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2100/2021-00265
  • 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提案
  • 2021-09-09
  • 2021-09-09
关于推动郑州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 第20210432号提案的回复

民盟郑州市委:

首先向民盟郑州市委长期以来对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关于推动郑州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建议》(20210432号提案)由市工信局主办,市发改委协办。提案收悉后的建议收悉我委党组高度重视,专题召开会议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我委认为,提案中提出的: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基础、结合优势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培育数字经济品牌工程、完善并创新政府支持政策体系,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等建议内容,联系郑州发展实际紧密,建议具体详实、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为郑州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借鉴,充分展现了民盟郑州市委胸怀大局、善思重谋、建言献策的使命担当和为民情怀。结合提案内容,答复如下:

在国家数字经济政策支持下,郑州市加快数字经济布局,依托自身交通、人流、物流、信息流优势,构建形成以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为核心,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为驱动,涵盖电商、物流、金融等各行业的政策体系,带动郑州数字经济规模快速增长,成为驱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郑州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数字经济是我国重大战略,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郑州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工作,协调解决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同时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为满足企业需求,首创5项业务“一张表单申请、一套材料申报、一个窗口受理、一次信息采集、一个流程办理”,实现80%的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顶格实施国家制度性和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2020年全市减税103.3亿元、减费93.5亿元;实施中小微企业承租行政事业单位房屋租金“两免三减半”政策,减免房租3860万元。

(二)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完善。为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郑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印发《郑州市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明确到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00亿元以上,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以上。结合郑州市产业结构和发展特点,制定《郑州市数字经济产业引导目录(试行)》,为我市在数字经济领域进行产业布局、项目谋划、招商引资、技术合作、打造产业生态等提供重要指引。目前,正在拟定数字经济考核体系。对我市数字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评价。

(三)数字产业化蓬勃发展。数字化产业方面,郑州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重点产业,加强数字化产业布局,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初步构建起以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处理、信息安全等领域为主的大数据核心产业,产业特色不断凸显。人工智能产业在高新区、金水区、经开区、航空港区和郑东新区已初步形成集聚发展态势,核心企业近100家,关联企业近千家,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50亿元。涌现出了信大捷安、金明源、金惠计算机、信源信息、山谷网安、信安通信、新开普、向心力、中天亿科等一批网络安全企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全市网络安全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30亿元,网络安全相关企业超过100家。

 (四)产业数字化发展迅猛。工业数字化水平提速。智能制造成果显著,推动实施了智能制造项目213个,总投资额405亿元,先后培育河南移动等8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全市上云企业累计超过3.3万家,占全省32%。服务业数字化基础优势显现。高新区以科技金融为重点,打造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产业链服务平台;航空港区已建成信息化手段较高的陆空衔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经开区建立多式联运及供应链延伸增值服务;电商市场主体不断壮大,UU跑腿、云和数据、易赛诺等郑州市本土电商企业加速发展。农业数字化发展成效显著。农业物联网建设方面,探索形成农业物联网可看、可用、可持续、可推广的应用模式。精准农业物联网建设自实施以来已完成中牟、新郑、荥阳、惠济等县区50多个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

(五)数字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大脑”打造郑州样板,目前城市大脑已建成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开发系统159个、接入59个部门210类数据,累计归集数据346.46亿条,上线特色亮点应用场景118个,成为全国首个全场景数字化运营城市。2020年8月发布的《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中,郑州数字治理指数排名全国第七,进入数字治理一线城市行列。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构建保障有力的政策体系。加大对数字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研发创新、人才引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统筹整合并制定《郑州市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大对数字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研发创新、人才引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持。继续实施“1125聚才计划”并向数字经济领域倾斜;创新引进方式,探索互联网+异地人才引进支持模式;建设绿色通道,注重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制定并落实高端人才引进保障举措。实施“万人培育计划”,支持企业、园区与高校建立人才输送合作关系,按需教学,细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学科设置,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培训。     

(二)开展“万人助万企业”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万人助万企”工作部署,紧扣企业发展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选派机关干部走进企业,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拓市场、破瓶颈、解难题,有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创造活力。用好“亲清在线”1个系统,建立“企业、问题、干部”3类数据库,设置“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3个项目库,制定“惠企政策、工作任务、要素保障”3张清单,形成“领导包联、专班服务、督促督办、考评奖惩”4套机制,聚焦“经济运行、营商环境、安全生产、项目保障、科技创新”5大目标,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深化发展推动数字产业化。加快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品、产品链和产业链升级。紧抓产品换代和技术迭代市场机遇,积极布局5G手机以及5G手机配件、可折叠手机,推动产品升级;依托本地产业基础,发展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如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拓展终端产品,推动产品链升级;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为重点,布局终端配套核心产业,建立“屏-芯-感-端”联动机制,推动产业链升级。

重点攻关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服务实体能力。以应用为牵引,加快构建以“实用”为重点的软件产业生态,打造以“工业核心软件、行业应用软件”为重点、以“嵌入式软件、基础软件”为辅的软件产业生态体系。加快黄河鲲鹏国产自有产业生态建设。构建“安全标准+安全芯片+安全软件+安全服务”的全产业链条,稳步提升信息安全产业的培育、集聚和发展,持续推进金水区“河南省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建设,构建总部基地和孵化基地,打造国家级信息安全产业品牌。

(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下一步要发挥新基建的基础支撑和投资属性,建立郑州市内微循环、市内微循环与省内国内国际循环互促的发展格局,全面支撑全市数字经济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乘数效应,在“十四五”期间谋划实施“200+”重点项目,规划总投资超过 3000 亿元,预计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将超过 1.5 万亿元,成为郑州“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五)超前布局发展新零售。加大政策扶持,建设新零售基础设施,支持实体商贸零售行业的新零售转型,打造新零售业态集聚区和发展示范区,建设新零售示范城市。建设新零售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创新发展分享经济、订制包销、社交电商等模式,发展“无人零售”、“无接触超市”、“无接触配送智能售餐机”等非接触式经济。加强新零售与智能制造、旅游、游戏、影视、文创等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推动新零售向线下生活服务、文体健康等领域拓展。

(六)推进“数字+中原文化”工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商都文化、炎黄文化和功夫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保护、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用数字讲好“文化故事”,树立文化自信。整合黄河郑州段沿线文化旅游资源,推动科技和黄河文化的智慧结合;以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为抓手,通过打造“数字+商都文化”新格局;依托新郑市炎黄文化中心发展炎黄文化创意、数字出版,提高炎黄文化传播的数字化力量;深度挖掘嵩山少林文化等资源,坚定落实郑州“西美”发展思路。

最后,再次感谢民盟郑州市委对我们工作的帮助和支持,殷切的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继续关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努力为郑州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做出更大贡献。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