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6049270/2021-00047
  • 郑州市科学技术局
  • 政协提案
  • 2021-07-14
  • 2021-07-14
关于加快构建沿黄科创走廊协同创新体系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10138号提案的回复

尊敬的郭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沿黄科创走廊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郑州市科技创新整体情况
二、关于沿黄科创走廊协同创新体系谋划情况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近年来,郑州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郑州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充分发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培外引创新资源,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持续优化创新环境,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全力补好科技创新短板,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各项科技指标实现快速增长。2020年,郑州市高企总数达到2918家,科技型企业达到7846家;登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486家,占全省一半左右。国家超算郑州中心建成投用,实现全省国家大科学装置零的突破,各类研发平台总量达到3680家。“智汇郑州·聚才计划”累计引育各类高层次人才1042名、项目团队413个,其中顶尖人才88名。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等43家新型研发机构相继签约落地。创新创业载体达到255家,在孵企业超过1.2万家。全市专利申请量突破6万件、授权量4.7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6.7件。技术合同成交额212亿元,全省占比55%。201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4%,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从目前出台的政策来看,沿黄科创走廊即沿黄科创带。
市委书记徐立毅在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提出“依托沿黄生态走廊将自创区、金水科教园区、智慧岛、鲲鹏软件小镇等串联起来打造沿黄科创带”,这是市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又一重要举措,有利于郑州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2020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的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格局;“两翼驱动”一是建设北龙湖中原科技城,将成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中原地区科技创新策源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二是推动西部中央文化区与高新区联动打造“中原科创绿谷”。“四区支撑”即发挥航空港区、郑东新区、经开区、高新区“四梁八柱”作用,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要素。“多点联动”即依托32个城市核心板块,谋划建设一批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平台载体。
目前正在编制的《郑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明确要在“东强、西美、南动、北静、中优、外联”的新功能布局指引下,整体构建“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的创新空间格局,突出沿黄科创带高端创新资源承载作用,打造中原科技城等科技创新先行区、亮点区,促进区县城市创新功能升级,在全市范围内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全面推动郑州市创新协调发展。今年3月份,市政府办公厅出台《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多园”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为区域协同创新提供了政策支撑,将进一步加快异地孵化、飞地经济、伙伴园区等合作机制建立。
沿黄科创带是“十四五”时期郑州重大科技创新布局和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抓手,将依托沿黄生态走廊串联北龙湖、智慧岛、鲲鹏小镇、高新区、金水区和郑东新区等创新要素密集区域,围绕创新研发、产业孵化、教育科研、科技服务等功能培育,集聚高层级科创人才要素,优先布局符合郑州创新发展需求的重大产业项目、国家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积极争取国家大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等,将成为郑州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承载区。同时我们也将主动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适当时机建议省政府设立沿黄科创带建设协调机构,统筹推动沿黄科创带建设和区域创新要素布局。
一是强化策源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充分发挥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核心带动作用,推动各方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促进驻郑高校和院所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形成引领高水平基础研究的战略科技力量。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郑州布局,充分发挥国家超算郑州中心算力优势,推进超强超短光源装置“中原之光”建设,新谋划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实验室体系建设。围绕量子信息、网络空间安全、生物育种等优势领域,支持优势创新单位积极参与承担国家实验室任务,谋划争取国家种业实验室落户郑州。省市联动进一步修改、完善河南省黄河实验室、嵩山实验室建设方案,加快推进实验室前期建设相关筹备工作。支持驻郑高校和院所积极融入国家、河南省(重点)实验室体系,在生物育种、人口健康、新材料等领域建设一批高层次省级重点实验室。
二是壮大创新主体。加大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优化申报推荐流程,赋予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评审认定权限,通过省、市、区联动,争取两年内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倍增。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按照存量和增量加大研发费用补助,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依托创新龙头企业组建联合创新体,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国家级研发机构。
三是做强创新平台。加大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现有支持政策基础上,每年由省财政、市财政分别给予1000万元运营发展资金支持,对其他各类国家级创新基地给予运营发展资金支持。围绕隧道掘进装备、小麦、花生等优势领域,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等。加快推进省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信息工程大学建设“先进防御”、网络分布式智能技术等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智能传感器”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省市联动引进建设大院名所的工作机制,省新建或引进的研究机构、高校院所、科技基础设施等,优先在郑州布局。争取建设中科院直属科研院所,省、市联动,积极争取中科院在郑州布局直属专业研究院所,为郑州市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四是引育人才团队。深入实施“郑州人才计划”。鼓励高层次人才在郑州创新创业,全面落实对高层次人才的奖励、落户、安居、科研、收益、生活等方面的各项措施,形成人才引育的政策合力。加快建设人才特区。加快建设中原科技城·河南省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在人才创新创业及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流动配置、服务保障等方面开展制度和政策创新,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机制,以人才优势塑造创新优势。实行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郑州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
五是凝练一流课题。面向优势产业,围绕重大战略需求和优势传统产业,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和社会科技力量的作用,梳理一批重大课题,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面向新兴产业,结合智能传感器、超硬材料(功能性金刚石)、无人驾驶汽车、网络空间安全等新兴产业,凝练一批重大课题,解决一批关键技术,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培育一批新产业、新业态。面向未来产业,跟踪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型材料等前沿引领技术,采取多种形式,探索实施一批重大课题,培育和发展未来引领型产业。
六是发挥创新载体作用。发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和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的优势,依托沿黄生态走廊,探索自创区“一区多园”管理模式,统筹规划自创区核心区(郑州国家高新区)、中原科技城(北龙湖、智慧岛和鲲鹏小镇)、金水科教园区等创新要素密集区,优先布局符合郑州创新发展需求的重大创新平台。突出中原科技城的人才高地作用,依托龙湖北部区域和云湖大数据产业园板块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依托龙子湖湖心岛板块打造智慧科教产业集群,依托白沙科学谷板块,打造智能经济产业集群。利用好国家各类功能战略平台叠加优势,充分发挥国家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自贸区等十余项“国字号”改革试验和示范任务,大胆先行先试、开放应用场景,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
七是构建创新生态。优化中小科技企业成长环境,建设一批专业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充分发挥驻郑高校作用,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郑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强各类孵化载体与全市主导产业耦合联通,促进孵化载体提质增效。健全投、保、贷、补科技金融体系,鼓励创投、风投、基金等社会投资向中小科技型企业和新兴产业投资。举办好“郑创汇”等创新创业赛事活动,营造创新氛围,培育一批独角兽、科创板上市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托郑州技术要素交易市场等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八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探索实行“揭榜挂帅”等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推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耦合的科研范式。破除制约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立项、成果处置、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等自主权方面的障碍,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强化规划政策引导和创新环境营造,实现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建立适应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行政管理服务模式。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2021年7月14日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