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5253963/2021-00113
  • 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政协提案
  • 2021-08-13
  • 2021-08-13
关于促进乡村绿色产业发展的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10691号 提案的回复

张新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乡村绿色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郑州市乡村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发展乡村绿色产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十三五”期间,我市投资近20亿元实施了标准化可追溯菜篮子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环城都市农业、生态种养、美丽牧场等农业项目建设,引导、推动各区县(市)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状况因地制宜发展蔬菜、林果、花卉、中药材、畜禽、水产、食用菌、休闲农业等绿色产业。特色种养业方面,2020年,全市种植蔬菜83万亩、水果28万亩、花卉9.3万亩、中药材3万亩、食用菌2万吨;生猪存栏70万余头,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为9.16万吨、11.18万吨、8.95万吨、9.5万吨,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日趋丰富。休闲农业方面,培育星级企业(园区)58家,农业科普研学基地16家,打造了大枣、石榴田园风情游,黄河鲤鱼、雁鸣湖大闸蟹美食游,优河湾等生态农业园区采摘休闲游等多条休闲农业主题线路,农业功能不断拓展,产业融合步伐明显加快。

二、郑州市乡村绿色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郑州市乡村绿色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正如您提案中所指出的,当前我市乡村绿色产业发展仍存在规模小效益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像二七樱桃、荥阳柿子、中牟杨桥村红心蜜柚及稻田水产养殖、登封芥菜、新密尖山金银花等绿色产业,虽然具备优良品质和鲜明特色,但规模不大、品牌不响、销路不广,在提高当地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未能充分发挥带动作用。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受政策配套不完善、资金技术人才等保障不足、农村发展活力不强等因素所制约。

三、围绕促进乡村绿色产业发展,下步将着力抓好的几项工作

我市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光照条件适中,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发展乡村绿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同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乡村绿色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下一步,结合我市农业产业实际和张委员所提建议,我们将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强化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升级,推动乡村绿色产业做优做大,为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基础。

(一)强化政策引导。一是实行土地流转补贴。加大土地流转补贴力度,引导各县(市)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济主体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力的绿色产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二是实施产业强镇兴村行动。依托国家级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市级产业兴村等项目,以乡村为载体,对石榴、芥菜、西瓜、大蒜、草莓、蜜柚、樱桃、稻田水产养殖等绿色产业进行重点扶持,着力提升生产基地、仓储保鲜、加工营销等设施装备水平, 补齐乡村绿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短板;支持杨桥村发展以红心蜜柚、稻田水产养殖为主业的“一村一品”。三是加强金融支农。积极发挥郑州农业担保公司在扶持“三农”发展中的平台撬动作用;协调金融部门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筛选建立乡村特色产业融资需求主体“白名单”,量身定制特色信贷产品,精准提供信贷支持,并给予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缩短审批流程等政策优惠,切实帮助绿色产业经营主体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强化人才支撑。一是加强农村人才培育。着眼乡村绿色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农村人才定向精准培养计划,分产业、分层次、分时段持续开展特色种养、旅游、电商等专项技能培训,实施产教融合发展,稳步提高乡村绿色产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素养和技能水平。探索通过合作订单、定岗定向等方式培养技术技能、经营管理方面的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二是鼓励人才下乡兴业。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各类人才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和理念优势到乡村创业兴业,为乡村绿色产业发展注入新要素、开辟新渠道;联合组织、人社、税务等部门通过创业担保免息贷款、对创业载体进行资金奖补、实施税费减免等方式加大对企业家、大学毕业生、农民工、复退军人到农村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三是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积极投入农业农村,与绿色产业经营主体广泛开展合作,实施一批产学研一体化共建基地,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的种养新技术、新模式,提高绿色种养水平。

(三)培育壮大经营主体。一是加大扶持力度。通过贷款贴息、资金奖补、减税降费等方式,加大对参与乡村绿色产业经营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经营主体参与乡村绿色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二是注重示范引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利用自身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在农村地区发展绿色种养基地或设立厂区,带动当地绿色农业生产规模化、加工产业化,变资源为资产,向特色要效益。三是完善利益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倡导保护价收购等利益联结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为基地合作社和农户开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技术指导、疫病防治等服务,与农户建立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帮助农户改进生产方式、更新生产技术,促进生产装备化、标准化、绿色化,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最后,感谢张委员对我市乡村产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关注我市的“三农”工作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2021年8月13日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