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郑州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提案收悉。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郑州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郑州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充分发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培外引创新资源,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持续优化创新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各项科技指标实现快速增长。但是横向与武汉、合肥等中部省会城市比较,还存在高端创新资源不足、人才吸引能力不强等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关于郑州市“拉高标杆,加压奋进”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加快整合科教创新要素,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努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
一是加强基础研究、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发挥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核心作用,促进全市科技创新基础研究水平提升。充分利用国家超算郑州中心算力基础,支撑开展基础研究。推进超强超短光源装置“中原之光”建设,新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高校院所积极承担国家实验室任务,争取国家种业实验室落户郑州;推进黄河实验室、嵩山实验室等一批省实验室建设,加快形成覆盖全领域的实验室体系。
二是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按照存量和增量加大研发费用补助,以财政资金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设国家级研发机构和联合创新体,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优化高企申报推荐流程,省、市、区联动争取两年内实现高企倍增。
三是加大内部培育和外部引进,建设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在现有基础上,对国家级创新基地给予适量资金支持,对国家重
点实验室,省、市每年给予一定运营补助。支持信息工程大学等依托优势学科建设“先进防御”、网络分布式智能技术等创新平台,推进建设“智能传感器”等公共服务平台。省、市联动争取中科院在郑州布局直属专业研究院所,为郑州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全省新建或引进的研究机构、高校院所、科技基础设施等优先在郑州布局。
四是建设人才引进培育体系,以人才优势塑造创新优势。深入实施“郑州人才计划”,大力引进外国人才,加快建设中原科技城人才特区,形成普惠性政策和特殊政策相结合的政策组合。加快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郑州校区一流学科建设,持续支持驻郑“双特”高校特色骨干学科建设,支持驻郑高校争取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扩大高等教育培育人才规模。建设一批鲲鹏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高校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夯实产业人才培育基础。
五是面向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凝练实施一批一流课题。围绕重大战略需求和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传统产业,每年组织实施一批重大课题,给予资金支持。结合智能传感器、超硬材料、无人驾驶汽车、网络空间安全等新兴产业,凝练一批重大课题,储备一批关键技术成果。
六是发挥区域创新载体作用,争创更多国家级战略平台。依托中原科技城三大板块,着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智慧科教产业集群、智能经济产业集群,成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动机。发挥郑洛新自创区先行先试优势,探索自创区“一区多园”管理模式,统筹规划创新要素密集区,优先布局符合郑州发展需求的重大创新项目,打造沿黄科创带。积极争取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城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在郑州试点示范,带动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发展。
七是优化企业创新创业环境,加快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举办好“郑创汇”等创新创业赛事活动,围绕产业链举办专业科技创新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建设一批专业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提升载体孵化运营水平,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孵化环境。高质量建设一批小微企业园,优先布局“专精特新”企业,为小微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加强与省级产业基金、知名创投机构合作,健全投、保、贷、补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良好投融资环境。依托郑州技术要素交易市场等平台作用,发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作用,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创新风险豁免机制,加快完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勇于探索、尽职免责的容错纠错机制,依法支持改革、激励创新、保护创业。
八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探索实行“揭榜挂帅”等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赋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推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耦合的科研范式。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将高技能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和认定范围。建立完善大型科学装置、科学仪器、科研数据共享机制,促进科教资源优化配置。
202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