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承大禹文化弘扬大禹精神让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更加出彩的提案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郑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建设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打造黄河文化带、环嵩山文化带、中心城区城市文脉“两带一心”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为此,应挖掘、传承大禹文化,践行、弘扬大禹精神,以大禹文化赋能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建设。
一、大禹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亘古以来,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中华儿女,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伟气魄,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兼容并蓄、厚德载物、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
史载大禹治水治理的主要是黄河,这也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大规模系统治理黄河。禹门口、三门峡、洛汭、大伾山是大禹治水的重要文化地标,河伯授图,打开龙门口,大禹开三门等神话故事流传至今。大禹治水后的黄河下游史称禹河故道,为大禹与黄河的文化联系作了很好的诠释。
大禹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禹精神也是黄河文化精神的重要元素。大禹治水改堵为疏的开拓精神,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三过亡入的奉献精神,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以民为先的民本精神等,奠定了生生不息、百折不挠、勇敢拼搏、博大包容的黄河文化精神的基石。大禹故里
郑州是黄河之都、大禹故里拍摄
郑州位居黄河中下游分界处,桃花峪是黄河中下游分界点。2000年,桃花峪竖立起“黄河中下游分界线”界碑,河南省志第四卷《黄河志》确定为郑州荥阳市的桃花峪,201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亦采纳观点。
郑州是黄土高原与黄淮平原交接之处,也是黄河下游千里悬河的起点。以郑州为顶点,黄河历史上多次南北迁徙。黄河郑州段西起巩义,流经荥阳、惠济区,东至中牟;巩义市、上街区、登封市西部、荥阳市大部皆属黄河流域。伊洛河注入黄河的洛汭即河洛汇流处,是伏羲画八卦之地,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
郑州所辖登封市不仅是禹都阳城所在地,还是大禹故里。2018年8月,河南省姓氏祖地与名人里籍研究认定中心邀请中国社科院、中国先秦史学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专家,在多年缜密的学术研究基础上,文献有记载,考古有成果,文物有实证,民间有传说,地面有遗迹,学界有共识,认定登封为大禹故里故都。
20世纪80年代,黄河风景名胜旅游区已塑立了大禹像;而黄河博物馆新馆也塑立了大禹像,大禹文化已初步融入了郑州城市文化建设。
大禹文化赋能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的建议
郑州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统领,以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先导,高水准规划大禹故里沿黄文化旅游带,高标准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努力把黄河郑州段建成世界级黄河文明寻根圣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光体验目的地。如使大禹文化融入“两带一心”文化战略,定会使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建设更加出彩。
一是将祭祀大禹与祭祀黄河、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有机融合。在每年三月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时,同时在登封举办祭禹典礼,在巩义洛汭举办祭祀黄河典礼,亦可在新密同时举办祭祀伏羲典礼,在内黄二帝陵举办祭祀颛顼、帝喾典礼,这样也可突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主体地位。
二是建设大禹故里文化园。在登封天地之中旅游新城西南建设大禹故里文化园,在已有大禹故里碑、禹生石纽碑、禹王祠的基础上塑立大禹像,刻立大禹治水纪念碑,建设大禹祠和大禹博物馆,打造大禹后裔前来寻根拜祖的圣地。
三是建设天地之中禹都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王城岗遗址经过近四十年考古发掘,学术界认为从时间、地望和规模上都有资格被称为禹都。应该像二里头夏都博物馆一样,在告成镇建设天地之中禹都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则可让“天地之中”真正落地,二则可充分展示王城岗遗址几十年来的考古成果。
四是打造大禹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开辟大禹故里祖家庄-启母阙-禹都阳城王城岗遗址-洛汭-黄河文化公园旅游线路,打造大禹文化二日游线路,使游客感受到大禹与黄河的紧密联系。
五是创作一部大禹文化主题艺术作品。杭州、大连、蚌埠、天津、重庆等地已推出了以大禹为主题的动画、动漫、舞剧、歌剧、音乐剧、杂技剧、话剧,有的也已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就戏剧而言,京剧、绍剧、川剧、晋剧、淮剧、湘剧等剧种都拍演过《大禹治水》一剧,而河南本土剧种豫剧、曲剧却无此剧。因此,应立项排演《大禹治水》或拍摄纪录片《大禹》、影视剧《大禹》。
六是在“两带一心”建设中应凸现大禹文化元素。郑州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元素众多,但在“两带一心”建设中还应凸现黄帝、大禹、黄河、嵩山、商都等重要元素,以突出郑州“天地之中,黄河之魂,华夏之根,文明之源”的重要定位。
关于传承大禹文化弘扬大禹精神让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更加出彩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刘五一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传承大禹文化弘扬大禹精神让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更加出彩”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生息繁衍的源泉和发展进步的动力。大禹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文化、祖根文化,是先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所在,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起航的强大动力。
一、大禹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展示等工作进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以及省、市领导关于王城岗等大禹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展示等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扎实做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
(一)考古科研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夏文化研究相关批示指示精神,积极挖掘彰显我市夏文化资源优势,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夏文化研究工作部署,市委市政府及时成立了郑州市加快推进夏文化遗址发掘保护利用和夏文化研究专班。专班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文物局,负责专班日常工作,建立了工作台账和方案,将我市夏文化研究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登封王城岗遗址,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郑州6个关键夏文化遗址之一,是9项河南省黄河文化相关重大考古项目之一,是我市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重点开展的考古发掘项目。王城岗遗址跨越新石器时代和商代,经过多学科的联合攻关,确认为文献记载的“禹都阳城”的夏代初期都城,对探索夏文化、中华文明起源、中国早期国家的诞生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于199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我们已经研究出版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报告、简报和研究成果,深化了对郑州夏文化分布特点和文化内涵的科学认知。此外,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出品的大型历史考古纪录片《发现郑州·先秦篇》,将郑州早期文明发展历程浓缩集中呈现,展现了郑州早期文明的发展脉络,强调了郑州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地位,于2020年7月份在河南卫视播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包括王城岗遗址在内的大禹文化遗址本体发掘研究保护工作,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展示王城岗遗址几十年来的考古成果,真正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迹活起来,切实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做出郑州贡献,为郑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强化核心文化支撑。
(二)保护规划工作
为有效保护王城岗遗址及阳城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并延续其全部历史信息及价值,通过修缮自然力及人为活动给遗迹遗存带来的损伤,有效防止了新的破坏;同时改善遗址保存环境,协调文物保护与周边村落生产生活、城镇建设及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我们编制了《王城岗及阳城遗址保护规划》。该规划对王城岗及阳城遗址文物遗存以及相关的人文与自然环境、历史信息及遗址相关的地形地貌、空间格局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整合,进一步促进了大禹文化保护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目前,我们正在根据省文物局批复意见进一步完善该规划并尽快报批。随着该规划的批准和逐步实施,遗址生态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治理,景观环境将进一步得到修复。此外,我们编制的《郑州市全域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总体规划》,将郑州市域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整体布局、统筹谋划,统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推动文物事业发展新征程行稳致远。
(三)遗址公园建设工作
“十三五”期间,我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出“生态保遗”新模式,大力开展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使古遗址融入现代生活。该创新实践得到国家文物局充分肯定。对于王城岗遗址和阳城遗址,我们在做好考古研究、做好文物保护规划的同时,积极促进考古成果转化,以“生态保遗”工程为契机,推动遗址公园立项工作,谋划建设王城岗生态遗址公园和阳城遗址公园,将遗址保护展示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王城岗生态遗址公园将通过地面标识展示王城岗史前文化发展脉络,借助种植航天培育品种的作物营造生态环境和景观特色,并完善相关展示服务设施,将王城岗遗址建成为一处集文化体验、特色农业种植、文旅结合的生态保遗公园。阳城遗址公园近期以现有三段城墙遗存为核心,在全面考古勘探的基础上,分段展示阳城遗址残存各段城垣遗迹本体及轮廓,在阐释阳城遗址文化内涵的同时,建设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景观公园,可同时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览、锻炼的需求。远期将北、东、西三处阳城城垣遗址公园合并,建设阳城考古遗址公园。最终形成以世界文化遗产观星台为中心,王城岗和阳城为两翼的展示结构,将王城岗及阳城遗址的展示利用与观星台的展示进行有机结合,提升告成镇历史文化遗迹的综合展示效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文物局有关规定,加快编制大遗址保护规划,积极申报建设禹都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持续推进考古工作前置改革等工作,进一步展示王城岗等大禹文化遗址几十年来的考古成果,让“天地之中”真正落地,使大禹文化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推动文物工作积极融入社会、融入生态、融入民生,积极助推郑州高标准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
(四)博物馆建设工作
博物馆空间对出土文物进行全面完整的展示,是深入挖掘展示文物价值、弥补文物本体观赏性不足的有效方式。我们在登封观星台西侧院内设置了王城岗及阳城遗址的文化展厅,以王城岗和阳城遗址所出土的文物为核心,系列展示了王城岗、阳城遗址的文化发展序列,并对登封告成周边的文化进行了较为完善的介绍。下一步我们在广泛调研探讨的基础上,基于文物价值内涵的阐释和对告成整体旅游的促进,建设较高标准的博物馆。此外,我们将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博物馆事业发展扶持办法》等相关要求,加快推进全市各类博物馆建设,将王城岗和阳城遗址博物馆纳入郑州百家博物馆建设之中,加大博物馆建设绩效考核力度,进一步督促各开发区、区县(市)博物馆建设的主体责任,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确保按期完成博物馆建设目标任务。
(五)高质量推进黄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黄河嵩山育文明,两带一心筑根魂。按照市委市政府“文化强市”战略部署,确立郑州“华夏之根、黄河之魂、天地之中、文明之源”主地标战略地位,我们积极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启动《郑州市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郑州市全域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总体规划》,配合市委制定了《黄河文化博物旅游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高起点谋划以构建“两带一心”城市文化总体格局为抓手,重点抓好沿黄文化带、环嵩山文化带和中心城区文化板块文物遗址保护利用开发项目建设。王城岗遗址和阳城遗址作为环嵩山文化带的重要节点展示项目,对其进行保护,将进一步形成支撑“两带一心”的总体格局,提升郑州黄河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二、文化旅游方面
(一)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加大黄河文化传承挖掘和保护利用力度,充分彰显黄河文化蕴含的精神特质和时代价值,提升郑州“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的全球认同感和感召力。加快黄河文化带、环嵩山文化带、中心城区文化板块“两带一心”建设,让黄河文化、嵩山文化、古都文化、红色文化在郑州充分展现。推进黄河文化带建设,突出“黄河文化+生态建设”,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将双槐树遗址、青台遗址、汉霸二王城、西山遗址、荥阳故城、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花园口抗日遗址、大河村国家考古文化遗址等沿黄历史文化遗产串联起来,高水平打造具有鲜明黄河特色的世界级自然生态带、文化遗产带、观光旅游带。大力推进环嵩山文化带建设,以“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重点,打通嵩山文化中的历史故事脉络,讲好世界文化遗产故事,统筹新密伏羲山、巩义浮戏山、荥阳环翠峪等,打造环嵩山文化旅游大景区。推进中心城区文化板块建设,以商代王城遗址保护开发为突破口,统筹二七商圈、二砂工业遗存等资源,彰显中原文化魅力,打造具有鲜明历史文化元素符号的现代化城市。
(二)传承大禹文化弘扬大禹精神。一是指导登封市申报中国大禹文化之乡。登封作为大禹故里,成立大禹文化研究会,出版了多部大禹文化丛书,举办国际国内大禹文化研讨会,在国际国内形成了比较广泛的影响。2007年,中国民协命名登封为“中国大禹文化之乡”,登封市区北侧有大禹公园,市区内有主干道命名为大禹路,市区西侧大禹故里祖家庄建有大禹祠堂。二是正确引导并持续举办民间祭祀大禹信仰活动。每年农历七月初一,登封大禹故里河北五里庙,举行大禹的公祭活动,教育人民群众怀念大禹,提倡学习其公而忘私的模范精神,身先士卒的实干精神,合理疏导的科学精神,敢于斗争的无畏精神。2020年,大禹文化传说成功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到10万元扶持资金,力争早日让大禹的传说故事走进校园。三是保护大禹文化历史遗迹。记载有大禹治水故事的启母阙,正在进行周边环境的改造提升,改造后将连同启母阙开辟为大禹、启母文化公园,将于2021年国庆节前夕,对外开放。四是成功创立“嵩山不一般”大禹文化主题餐厅。在2021年4月郑州市“黄河文化月”系列宣传活动中,大禹文化主题餐厅参与到杨迪的直播中,提升了知名度,已成为外地游客来登封旅游的网红打卡餐厅,并加大了大禹文化的文创产品、特色农产品开发推广力度,让大禹文化品牌产品走向世界。五是落实登封市委“125”文化项目的部署安排。2021年启动建设“阳城遗址公园”项目,把王城岗遗址纳入到阳城遗址公园,加重大禹文化在天地之中文化遗产当中的地位和分量,并使之逐步融入到文化旅游研学活动当中。六是采用新手段新技术来宣传大禹文化。2021年5月,正在和抖音公司洽谈,签订宣传战略合作协议,从汉三阙为突破口,力争使汉阙里边的大禹文化等传说故事活起来。
(三)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围绕打造黄河流域国际旅游门户,推动文化旅游全域全要素融合发展,做实“两带一心”文旅发展格局,打响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品牌,把黄河历史文化景观串珠成线,塑造“黄河魂、古都韵、中国情”形象,努力把黄河郑州段建成世界级的黄河文明寻根胜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光体验目的地;梳理嵩山文化历史脉络,整合大伏羲山旅游资源,打造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环嵩山文化带;推进中心城区文化板块建设,助力建成文旅强市。以“山河祖国,去郑州看华夏古国”为主题(山,是指“中岳嵩山,天地之中”;河,是指“母亲黄河,民族之魂”;祖,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国,是“河洛古国,文明之源”),协同推进黄河、大运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凸显郑州“北临黄河、西依嵩山”城市特征。
(四)加强文化旅游品牌推介。举办2021年首届中国国际(郑州)黄河文化月,开展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全国智慧旅游大会、中国民宿大会、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黄河流域舞台艺术精品演出季”、黄河合唱节等主题活动,举办永远跟党走、《再唱山歌给党听》等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通过举办高规格的旅游主题国际性会议,围绕“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黄河文化旅游带、环嵩山文化旅游带,推广“黄河之滨、天地之中、华夏之根、文明之源”品牌,打造休闲观光度假特色城市和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1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