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关注和关心。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保障公众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农业绿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郑州市农委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强化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统筹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动员各方力量,强化各项举措,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支撑。
一、合力攻坚,逐步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
一是成立了完善的工作机制。市农委积极协调各方力量,组织成立了由农业农村主管市长为组长,10个市直单位为成员的郑州市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市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组织成立了由市农委10个处(室)、8个委属单位组成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领导小组,牵头负责农业农村部门污染治理工作。在双重领导小组的共同努力下,郑州市高位推动,凝聚合力,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各县(市、区)农委及有关乡镇办也明确了相应科室的职责,形成了市县乡上下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了系统的政策保障体系。市农委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超前谋划,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工作的意见》(郑农小组〔2021〕2号)、《打好郑州市2021年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郑农〔2021〕107号)等方案,形成了系统性政策保障体系。三是提升了土壤环境监测制度与能力。印发了《关于印发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郑农办[2020]5号)、《郑州市耕地土壤污染防治预警工作方案》(郑农〔2020〕232号)、《2021年度郑州市耕地土壤污染防治预警监测工作实施方案》(郑农〔2021〕55号),同步开展了可食用农产品与土壤样品协同监测,食用农(林)产品质量定期检测,建立了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制度及环境应急监测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和耕地土壤环境动态的预警体系和运行机制。
二、摸清源头,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近年来,市农委积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实施目标,全面落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实施种植产业模式生态化。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登封、荥阳、新密等郑州西部缺水地区,积极发展低耗水和旱作农业,推广耐旱、高产、优质农作物品种。在保持现状灌溉面积不增长的情况下,积极建设农业规模化节水示范区,全方位推进农业节水升级。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1万亩,年节约用水1240万立方米。二是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总结推广先进施肥技术,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行动,探索与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有机结合新路径。加快转变病虫害防控方式,推进绿色防控。实现连续三年农药化肥减量成效。三是统筹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进一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市农委制定了《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郑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郑州市2021年度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申报指南>的通知》(郑农〔2021〕88号),积极调动企业和合作社秸秆资源化利用积极性,提高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水平。市农委申请市级财政专项资金500万元,制定了《关于印发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郑财农〔2021〕8号)、《关于下达2021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专项资金的通知》(郑财预〔2021〕105号),2021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已推广到全市各区县(市)。四是着力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中央第五环境督察组督查郑州期间,市农委会同区县(市)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妥善解决群众举报问题,高标准完成督察问题交办。共向督查协调组报送调阅资料3批次,办理完结群众举报事项 24批次42件,将涉及农业农村和畜禽养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舆情发生。目前全市适养区内的562家规模畜禽养殖场,已有562家配套建设了规范的、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粪污储存处理设施,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9%。
三、狠抓落实,稳步推进农用地污染防治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指示要求,市农委积极落实农用地安全利用工作。一是巩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成效。按照攻坚要求,今年年度目标任务已分解至巩义市、荥阳市和新密市,市农委通过召开郑州市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和现场会,督导督促有任务的县(市)高标准完成任务。在2019年任务两年治理期内,郑州市耕地污染地块通过增施炭基有机肥、叶面调控、深耕翻、原位钝化、秸秆离田等农艺调控和替代种植的安全利用措施,较好的完成了治理任务。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布设土壤及农产品协同检测点位382个,样品检测747个,郑州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已全部达到100%。二是加强应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结果。市农委将“一图一表”的耕地分类结果从“纸上”落到“地上”,严格厘清其分布和范围,落实分类管理。同时加强耕地复耕土壤环境管理。积极协调对接资源规划部门,对曾用于生产、使用、贮存、回收、处置有毒有害物质的工矿用地是否复垦为食用农产品耕地进行研判,保障耕地安全。截止目前,郑州市已全部完成省级优先保护类112个,安全利用类3个耕地预警监测点位的采集制备工作。市级监测点位40个和县级监测点位33个的采集制备工作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
四、严格执法,大力查处农资违法违规行为
2020年,郑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正式合并组建,切实提高了农资执法能力。一是加大日常门店监管力度和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引导农资生产、经营、使用者树立守法用法观念,对农资经营门店严格监管,对农药等实行实名制购买,要求门店回收所销售农资废弃物。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春雷”行动,配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对各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2020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699人次,检查经营主体1434个,整顿市场30次,捣毁制假窝点20个,受理投诉举报线索178件,其中,立案查办65起,已处罚结案48起,移交公安机关涉嫌刑事犯罪案4起。二是密切部门执法协作。充分发挥农资打假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督等部门的横向执法联动,加大线索通报、案件移送、协查协作和联动查处力度,共同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先后和郑州市水上支队,郑州市“食药环”执法支队,郑州市治安支队,郑州市管城区、中原区、郑东新区“食药环”执法大队接洽协作,移交公安机关涉及刑事犯罪的案件4起,涉案人员20余人。三是开展农业普法宣传。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开展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法律服务进乡村,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等活动,普及识假辨假知识。全年制作宣传条幅671余条,发放宣传资料4.15万份,张贴宣传海报1750余份。
五、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前期我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设备配套建设不到位,秸秆禁烧监管措施不力,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农膜回收处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下一步在工作中,市农委将着重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一是持续加快绿色农业稳步发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调整农业投入结构,继续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强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负责、农户配合、市场驱动等措施,落实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继续落实秸秆禁烧“零火点”目标任务,建立健全秸杆收储运体系,落实秸秆资源化利用制度,推进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探索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路径。二是稳步提升土壤污染治理能力。在完成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基础上,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清单,构建数据库,制定分类管理措施。根据农用地安全利用治理工作进度,做好2019年杜安全利用项目效果评估及整体验收工作。根据巩义、荥阳工作验收情况和评估结果,要总结出一套适合郑州市的安全利用措施技术体系,形成一批投入少、成本低、效果好的安全利用类技术成果,持续巩固提高土壤污染治理水平。三是全力保障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高标准完成。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打通粪肥就近还田利用“最后一公里”。严格规模养殖场(小区)环境监管,选择畜禽养殖大县散养密集区,推广“截污建池、收运还田”等畜禽粪污治理模式。2021年,所有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全配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确保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稳定向好。
2021年8月25日