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郑州市委员会:
您提出的关于“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您提出的“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凝聚各方工作合力”的建议。
在我市出台的《郑州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郑办〔2020〕41号),明确提出2021-2022年,市财政每年对每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根据人口规模、地域面积和项目建设内容支持 1000万—2000万元。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投入,补短板,强弱项。农委、文旅、交通、建设、水利、林业、教育、卫生、电力等行业部门的政策和资金要向精品村、示范村倾斜。
建立市县两级部门“联乡包村”帮扶机制,强化对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帮扶指导;安排50家市直单位一对一分包精品村建设,组建副县级干部带队的工作专班,为期两年驻地指导和服务协调,并按照脱贫攻坚驻村要求进行考核评价。
目前各个行业部门正在制定相关政策,向美丽乡村精品村、示范村倾斜,已有部分部门相关的政策已经形成文件下发。市邮政管理局、市农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完善邮政快递服务网点布局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通知》,要求邮政、快递企业结合“快递进村”工程加大对农村地区服务设施网络布局力度,2022年底前实现精品村邮政网点和快递分支机构、末端网点全覆盖;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设立营业网点和分支机构、末端网点等实行优先审批、统一受理、集中备案“绿色通道”;各燃气公司成立了由副总经理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专项方案和发展计划,定期组织召开“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用户发展推进会,明确农村用户发展项目供气方式、管道敷设方式、道路路由及图纸设计、道路施工、用户收费等关键时间节点,每个精品村项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具体项目责任人、明确具体施工协调人,实行专人负责管理。同时,在天然气安装过程中,以乡村为单位实行统一报装,便于后期的对接及管理,确保燃气入村工作稳步开展;郑州市总工会对美丽乡村文旅、农旅产业发放专门补贴。郑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发放1000万元文旅旅游消费券,重点向美丽乡村倾斜。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与各部门协调配合,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二、关于您提出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建议。
在《郑州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郑办〔2020〕41号)和《郑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办法》中都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生活污水需纳管集中处理,雨污分流;公共厕所干净、整洁、无异味,厕位基本满足游客需求。村庄内电力、通信等各种线路杆线全部梳理规范到位,村庄内建筑外观与整体环境相协调,村庄建筑应充分展示乡村特色和地域风格。通村公路及村庄内部道路系统建设需达到等级公路标准,村庄道路通畅、路面硬化,村内道路形成路网,群众出行无障碍;建设公交站场、公共停车场、人行慢道等交通配套设施,满足村民及游客需求;加大天然气、环保采暖、路灯、消防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满足村民及游客公共服务需求。
三、关于您提出的“大力推进城乡融合、文旅融合”建议。
我市首批5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项目,都具有一定的交通区位优势、自然资源或历史文化资源,紧邻沿黄旅游带或其他风景区,村两委班子健全、有战斗力,群众支持精品村建设,具备发展民宿、休闲旅游等条件,有的村庄有独特的产业优势,有的村已有精品村的雏形。坚持走产村融合、文旅融合的路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民宿本就是应有之意。今年以来,全市50个精品村新增农家乐47户、民宿88家。五一期间,累计接待游客89.5万人,累计收入4073.86万元;新郑泰山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新密黄固寺、二七樱桃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登封玄天庙等10个村入选“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
四、关于您提出的“统筹社会力量,激发村民积极性”建议。
在我市《郑州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激发乡贤、能人、匠人等乡村人才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今年以来,5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吸引本村企业家、致富带富能手、在外经商人士助力投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34个,累计投资1.6亿元;面向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集体经济组织招商43家,累计投资26.26亿元。
五、关于您提出的“以产业培育为支撑,推动村庄持续发展”建议。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村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自2015年开始以来,一直把产业的培育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据不同类型乡村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旅游观光、采摘体验、民宿体验等特色产业;大力引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公司+农户”“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等模式,创新“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我市的美丽乡村中发展休闲观光、采摘体验为主的旅游产业项目31个,三分之一的村庄发展了民宿,村庄“宜业”、“宜游”的业态初步形成。
2021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