梳理子区158个,实现协调交叉口844处,使我市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率位于全省一流、国内领先水平。这些子区主要以绿波协调可控路口划分,把流量特征、地理位置相近的路口以瓶颈点为边界点划分为同一子区,间距超过1公里的孤立路口实施单点控制。目前我市共有绿波协调控制子区(3个路口以上协调)85个,联动协调控制子区(三个路口及以下)73个。

2、改革创新,挑战各种难关,实现了有效的双向绿波协调控制。

原有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是在历史数据、方案、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微观调整。面对群众诉求、各界期盼,交管部门结合我市施工区域及路网前提条件,将道路环境良好的郑东新区作为重点区域,依托环形路网结构,大胆尝试,改革创新,将原有控制方案推倒重来,探索实施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方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对干道沿线每个交叉口不同方向交通流量、渠化模式、重点车流进行实地观测,确定统一的信号周期;第二,对干道每个信号灯控制路口停车线之间的距离,开车时的实际旅行时间进行精确测量;第三,认真研究先进的交通控制理论、知识,不留死角,学习运用作图、数解、归纳等方法制定初步的绿波协调控制方案;第四,对每个路口制定的初步方案进行方案下达,下达完成后,需要一遍遍长距离实地勘测协调效果(这个时候多数情况下可能达不到绿波效果),并找出问题所在;第五,通过试验、调整,再试验、再调整,三三两两,同步校对,周而复始的调整各项信号控制参数,最终形成有效的绿波协调策略。

3、绿波协调控制实施效果。

交管部门共协调成功双向绿波道路四条,包括金水东路(中州大道至东四环,长约7800米,共9处信号灯控制路口);黄河东路(中州大道至金水东路,长约4300米,共8处信号灯控制路口);农业东路(龙湖外环西至龙湖外环东,长约4500米,共9处信号灯控制路口);东风东路(中州大道至金水东路,长约6600米,共18处信号灯控制路口)。协调成功潮汐绿波道路2条,包括平安大道(商务内环至G107辅道,长约5400米,共7处信号灯控制路口);三全路(长兴路至花园路,长约5700米,共10处信号灯控制路口)。

金水东路、黄河东路、平安大道等道路实施绿波协调控制以来,道路沿线停车次数大约减少了40%,交通综合延误降低了25%,车速提高了30%,大大提升了主干道的通行能力。

(三)日常工作形成的特色与亮点。

交管部门实施精细化交通组织与控制,持续不断地根据道路实时流量状况调整优化现有信号灯控制路口的配时方案,避免和减少信号配时不合理现象,提高了路网通行能力,保障了我市道路交通环境安全、顺畅。

近一个时期,深入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校园安全排查、道路安全整治、交通设施排查等各项行动,新增信号灯控制路口25处;在认真搜集人大、政协提案、市长热线、局长电话、支队长电话、新闻媒体和群众反映问题的基础上,科研所结合辖区大队实地勘察,对信号机维护及配时方案均做出立即调整优化。

针对“清明”、“拜祖大典”、“五一”等节假日对中心城区内环节点路口、市区三环相交路口、市区高速上下桥口相临的主要路口增加信号错时放行方式,调整绿信比,保障道路交通顺畅。配合市政道路施工,根据实际道路交通流量状况,对地铁施工道路沿线等道路的信号灯配时实时进行调整。

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