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6049270/2021-00046
  • 郑州市科学技术局
  • 政协提案
  • 2021-06-15
  • 2021-06-15
关于把研发投入强度作为“十四五”约束性指标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10976号提案的回复

尊敬的时文忠委员: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把研发投入强度作为“十四五”约束性指标的建议”提案收悉。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来打造,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科技兴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将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按照全市上下“一盘棋”的指导思想,努力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助推全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我市全社会研发现状
我局在市科技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建立了全社会研发投入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并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分部门落实推进研发投入工作。2019年度,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为2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7.8%,研发投入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15.3和9.7个百分点。企业研发投入经费达195亿元,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从2018年的27.7%升至39.7%。高校院所投入经费达40亿元,其中,高校研发投入经费比上年增长77.7%,科研院所研发投入经费比上年增长34.5%。2019年度,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2.0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强度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0.21和0.2个百分点,在GDP大幅增长的情况下首次超过2%,实现了里程碑式突破。
三、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快速提升研发投入强度
通过外引和内培的方式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并给予建设经费及项目经费支持。目前全市拥有新型研发机构45家,其中7家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占全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总数的44%。今年5月,郑州市政府和北京理工大学、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签约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目前正在筹建。该批新型研发机构正在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我市R&D强度虽然有了很大提升,但与对标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补足短板、扩大优势、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着力在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上下功夫,为郑州提升科技创新质效、构建全域创新格局作出努力。
(一)持续培育壮大创新主体。聚焦主导产业,在培优做强本地创新主体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引进创新龙头企业,引导鼓励大企业在我市建设研发中心,鼓励行业头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扶持小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不断提高研发投入主体总量及体量,推动从产业链向创新链延伸。进一步完善投入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尽享财政、税务、金融等支持政策,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平台、研发投入等实施一揽子优惠政策。强化体制保障,促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抢抓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重点将各类创新资源向中原科技城集聚。大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构建研发、转化、创投、金融、服务等“双创”生态体系。
(二)着力引育高端创新人才。一是加快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财政科研资金管理政策要求,从经费比重、开支范围、科目设置等方面出台系列“松绑+激励”措施,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二是延长资金支持链条,通过实施黄河人才计划,在科技人才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环节实施大力扶持,对实施的创新创业项目评估后,最高给予300万到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三)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创建河南省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速布局市级创新平台,持续推进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其中省级100家以上。在培优做强本地创新主体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引进创新龙头企业,引导鼓励大企业在我市建设研发中心,扶持小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不断提高研发投入主体总量及体量,持续加大我市研发投入增量。
(四)持续引建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市区联动引进和建设大院名所的工作体系,细化市区两级分担机制,共同引进知名科研机构、高校、企业来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
(五)加强研发投入工作力度。一是引导区县(市)重视研发投入工作,加强研发投入督导。建立科技统计报表数据报送和反馈工作机制,加强研发投入统计动态监测与跟踪服务,对重点区域、行业和单位加强一对一跟踪服务及培训,深入挖掘潜力。二是引导和规范企业建立研发会计科目,加强研发费用归集和统计指导,把加大研发投入作为常年开展的持续性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工作。三是加强调研分析,以政策引导激励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进实施各类研发、创新人才及后补助专项,鼓励多元化投入,以科研项目带动研发投入增长。四是加强同统计、工信、发改、城建、教体等部门沟通协调,按照“统计部门+行业部门”的模式指导各领域单位统计填报工作开展,确保研发投入应统尽统。
2020年,郑州市全面深化政产学研合作,通过政策制定、规范管理、协调推进等创新措施,我市研发投入大幅提升。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2020年度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填报数已超331亿(该数据为内部数据,最终以国家统计部门核定为准),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有望突破2.20%,实现重大提升。

二、制度引领、政策先行,全力保障高质量发展

积极研究完善政策举措,加强企业服务和政策宣传,培育壮大创新主体,通过实施科技创新“1+N”政策,有效激发了创新活力。目前已将“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指标列入正在编制的《郑州科技创新“十四五”发展规划》。2017年我市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支持政策以来,全市科技型企业从3242家增至7846家;高新技术企业从856家增至2918家;参加加计扣除的企业从1429家增至4644家;享受研发费用补助的企业从328家增至2054家;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从18.6%提高至39.7%;拉动规上企业研发经费从137亿元增至195亿元,高校院所研发经费从21亿元增至4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从158.7亿元增至236.7亿元,对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建立月度督查评比机制,打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为切实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出真招、见实效,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郑州市人民政府重大专项工作月度综合督查评比办法(试行)的通知》(郑政办〔2021〕19号),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专项工作,纳入月度考核,成为各区县(市)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而研发投入作为科技创新专项工作评价的关键指标,受到各区县(市)的广泛重视。市科技局作为此项工作牵头单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评分细则进行解释说明,并在制度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通过“郑州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对全市纳入研发投入统计范围的企业每季度进行一次科技研发经费支出调查,并加强数据调研及核查。阶段性考核工作结束后,及时向各单位反馈考核结果,切实督促16个区县(市)持续、深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将研发投入列入市委综合考评和市政府月度考评等有效督查举措,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顺利完成全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目标奠定基础。

(二)积极实施加大研发投入“全方位”政策

一是严格落实省级研究开发财政补助政策,积极指导企业按时做好预算备案和研发补助申报工作。2020年,郑州市有2262家单位获省财政29510万元补助资金。二是加快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速度,大力实施郑州市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普惠性政策,依据上年度经税务部门备案的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数额,对科技雏鹰企业,按其研发投入的30%进行奖补,最多不超过50万元;对科技小巨人企业,按其研发投入的20%进行奖补,最高不超过150万元;对科技瞪羚企业,按其研发投入的20%进行奖补,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对科技创新龙头企业,补助600万元。2020年享受市本级研发费用补助的企业共2054家,驻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38家,补助资金分别为7.01亿元、5286万元。

2021年4月出台了《郑州市鼓励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若干政策措施》(郑政办〔2021〕31号),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我市在科技型企业培育、企业研发活动、研发经费投入等方面有了明显成效。

(三)市县联动、精准服务,当好“店小二”

市科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区县(市)研发投入工作和研发统计情况汇报,分管市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企业、高校院所调研,强化工作指导。各区县(市)狠抓工作落实,对重点企业和单位逐个分析、全面排查,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在统计填报期间,想方设法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和困难,高质量完成了研发投入统计填报工作。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上下结合、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的良好工作局面。

(一)规范平台运行管理,为加大研发投入赋能

我市持续加大对研发平台建设培育工作,对各类建设主体新获批的国家级研发平台给予50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评估(考核、验收)为优秀的国家级研发平台给予20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企业新获批的省级、市级研发平台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如郑州大学超算中心、省实验室等高端创新平台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重点支持。截至2020年底,我市建有各级各类研发平台3680个。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56个、省级研发平台1327个、市级研发平台2297个。目前已研究起草《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

(二)以科创项目为载体,为提升研发投入保驾护航

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焦产业需求,强化问题导向,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和社会科技力量的作用。2018年以来,实施科技创新重大专项137项,资金支持38210万元,前期启动资金12094万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30多亿元积极推进项目组织方式改革,探索“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新的组织管理方式,解决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卡脖子”技术瓶颈,形成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成果,打造标杆、形成示范,引领带动产业创新发展。针对我市重点产业领域科技需求,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绿色环保、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专项、重点研发专项和协同创新专项,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研究起草《郑州市科技创新专项工作指引》,按后补助方式给予一定经费帮扶,为行业引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2021年6月15日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