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1609197/2020-00123
  • 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政协提案,提案
  • 2020-11-13
  • 2020-11-13
关于提高站位 抢抓机遇 构筑郑州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新高地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0295号 提案的答复

民建郑州市委员会:

贵单位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提高站位 抢抓机遇  构筑郑州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新高地”的提案已经收悉。贵单位的提案依托传统文化,着眼长远发展,高瞻远瞩,意义重大,我们进行了认真地学习和研究,结合7月24日徐立毅书记主持召开的全市文化旅游大会精神,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已成为我市文旅事业发展的中心工作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今年年初,我市便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徐立毅同志为组长的“郑州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7月24日,我市高规格召开了全市文化旅游大会,会议由市委书记徐立毅同志亲自主持,各开发区、县(市)区党(工)委书记以及市财政、发改、规划、文旅、文物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对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印发了《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意见》《郑州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文化博物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郑州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文化博物旅游发展2020年度专项方案》,出台了《关于推动郑州市文化旅游强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打造郑州“华夏之根、黄河之魂、天地之中、文明之源”的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地位。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已成为我市文旅事业的中心工作。

8月13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立毅又听取了大运河文化片区城市设计方案汇报,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彰显大河气派、北方地区特点,立足于“北静”以及文旅、文创产业发展的需要来规划城市空间、功能结构、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体系、交通组织及旅游流线等,实现“三生”融合,打造高水平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关键节点,形成沿黄文旅门户和文创集聚区。

二、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发展规划

(一)坚持规划引领

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配合郑州大都市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规划,市委、市政府已指示我们文化旅游和文物部门要按照“高站位、能落地”的原则,深入全面梳理郑州市黄河文化博物旅游资源,编制《郑州市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黄河流域(郑州段)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黄河流域(郑州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三个专项规划,引领核心示范区文化博物旅游建设工作。

(二)突出起步区先发带动

围绕强化起步区先发带动、核心辐射作用加强研究谋划,依托现在历史文化优势和自然生态资源,以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黄河天下文化综合体打造等为重点摆放一批大项目,以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黄河合唱艺术周为重点筹办系列大活动,以黄河历史文化挖掘、沿黄旅游景观推介为重点开展系列大宣传,把起步区率先打造成为黄河历史文化高地,引领助力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建设。

(三)注重区域统筹协同

在推进起步区建设的同时,以“黄河文化带”“环嵩山文化带”和“中心城区文化板块”为重点,统筹沿黄郑州段和郑州市全区域,做到规划统一、项目统筹、发展协同,加快形成核心示范区文化博物旅游工作的集群合力、规模效应,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统筹与沿黄邻近地市的协同发展,讲好郑州、开封、洛阳“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的文化发展故事,打造世界级黄河文化旅游带。

三、抓住机遇,高标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依托沿黄自然和人文景观,充分彰显黄河文化蕴含的精神特质和时代价值,高标准打造沿黄文旅产业集群,建设国际黄河文化旅游品牌。

(一)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展示

立足郑州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在黄河文化、中华文明中的突出价值和地位,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着力打造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延续郑州历史文脉,充分彰显“华夏之根、黄河之魂、天地之中、文明之源”的城市历史文化定位。

1.构建黄河文化挖掘研究体系

1)扎实推进文物考古科研工作。广泛开展黄河文化普查及黄河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开展以双槐树遗址、青台遗址、西山古城遗址、大河村遗址等沿黄区域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典型遗存系统考古科研工作,构建考古科研成套工作机制。

2)开展黄河文化探源研究。结合国家“考古中国”“文明探源”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依托双槐树“河洛古国”遗址等,深化郑州地区在华夏文明起源中的核心地位研究,讲清楚郑州作为“华夏之根、黄河之魂、天地之中、文明之源”的考古论证支撑逻辑,实证郑州地区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的重要地位。

3)举办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论坛和研讨会,深入研究黄河文化的内涵、外延、载体、价值和功能等,梳理黄河文化的“郑州故事”。

2.建设黄河文化遗产廊道

1)建设沿黄遗址公园带。依托巩义双槐树、汉霸二王城、青台遗址、西山古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荥阳故城、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等黄河沿线重要遗址,建设沿黄遗址公园带,串点成线,系统展示中原地区黄河文化发展主线。

2)建设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景观地标。依托桃花峪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的黄河最佳观景点,建设具有地理、人文双重标志意义的地标,一揽黄河胜景。

3)构建起步区黄河文化遗产标识、旅游标识系统。以枯河、索须河、贾鲁河三条廊道联系黄河揽胜桃花峪组团、历史变迁古荥-大运河组团、文明纵览花园口组团、文明曙光大河村组团四个文化组团,引领核心示范区起步区整体发展。统一沿线文化说明、交通指示、服务设施等视觉标识指示系统,规范文物资源历史文化内涵展示和配套服务设施风格特点。

3.系统整合环嵩山文化遗产资源

1)擦亮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品牌

持续提升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特色文化名片,不断提升保护传承水平。深入梳理挖掘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蕴含的深厚内涵,理清楚嵩山黄河与中原文化、华夏文明之间的脉络关系。建设大周封祀坛生态文化公园、观星台生态文化公园等项目,开放少室阙、太室阙、嵩阳书院西院、永泰寺等4处天地之中世界历史建筑群文保单位。

2)系统梳理整合黄帝文化遗产品牌

强化对黄帝文化等历史文化遗存的勘探调查和考古发掘,加强黄帝文化与黄河文化关系的研究,提高黄帝文化影响力。将裴李岗遗址、具茨山、轩辕故里祠、新密黄帝宫、郑韩故城等文化遗存串点成线、系统梳理。建设新郑市博物馆新馆、黄帝文化纪念馆等。

4.推进中心城区文化板块建设

1)建设商代王城文化核心展示区

以商文化传承保护为重点,围绕商代城垣、宫殿遗址等标示性区域,建设郑州商代王城城垣遗址公园、宫殿区遗址公园及考古大棚等项目,突出“历史文化+”的概念,进一步梳理商都文化脉络,用好中原文化元素,做好展示表达,将商代王城遗址项目打造成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文化精品。

2打造二七红色文化展示区

丰富二七塔展陈,做好历史古建筑的修缮维护,在大同路与德化街的交界处恢复长春桥,并塑造烈士雕像,高标准筹建“二七精神纪念馆”,加快建设二七广场文化中心、普乐天地等文化项目,突出“红色文化”概念,进一步梳理郑州近现代红色文化资源。

3)打造二砂工业文化展示区

整合郑州第二砂轮厂旧址历史文化内涵,注重对近现代工业文化的展示,将厂区一批独具特色的历史建筑保留下来,充分展示二砂历史核心文化价值,将其打造为融合文物保护、科普、休闲、文创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公共空间,建成为工业文化主题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5.开展黄河文化交流展示

1)建设黄河国家博物馆。按照“根据内容定场馆”的建设思路,围绕“自然黄河、文化黄河”两大展示主题,高标准做好规划设计和布展工作,建成系统展示黄河文化和自强不息、传承有序的中华文明的标志性文化建筑。

2)建设中国仰韶文化博物馆(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依托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集中展示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仰韶文化,打造国家级仰韶文化研究展示平台,形成“北看红山、中看仰韶、南看良渚”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展示格局。

3)规划建设黄冶三彩展示馆。依托巩义窑址生态文化公园,集中展示窑址遗存和唐三彩文化,打造集遗址保护、遗址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国唐三彩文化研究和展示中心。

4)举办世界大河文明论坛。搭建文化传播交流平台,推动黄河文化、中华文明与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加强与世界范围内古代文明、流域文明有关国家的文明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化、多学科、多领域综合研究。

5持续办好嵩山论坛、国际少林武术节等活动,充分展示“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深厚内涵。

(二)加快核心示范区文旅融合发展

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依托郑州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推出一批国际化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观光带,进一步凸显郑州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地位,加快推动郑州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文化旅游终极目的地。

1.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结合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积极做好黄河文化公园文化旅游品质提升工作。积极参与国家文旅部和省文旅厅《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深入研究国家文化公园的相关政策,争取国家和省级支持,将郑州沿黄旅游观光带及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列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核心展示区、集中展示带、特色展示点。

2.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把运河文化与黄河文化相结合,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有关发展规划统筹起来,以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为主体,对大运河沿线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摸底,用好现有普查成果,加大实地勘验力度,整合资源,协调推进,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郑州段),打造古荥大运河历史文化区,充分展现郑州独特的“黄河——大运河”厚重文化积淀。

3.打造沿黄旅游观光带

1)推动现有景区提质升级。按照相对集中、组团发展的思路,科学规划黄河沿线区域文化旅游项目布局,促进原有A级旅游景区提质升级,推动沿黄文化旅游带对标国家5A级旅游景区高标准等质化发展。

2)统筹自然与文化资源。把握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趋势,依托黄河郑州段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串联历史与生态空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形成兼具文化与自然风光的游览体系。

3)推出沿黄精品旅游线路。依托河洛汇流景观、康百万庄园、宋代皇陵、杜甫故里、南水北调穿黄工程、桃花峪景区、汉霸二王城、黄河风景名胜区、黄河国家博物馆、花园口黄河旅游区和大河村国家遗址公园等旅游资源,编制“中华文明溯源之旅”“文化名人修学之旅”“历史遗迹探寻之旅”“大河风光体验之旅”“生态养生休闲之旅”等一批旅游带精品线路。

4)支持沿黄县(市)区发展全域旅游,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培育一批文旅融合示范点,培育一批旅游特色村镇,促进与黄河文化相关联的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休闲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特色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4.打造环嵩山旅游观光带

1打造天地之中”精品文旅线路。以环山旅游公路为纽带,串联8处11项“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打造少林寺、嵩阳书院、中岳庙、观星台四大经典文旅片区和精品文旅线路。促进景区提质增效,以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和河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谋划实施“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景区提升PPP项目。

2)推动黄帝文化旅游提质升级。按照5A级精品景区标准加快推进黄帝故里园区核心景区工程建设加快黄帝千古情、黄帝宫综合性旅游区等项目建设,丰富文旅产业新业态,着力打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影响与效益双赢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品牌。依托新郑、新密黄帝文化遗存,设计推进黄帝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5.加强文化旅游品牌推介

谋划举办郑州黄河文化旅游月,打造黄河流域城市文旅融合交流发展平台,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品牌。丰富国际化旅游营销渠道,面向“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旅游宣传推介,讲好“黄河文化”与“一带一路”的渊源故事。持续提升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等旅游文化节庆影响力,创新办会理念,把文化交流与旅游推介相结合。加强与洛阳、开封的联动合作,凸显“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的历史人文积淀。

(三)传承弘扬黄河精神

深入挖掘黄河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通过社科研究、文艺创作、文化演艺、非物质文化传承等多种形式,讲好讲活黄河的历史故事和当代故事,传承弘扬黄河精神,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凝聚磅礴力量。

1.打造黄河天下文化综合体

结合2020央视春晚郑州分会场的效应影响,高标准建设融黄河数字博物馆、黄河主题室内剧院、黄河文化创意集市、沿黄生态观光等多形式、多业态为一体的黄河文化演艺综合体,打造集观光、展览、演艺、推介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平台,生动呈现黄河文化的博大厚重和鲜活魅力。

2.繁荣黄河主题文艺精品创作

围绕传承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实施黄河主题文艺精品创作工程,着眼黄河沿线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生活风貌、人物风采等黄河题材,通过诗歌、小说、散文、电视、电影、戏曲、舞蹈、绘画、摄影、歌曲、微视频等艺术形式,创作推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艺术精品,编纂《黄河故事》系列、《郑州简史》系列文化丛书,叫响郑州“黄河之都”的城市文艺名片。策划举办系列黄河主题群众性文化文艺活动,办好“中国郑州黄河合唱艺术周”,增强黄河文化的认可度和感染力。

3.推进沿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加快整理黄河文化非遗文化资源,编制《黄河流域(郑州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加快郑州非遗展示馆展陈设计,打造黄河文化非遗传承体验中心,定期举办民俗节庆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展演活动。组织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充实丰富沿黄文化旅游带生产生活场景。

4.深入开展黄河精神研究阐释

加强黄河精神研究,挖掘黄河文化所蕴含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形成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科研究成果,编辑出版《郑州:黄河之魂·文明之源》。积极开展黄河文化进校园等教育活动,编写科普读物《故事里的郑州》,向中小学生赠阅。

(四)宣传推介黄河文化

加大宣传策划力度,办好系列重大活动,进一步加大文化对外交流力度,不断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手段,讲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的故事,传播好新时代郑州声音,不断放大黄河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

1.开展黄河文化专题宣传推介,制作高质量的黄河文化主题宣传片,推出一系列黄河文化主题短视频,通过不同平台积极推广,通过新媒体的手段精准推送。

2.开展媒体集中采风活动,组织境内外媒体特别是沿黄省市媒体采访团来郑集中采风,适时开展“走出去”推介活动,加强沿黄全流域、国内外交流协作,共同讲好黄河故事。

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民建郑州市委员会的关心支持下,通过3-5年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将郑州建设成为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让黄河精神永放光芒!

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我市文旅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次提出如此优秀的提案!

 

 

 

         2020年9月1日

 

 

 

 

 

 

 

 

 

 

 

 

 

 

 

 

 

 

 

 

 

 

 

 

 

 

 

 

 

 

 

 

联系单位:郑州市文广旅局产业促进处     编:450018

人:师晓立      联系电话:69095830

   报: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