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6049270/2020-00226
  • 郑州市科学技术局
  • 提案
  • 2020-09-02
  • 2020-09-02
关于把研发投入强度作为标志性指标引领社会投入从补短板向增能扩潜转化的提案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00888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时文忠委员: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把研发投入强度作为标志性指标  引领社会投入从补短板向增能扩潜转化”的提案收悉。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源泉。2019年,我市科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聚焦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以建设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加快培育引进创新引领型企业、平台、人才和机构(“四个一批”),不断壮大创新主体,加快汇聚创新资源。着力强化科技服务,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领支撑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培优做强本地创新主体,下大力气引进创新龙头企业,引导鼓励企业在我市建设研发中心。

一、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现状

近两年,在市科技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部门联席会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协调推进研发投入工作,出台了《郑州市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的若干政策措施》(郑政办〔2019〕27号),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导督促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高质量完成2019年研发工作,全社会研发投入累计填报288亿元,实现大幅提升。其中,企业增长56%,高等院校增长77.7%,科研院所增长50.6%,今年郑州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

二、开展的工作及成效

(一)强化政策引导,加速培育壮大创新主体。2019年,为加速培育我市创新主体,提升整体研发能力,我市出台了《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梯次奖补;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据其上年度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数额,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对郑州市外整体迁入的高新技术企业,落地一年后享受相关奖补政策。通过政策的引导,增强了企业的研发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市研发投入水平不断提升。

(二)加强人才建设,着力提升创新基础实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我市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领军人才稀缺。为了大力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活力,2017年,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 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构建起郑州市系统的全面的人才政策体系,称为“智汇郑州1+N”政策体系,涵盖了顶尖人才引领计划、社会事业人才荟萃计划、优秀企业家领航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青年人才储备计划及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等七项人才计划。其中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物家属开通就业、入学等有关事项在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的指导下,分别由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具体实施。

对境外科技人才资源,我们采用柔性引进策略。对用人主体以项目形式引进的境外高层次外国专家和团队,根据邀请专家层次、人数、在郑工作时间等,给予引进单位最高50万元经费资助。对邀请外籍科技人才短期来郑工作、访问、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活动,最高给予50万元资金支持。

(三)注重行业引领,聚焦龙头领军推进产业发展。近年来集聚了阿里巴巴、华为、海康威视等领军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河南协同发展,吸引了中科院计算所大数据研究院等9家国家级科研院所进驻,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郑州片区引领带动全市数字产业快速发展。

(四)加快平台建设,推进重点项目发展。一是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高起点规划建设郑州科技大市场。制定郑州科技大市场建设运营设计方案征集方案,组织专家论证确定郑州科技大市场建设规划设计方案。专题会议研究郑州科技大市场建设、运营机制、运营配套支撑政策等相关事宜,明确工作推进措施。二是推进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建设,目前已完成超算中心设备异地调试,计划于今年10月份建设完成,到时超算中心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0亿亿次,力争计算能力排名进入国际同期前10名。三是谋划建设智能传感器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平台聚焦智能传感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瓶颈突破与成果转化,构建完备的创业创新体系和完善的产业链条,不断提高自主原始创新能力和产业供应链水平,夯实智能传感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谋划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谋划和启动了地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目前该创新中心已获省科技厅获批,下一步将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家级地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五)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不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引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目前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郑州人工智能研究院、中科院苏州医工所郑州工程技术研究院、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信息系统产业创新研究院等高端新型研发机构已签约落地,全市已引进和建设新型研发机构33家,获省科技厅备案26家,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4家。

三、主要工作举措

(一)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协作、上下联动,促进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统计数据的填报更加科学规范

1.多次召开全市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专门听取市直业务主管部门及各市(县、区)关于研发投入统计数据填报情况的汇报。会后,市直有关单位、各市(县、区)、开发区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对本领域、本辖区201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整体情况进行了总结,对全社会研发统计数据进行最终汇总、整理,尽最大可能杜绝漏报、虚报。

2.我局成立7个调研小组,赴各县(市、区)、开发区进行全社会研发投入工作调研督导,做好各县(市、区)、开发区2019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工作总结及数据督报工作。

3.与省科技厅、教育厅积极衔接,落实2019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相关领域R&D经费支出统计数据,及时向有关单位进行反馈,积极开展协调沟通工作。

4.与统计局开展深入座谈,共同研讨了全社会研发投入的现状和形势,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的督导服务,明确了下一步重点工作、努力方向和工作措施。

5.与财政、发改、工信、城建、统计联合下发《进一步做好企业研发会计科目工作的通知》,督促企业进一步规范研发投入会计计帐科目,使统计工作更加有章可循。

(二)督导全社会研发投入的主体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认真填写年度统计报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1.从各市(县、区)、开发区到各行业主管单位,形成立体的工作网,督导创新主体企业提高重视程度,认真填写年度统计报表,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

2.深入开展重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研发投入专题调研工作。在调研过程中,结合2020年的统计上报,我们联合市统计局宣传政策、指导业务,督导院校和科研院所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如实填报、规范有序,不漏不假、应统尽统。

3.2020年1月,接到河南省科技厅下达的国家科技统计调查任务,其中科研机构23家,国家级项目17项,通过组织相关单位培训,对调查系统填报进行辅导答疑,上传数据审核把关,并与省科技厅及申报单位反复沟通,最终申报数据全部通过国家验收。

四、下步工作打算

2019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R&D强度有了一个大的进步,成绩的取得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补足短板、扩大优势、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着力在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上下功夫,为郑州提升科技创新质效、构建全域创新格局作出努力。

(一)科学编制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高质量编制《郑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加快聚集创新资源、要素,争创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完善全市科技创新布局,持续推进“1+4”郑州大都市区协同创新,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二)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企业库,加大入库企业培育力度,按照“一企一策”原则给予针对性帮扶指导。大力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讲和申报巡回培训,引导企业布局核心知识产权,规范企业科技制度。加强与财政、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推荐申报工作,力争全年新增有效高新技术企业500家,新增科技型企业1000家。

(三)着力引育高端创新人才。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郑州英才计划”的意见,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加快双创人才集聚,修订完善“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实施办法,研究出台《郑州市双创英才计划项目实施办法》,实施第一批双创英才计划,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创建河南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速布局市级创新平台,持续推进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新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00家以上,其中省级100家以上。

(五)持续引建新型研发机构。继续实施“双十工程”,重点跟踪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等引进工作,力争全年引进5家高端创新资源在郑建立研发机构。大力推进国家超算郑州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中原科技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郑州科技大市场建设,完善建设运营方案并报市发改委立项,争取市财政资金支持,组织做好线上平台和线下服务大厅招标建设。研究制定一套体系完备、措施最优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政策,强化政策激励,形成全国技术交易聚集地,支撑科技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六)加大研发投入工作力度。持续推进实施各类研发、创新人才及后补助专项,鼓励多元化投入,以科研项目带动研发投入增长。修订和完善《全社会研发投入若干政策与措施》,继续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建立科技统计报表制度数据报送和反馈工作机制,强化研发投入统计动态监测与跟踪服务,加强调研分析,适时调整修订政策,以政策引导激励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同统计、工信、发改、城建、教体等部门沟通协调,按照“统计部门+行业部门”的模式指导各领域单位统计填报工作开展,确保研发投入应统尽统。

谋划建设中原科技城,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为全面提升我市高科技人才吸引力、高端技术研发能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引领郑州大都市区发展和中部崛起,谋划在北龙湖区域建设中原科技城。中原科技城定位于通过打造河南省高效率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高地、高质量科技配套服务示范高地,中原高水平研发机构集聚高地,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集聚高地,使中原科技城成为创新人才高度集中、创新要素高度整合、创新活动高度活跃的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动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

                             

              2020年9月2日


联系单位:郑州市科技局基础研究与资源配置处

邮   编:450006

联系人:李 凯              联系电话:67180458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